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中国的人口在1亿以上。而到了清朝,全国人口突破了4亿。古代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人口的多少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情况。经济发展了,人口就会增长。经济恶化了,人口便会下滑。而清朝的人口能够增长到4亿,这是多方面的结果,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粮食产量的巨大提升。

一,康熙帝试验、推广高产水稻

人地矛盾,始终是古代社会无法解决的问题,历朝历代都只能减少人均土地的减少,但是不能遏制。当一个社会的人口超过了社会承载力,那就必然会爆发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因此,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也非常重视农业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这就是“劝课农桑”。

清朝入关后,面对明朝留下的烂摊子,推行了减免赋税、招揽流民、鼓励开荒、更名田(分明朝藩王之土地)等措施,使得全国的社会矛盾逐渐缓和了下来,经济也开始恢复。在1652年,全国人口大约为6000万,但是在1662年已经恢复到了1亿。但是,人口的增长也会稀释社会发展的成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康熙王朝行痴种水稻(康熙皇帝将水稻推广到长城以北)(1)

《康熙御制耕织图》

首先,就是继续开发土地。康熙年间规定,新开发的土地,免除六年的赋税,鼓励人们到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开垦。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49万顷,到1685年增加到了607万顷,出现了“崎岖之地,已无弃土,尽皆耕种矣”的局面。

另外,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土地的单产量了,除了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修建水利工程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推广高产的农作物。康熙即位之初,发现宫廷中的丰泽园内的稻田有一株水稻“鹤立鸡群”,比其他水稻早熟2个月。康熙非常高兴,将这株水稻的种子收藏,开始不断地试种,增加规模。这种水稻是康熙发现和培育的,因此被称为“御稻种”。

康熙王朝行痴种水稻(康熙皇帝将水稻推广到长城以北)(2)

1703年,这种水稻终于在热河开始推广种植,随后又在天津进行了推广。1715年,康熙帝派遣苏州制造李煦在江南试验推广“御稻种”,第一次由于种植时间晚了,所以比较失败。第二年,在水稻专家李英贵的指导下,提前播种,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地的稻谷要150天才能够成熟,而“御稻”只用了70天,由此就可以连作两季,提高了大约五成的产量。

后来,这种水稻不断在江南试验,江宁织造的曹家也参与了其中。然而,到1722年,康熙去世,曹李两家被抄家,“御稻”的推广遭到了挫折。不过,根据考证,康熙推广的“御稻”直到民国还是江南播种。民初高润生的《尔雅谷名考》说到“近世最优良之稻种,无过于此。且观此可知选种之益,收效最大,故备录之”。

《清史镜鉴》评价道“康熙的贡献,一是把水稻的种植推进到了长城以北,二是在南方推广连作双季稻。这在17世纪乃至近代以前,不但在中国前无古人,在世界上也是罕与伦比的。

二,雍正的短暂试验

康熙试验、推广种植水稻的事情,让我想起了明朝万历年间的故事。1584年,明朝的农业专家徐贞明终于在北京培育出了能够在北京种植的水稻,后来在永平府进行了试种了近4万亩,后来取得了大丰收。北京能够种植水稻的事情传遍了北京,老百姓欢呼雀跃。然而,明朝的大臣却拿这件事小题大做,各种扭曲事实,搞起了党争,最终万历皇帝下令禁止推广。

再说清朝。雍正即位后,就在河北一带大规模经营水田。1725年,他派遣官员到河北进行考察,得出的结果是“畿辅土壤膏腴,甲于天下”,理论上可以种植水稻。于是雍正帝立即成立了营田水利府,大规模种植水稻。乾隆帝上台后,继续雍正的事业,在北京附近排除沼泽之水,开辟水田。最终,清朝又培育出了一种新的水稻,被称为“御田米”

康熙王朝行痴种水稻(康熙皇帝将水稻推广到长城以北)(3)

雍正耕织图册

雍正即位时间很短,但是却在全国推广了“摊丁入亩”,废除了实行几千年的人头税,意义非常重大。他非常重视农业,登基之初就颁布了《劝农谕》,其中提到“悉心相劝,并不时咨访疾苦者,有丝毫妨于农业者,必为除去。

1724年,他推行了“八品农官”制度,下令各州、县、卫、所每年推举一位终身耕地、勤劳朴实的农民,授予八品顶戴,这些人就是雍正帝表扬的“劳模”。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陶有增、吴惟铭,他们推广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得到乡民的拥戴。

康熙王朝行痴种水稻(康熙皇帝将水稻推广到长城以北)(4)

雍正帝还曾经在东北地区试验、推广种植棉花。1729年,雍正帝下令人们带着棉花种子到东北试种,并让东北满洲妇女学习织布。这些棉花种子一半赶上霜冻,一半收获。雍正帝连续试验了三次,结果大部分都是失败。但是雍正帝并未放弃,而且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继续试种,最终也没有取得成功。不过,雍正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农业技术的改进、推广就是在这种失败中一步步取得突破,最终为人类造福。

三,乾隆年间推广高产作物

清代农业发展到乾隆年间,已经进入高峰阶段。当时的农业耕作技术也是历代巅峰,例如江南、湖广一带已经推行了水旱轮作,包世臣的《齐民四术》提到了个别地区推行了“三熟”,清代的双季稻已经从广东推广到了长江流域。

清朝时期,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也为全国粮食产量的增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首先来说甘薯吧,甘薯又叫做番薯、红薯、地瓜,在明朝万历年间传播到中国的福建、广东一带。1776年,山东按察使陆跃刊印《甘薯录》,总结了甘薯种植种植的经验。乾隆得知后,下令北方各省都要刊印、传抄,使得甘薯种植向全国推广开来。乾隆还将推广甘薯种植有功的陆跃升任为湖南巡抚。

康熙王朝行痴种水稻(康熙皇帝将水稻推广到长城以北)(5)

玉米,俗称包谷,原产于美洲,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适合在山地种植,但是在明朝始终未能推广。雍正乾隆年间,在大西南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许多土司土地被开发为了土地。两代帝王就鼓励军队、百姓耕种适合山区生长的玉米,其目的在于增加粮食产量,加速西南地区的土地开发,保障当地的军队粮食供应。乾隆年间“川楚人多,遍山漫谷,皆包谷矣”。乾隆到道光年间是中国玉米种植推广最关键的时期,其种植规模已经超过了传统的黍稷等作物,成为新兴“六谷”之一。玉米是一种价值很高的农作物,它的推广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康熙王朝行痴种水稻(康熙皇帝将水稻推广到长城以北)(6)

当然,玉米和番薯在粮食中的比重不能高估。根据民初统计,玉米播种面积0.97亿亩,番薯播种面积0.25亿亩,共占总播种面积(13.6亿亩)的7.6%,而清朝则远远低于这个数据。到20世纪,玉米、薯类的种植面积才达到了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康熙王朝行痴种水稻(康熙皇帝将水稻推广到长城以北)(7)

另外,高粱大约在宋元之际引进中国,到明朝在南方普遍种植。清朝建立后,又在北方大规模推广种植,很快就取代了粟的地位。根据统计,清代的高粱耕种面积占据10%,在北方的比例则更高。高粱的推广,加速了东北土地的开发。到民国时期,东北成为了全国主要的高粱产地。

除此之外,清朝还扩大了大豆、茶叶、花生、油料、甘蔗、棉花、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和规模。根据《中国经济通史》的资料得出:清朝每年进入市场的粮食大约是360万石,是明朝的3倍。所有流通的经济作物中,棉布取代了传统的盐,成为了最大的流通商品。这些资料都足以说明清代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康熙王朝行痴种水稻(康熙皇帝将水稻推广到长城以北)(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