文/马梓开

我们在职场中,会看到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期望。

有些人期望能升职加薪,有些人期望能得到领导的赏识,有些人期望工作稳定,有些人期望提高自我能力,有些人则期望认识更多的牛人以便为自己未来带来更好的机会,还有些人期望得到更多见识,期望得到更多人生不一样的品味和体验。

不同的人,因为各自不同的需求,总有不同的期望。有这些期望,就是有所企图;当一个人在某方面的期望变得偏执和狂热时,就可能被认为欲壑难平。

我们会见到那些不断索取的人,欲求无度的人,贪得无厌的人,当然也会见到那些无欲无求的人,那些一无所求的人,那些清心寡欲的人,那些无牵无挂的人。

如果说多数人属于有所企图的人的话,那么也有一小部分人属于无欲无求的人。

在什么情况下,一个人会变得无欲无求呢?

我认为是如下这五种情况。

一个人真正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一个人之所以变得无欲无求(1)

01 因为缺乏见识,以为自己已经见识了很多

无欲无求的人,第一种是那种没什么见识的人。他们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目光短浅,以为自己所看到的、所经历的就是世界的全部。这种人因为见识过一点东西,就以为自己已经见识过很多。而他们之所以会显得无欲无求,主要是因为视野狭窄,看不到天外有天,看不到人上有人;他们意识不到自我的认知,严重阻碍了自我见识的增长。

他们实在是没见过什么好东西,没见过那些超出自我认知范畴和思维局限的东西,所以觉得世界无非如此,人生无非如此,美景美色无非如此。而自我现有的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至少是衣食无忧了。

所以对这种人来说,一切不过如此,所以自满知足的心态,就充斥着他们整个头脑。

如果这种人看到了另一重世界,见识到了自己想都没想过的场面,体验到了令人感到惊艳的景色或美色,极致的产品或服务,那么他们的眼界就可能被打开了。心中潜藏着的、处于休眠状态的企求之心就被打开了。

一个人真正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一个人之所以变得无欲无求(2)

02 经历了太多太多,曾经沧海难为水

我们常常说,人生在于体验。这种体验,包括苦和累的体验,欢声和笑语的体验,别致而又不同的体验,各种美好或难熬的体验;各种浸透了伤心和苦恼,浸透了艰辛和挫折的体验等等。

我们在各种体验中成熟,也在各种体验和经历中备受打击。

有些人经历了太多的爱恨情仇,就开始对爱情变得无欲无求,比如王祖贤;

有些人经历了富家子弟所能享有的一切,就会对财富感到无欲无求,比如放弃了父辈数十亿遗产的那位;

有些人经历了人生的蹉跎和无奈,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悲苦,就会对人生变得无欲无求。

而一个人经历了自己压根就无法承受、或者承受起来勉为其难的各种打击之后,就会对生活变得无欲无求,抱着一颗顺其自然的心。

如果说有人是因为见识太少而无欲无求的,那么更有人则是因为见识太多而无欲无求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因为见识得太多,因为经历得太多,因为体验过太多,因为承受过太多,所以有些人就会因此而变得无欲无求,面对一切处之泰然,内心再也没有波澜,再也不复往日雄心。

一个人真正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一个人之所以变得无欲无求(3)

03 已经接到了上帝的请帖,所以开始回味自我人生

我认为第三种无欲无求的人,是那种已经看透了生死的人,是那种已经实现了顿悟的人,是那种已经接到了另一个世界的请帖的人。

一个人在身体健康无忧的时候,总会想得很多,有很多天真烂漫的想法,有很多雄心勃勃的企图,有很多不知天高地厚的追求。

可是,当自己真的面临生死之交的时候,当自己所剩时日不多的时候,当自己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随时可能掉下去的时候,这时候,他可能就真的无欲无求了。

他看到了来自上天的旨意,看到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信息,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归宿问题。

一个人真正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一个人之所以变得无欲无求(4)

一个人唯有到了生死边缘,才会真的放下一切。因为这时候才会感到命运的力量,这时候才会感到平日里奔波劳累,里面有着许许多多的自我看似有价值有意义而实则并不重要的东西。

比起身体的健康,比起充满活力的生存,又有什么更重要呢?

是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做了什么,自己也许早已忘却,可是身体却始终记得的,身体也会做出必然的反应。你或者熬夜过了头,或者压力太大而压垮了身体,或者贸然剧烈运动伤身而不自知,或者盲目为身体塞进去许多自以为是的营养,或则胡吃海喝而自以为得意非凡……所有这些对身体的冒犯,身体始终会记得的,因为这些伤害总是悄无声息地、理所当然地在你的身体中持续,影响到你的生命历程;尽管这些反应未必会被人自己捕捉到,但是,该来的总会来的。

而那一刻,知道生命休止符即将来临的那一刻,你终于觉悟了,终于醒悟了,终于悔悟了。不过这时候,即便悔悟,也已经枉然。

所以,这时候的你,开始变得无欲无求了。既然已经这样,那就只好这样。好在“人生自古谁无死”,有上车的那一刻,自然就有下车的那一刻,想透了其实也没什么。

一个人真正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一个人之所以变得无欲无求(5)

04 内心中具有坚定信仰,所以才无欲无求

如果说那些接到了上帝请帖的人之所以无欲无求,是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那么另有一种人则是因为内心中具有坚定的信仰,所以才会在现实的生活和人生中显得无欲无求的。

说白了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希求,他们的奢求,只是没有在现实中,而在于另一个向往中的世界里而已。

他们为自我的灵/魂而活着,为真正的自我而活着,或者自以为是这样。

因为内心中拥有坚定的信仰,所以才会无欲无求;因为内心中充满坚定的信念,所以才会无欲则刚。

对这样的人来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他们在人生的无有中寻找着另一重有和无,所以在大众的眼中变得无欲无求。

其实,只不过是我们看不透人家的希求而已。

一个人真正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一个人之所以变得无欲无求(6)

05 身体出现创伤,处于植物式生存状态

最后,那种植物式生存的人,那种因为身体状态而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无欲无求的人,其实也属于一种无欲无求的存在。

基于对他们遭遇的感同身受,基于对他们的尊重,基于每天我们看到的各类植物的生存状态,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MZ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