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退位,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世的史学家,往往也把这一天视为古罗马帝国的灭亡,同时将这一年定为黑暗的中世纪时代的开始。然而,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整个意大利半岛并非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文明沦丧的世界,事实上,在西罗马帝国轰然倒塌之后。意大利曾经有过短暂的复兴,在熟悉罗马文化的蛮族统治者的管理下,意大利地区甚至开始了复兴之路,这就是所谓的“蛮族统治下的和平”。

令人悲叹的是,这一原本能够让古典文明在西欧继续存续的希望,最终因罗马人自身的努力而再度沉寂,讽刺的是,后者的目的,其实也是希望光复故土,恢复古罗马帝国,但却最终为欧洲残留的罗马文明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终结。

深度解析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灭亡后)(1)

奥多亚克勒令罗慕路斯退位

这里先解释一点,其实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并非是正统的西罗马皇帝,当时的西罗马帝国由于实力弱小,因此非常仰仗兄弟国家东罗马帝国的援助,后者也借此控制了西帝国的皇位传承。早在西罗马灭亡前4年,东罗马承认的正统皇帝安特米乌斯便已经在西帝国的内战中败亡,皇位沦为了西帝国的蛮族将军们的玩物,而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军阀欧列斯特之子。

因此,当罗慕路斯的父亲欧列斯特被蛮族将军奥多亚克击败后,作为西罗马皇帝的罗慕路斯被蛮族奥多亚克废除,东罗马帝国对此却几乎毫无反应,事实上,奥多亚克甚至派人向东罗马帝国要求封号,希望能得到意大利地区皇帝代理长官的地位。不过当时的东罗马皇帝芝诺却直言不讳地回复奥多亚克,既然你要求代理官,为何不向我制定的西帝国皇帝尼波斯请求呢?

深度解析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灭亡后)(2)

奥多亚克的意大利王国

奥多亚克眼见请求被拒绝,于是索性自封为意大利王,开始了独立的统治。有意思的是,虽然奥多亚克实际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但他却并没有对当时的罗马社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实际上,除了要求罗马人交出三分之一的财产用于新政府开支和安置蛮族人之外,奥多亚克的意大利王国保留了原西罗马帝国的赋税体制,同时也没有撤销过去的帝国国教天主派基督教的地位,虽然他本人其实是阿里乌斯派基督教徒,而且,原有的帝国官僚仅仅只是改为了王国官僚,甚至连职位的名字都没有发生改变。

最讽刺的是,在奥多亚克的统治之下,原本意大利地区平民的生活反而得到了改善,奥多亚克的税收相对于旧帝国而言,苛捐杂税数量更少,人民的生活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同时也没有隔绝罗马人参与政治的道路,很多意大利本土的罗马人才依旧可以成为高官,并且奥多亚克的政府拥有可信任的军事力量,那就是奥多亚克自己的军队,而旧帝国政府反而要为不可信的蛮族军队担惊受怕。总的来说,奥多亚克政权的存在,与其说是蛮族入侵,倒不如说更像一场帝国本身的改良。

深度解析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灭亡后)(3)

东哥特人与西哥特人原本同属一个民族

所以,后世对于这种日耳曼蛮族统治、但却没有大幅破坏原有罗马帝国体制的时期,赋予了一个名字,即“日耳曼-罗马王国时代”。但历史的有趣之处在于,奥多亚克的统治依旧被终结了,不过终结他的并非是罗马势力的反扑,而是来自更远方地带,拥有更强大力量的蛮族-东哥特人。

东哥特人与在公元410年洗劫罗马城的西哥特人原本属于同一民族,但后来分裂为了两支,据说之所以叫东西哥特,是根据他们的部落在故乡时居住在河流的东西方来定的。东哥特曾在匈人麾下,作为附庸民族为匈人的侵略做出了诸多贡献,不过匈人王国在阿提拉死后四分五裂,并在公元454年左右灭亡,东哥特人因此得以解放,并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盟友。

深度解析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灭亡后)(4)

狄奥多里克时期发行的金币

在奥多亚克统治意大利15年后,东哥特人产生了独立建国的想法,其领袖狄奥多里克因此试探性地向东罗马帝国寻求正当名义,出乎时人预料的是,东罗马皇帝芝诺毫不犹豫地承认了狄奥多里克的行为的合法性,正式让狄奥多里克以东罗马帝国军队的名义,出兵讨伐盘踞意大利的奥多亚克。

这也难怪,狄奥多里克其实算是芝诺的恩人,他本来作为人质在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生活多年,从文化层面上可以算半个罗马人,同时在芝诺皇帝遭遇政变时仗义出兵,帮助后者重登帝位,并且对于帝国也是毕恭毕敬,所以,这样的势力即使占据了意大利,对于芝诺皇帝而言,当然比叛逆者奥多亚克好得多。

因此,公元488年,狄奥多里克带领东哥特全族人,连带老弱妇孺一道合计30万人,带着所有的必需品和家畜向意大利进发。此时,狄奥多里克年仅35岁,而奥多亚克则是55岁,不过前者的军事经验却并不比后者差,狄奥多里克两战两胜,成功将奥多亚克包围在了王国首都拉文纳,但到了这,就陷入了补给的困难之中,特别是拉文纳易守难攻,东哥特军在这里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围城战,也没有攻克拉文纳,当然,补给困难对于奥多亚克而言也是一个大问题。

深度解析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灭亡后)(5)

东哥特人占据了意大利

于是在公元493年3月,在拉文纳主教的协调下,奥多亚克和狄奥多里克签订了停战协议,双方结束战争,共同统治意大利,而狄奥多里克则发誓不会对奥多亚克及其家属和部下动手。当然了,狄奥多里克根本没有遵守誓言的意思,在两个多月后,他以奥多亚克企图谋杀自己为由,处死了奥多亚克,并将其亲属和直系部下一并剪除殆尽,成为了意大利地区无可争议的唯一统治者。

奥多亚克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制度却被狄奥多里克所继承,智慧的东哥特王明白入乡随俗的道理,因此基本保留了奥多亚克政权的制度。而在军队方面,狄奥多里克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开始了军队“哥特化”运动,东哥特军队自此大幅吸收其他蛮族的成员,而不是继续执行在其他蛮族国家常见的纯血政策,对于每一个麾下的士兵,狄奥多里克都视他们为哥特人。同时,狄奥多里克迅速将部落人民安置,让士兵们都拥有土地,于是东哥特人从游牧的蛮族部落,转而向定居的文明国家发展。短短6年之间,东哥特军的数量由6万人发展成了20万之众,成为了意大利地区乃至周边地带不可忽视的强国。

深度解析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灭亡后)(6)

东哥特与其它蛮族王国关系较为和睦

但是对外,狄奥多里克却对东边的老上级东罗马帝国保持恭敬态度,他发行的货币,正面都是东罗马皇帝的头像,只有背面才有他自己的文字,同时,他任由妻子和儿子改信意大利地区盛行的天主派基督教。另外,对于其它的蛮族国家,例如立于高卢的法兰克王国、盘踞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占领北非的汪达尔王国,他也选择了联姻,并且主动协调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一时间,东哥特王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发展环境。

不过有一点却有点意思,狄奥多里克认为,让哥特上层贵族大量吸取古希腊、罗马人的知识,尤其是他们的著作,会导致东哥特人丧失尚武精神,于是他规定,东哥特人的子弟可以不用上学,但这样一来,治理国家便只能要求罗马人的全力配合了,所以东哥特王国,实际比奥多亚克的意大利王国更依赖罗马人来保持运作。

深度解析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灭亡后)(7)

狄奥多里克的死宣告了“蛮族统治下的和平”即将走向终结

狄奥多里克的统治持续了33年之久,在此期间,他的统治其实与传统的罗马皇帝相差无几,他向市民演讲,参观古罗马时代的建筑,举办罗马人喜欢的赛马比赛。他的统治使得西罗马帝国末期濒临毁灭的意大利地区得以充分恢复,经济和人口都迅速恢复到了东西帝国分裂前的水平。当时,有一位叫做普洛科皮乌斯的东罗马帝国官员,自身同时也是一位史学家,他对于狄奥多里克有着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比西帝国后期任何一位皇帝都更像罗马皇帝,备受同族的哥特人以及被统治的罗马人的爱戴。

公元526年8月30日,狄奥多里克以72岁高龄在首都拉文纳病逝,他是东哥特王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拥有“大帝”称号的君王。

狄奥多里克的死,表面上没有动摇东哥特王国的统治,但实际上,所谓的“蛮族统治下的和平”,却即将走向终结,而意大利保留罗马文明的希望,也将化为乌有。狄奥多里克在世时,东罗马帝国一直与东哥特人保持和平,但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登基,此人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查士丁尼大帝,而在内部,狄奥多里克的继承者,是他的孙子,由于其年幼,政权实际上是由狄奥多里克的女儿阿玛拉桑夏代为摄政,东哥特王国内部许多贵族对此抱有不满,所以表面和平的王国,实际上已经处在了风口浪尖。

深度解析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灭亡后)(8)

《阿提拉:全面战争》中的查士丁尼

8年后,小国王突然病死,这一下就打破了东哥特国内的稳定局势,阿玛拉桑夏尽管有了新的哥特丈夫,但是因为失去了国王儿子,因此不得不寻找新的靠山,这个靠山就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她的丈夫狄奥达图斯因此怒火中烧,一方面是男人的尊严,另一方面是害怕自己遭到东哥特贵族的迁怒,因此派人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不料,这却为查士丁尼出兵征服东哥特创造了绝好的机会。

公元536年,查士丁尼派遣稀世名将贝利撒留领5000人自北非渡海北上,目标直指东哥特首都拉文纳。东罗马帝国军队虽然只有5000人,东克波斯、西灭汪达尔的贝利撒留指挥下,居然一路横行无阻,很快便占领了西西里岛,并以破竹之势向拉文纳进发,沿途城市根本挡不住东罗马帝国的军队,东罗马军队也趁机壮大,军力越来越强。公元537年3月,东哥特的新国王维提吉斯率领举国15万大军在罗马城与贝利撒留仅3.5万人的军队大战,却久攻不克,被迫休战。最终,在公元539年12月,维提吉斯在多次交战失利后,在拉文纳向贝利撒留投降,狄奥多里克的东哥特王国灭亡。

深度解析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灭亡后)(9)

在意大利作战的东罗马军队

在战争中,由于有些王国内部的罗马人向东方的同胞提供情报,因此那些本来就不满罗马人的哥特贵族趁机发难,以合理的名义大肆屠杀王国内部的罗马人,包括在拉文纳的全体罗马元老院议员,自此,自奥多亚克以来的蛮族-罗马人共存体系崩溃,意大利重新变为了民族间互相厮杀的战场。

更糟糕的是,虽然以维提吉斯为主的王国政府选择投降,东哥特人却没有放弃斗争,他们拥立一位叫做托提拉的贵族为王,继续同东罗马帝国作战。而东罗马帝国,由于内部的政治斗争以及地方官员对光复的意大利领土的横征暴敛,再加上自公元542年爆发的“查士丁尼大瘟疫”的影响,军力严重受挫,以至于一直到了公元553年,才彻底击败东哥特人。

深度解析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灭亡后)(10)

东罗马饱受瘟疫重创

然而,回到了罗马国家的意大利,却并没有享受到好处,本就因战争饱受摧残的意大利人民,又因为东罗马帝国急切地希望收回战争的成本,因此被地方官僚疯狂压榨,结果,在身为同胞的东罗马人的统治之下,意大利地区的罗马人,这些西罗马帝国的遗民们,竟然要承受比蛮族更残酷的剥削。

15年后,另一支蛮族伦巴底人南下入侵意大利,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却已经无力抵抗这个对手,只能眼睁睁地看到领土遭到掠夺,帝国仅保住了少数大城市,意大利旋即进入了东罗马帝国与伦巴底人共同统治的时代。然而,伦巴底人远比东哥特人野蛮,在他们的掠夺之下,古典时代繁荣昌盛的意大利地区,自此彻底走入了贫穷无知与黑暗的世纪,而随着东罗马帝国陆续失去剩余的大城市之后,意大利地区彻底沦为了封建主与教廷的乐园。

深度解析罗马帝国衰落(罗马帝国灭亡后)(11)

欧洲自此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

“蛮族统治下的和平”走向终结,也宣布意大利古典文明的火星彻底熄灭,直到千年以后的文艺复兴,意大利才重新恢复了昔日的繁盛,但无论如何,6世纪意大利所遭遇的悲剧,既是当时意大利罗马人的悲剧,同时也是文明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