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柏龙鳞草的传说(神草生于长白山)(1)

蝲蛄河人参传奇

前 言

2015年,吉林省参威人参科技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吉林省最大的人参产业园区建成并开始运营。笔者应邀到该企业考察并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在考察中得知,这个人参产业园区所处的位置正是关东地区盛传的人参老把头羽化成仙而被封为山神老把头的地方。至今老把头孙良的墓地仍然坐落在通沈公路经过的湾湾川路边,高大的树木把围着一块空地,孙良墓就在树林中央。墓旁边有一块巨大的卧牛石,上面有一首字迹清晰的诗。

“家住莱阳本姓孙,

漂洋过海来挖参。

路上丢了好兄弟,

找不到他不甘心。

三天吃个喇喇蛄,

你说寒心不寒心。

家若有人来寻我,

喇蛄河沿往上寻。”

这首诗传说着一个悲泣的故事,弘扬着美好的道德。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采参人和经营人参产业的人们都会到这里祭拜这位传说中与人参关联的山神,以保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事业发达。

通化县人参产业园位于通化县快大茂镇的小帽儿山下,山下有一条清澈的大河,就是传说着许多人参故事的蝲蛄河。许多年前,蝲蛄河水清草丰,河中盛产各种稀有的鱼类并盛产一种当地特有的水生蝲蛄,从而得名为蝲蛄河。喇蛄[là gǔ]又称“大头虾”,在动物分类学中,它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喇蛄科。它的模样与生活在海洋里的龙虾十分相似,又有“淡水龙虾”之称。现在,中国共有4种喇蛄,有3种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山地溪流或山地附近的河川、湖泊里,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仅在深山中还可以看到。蝲蛄有不少种,但重要的有3个属,即蝲蛄属、鳌虾属和拟鳌虾属。

快大茂位于吉林省通化县的中部,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快大茂镇地处三条山川交叉地带,地势北部和南部高,中部低,宛如玉带的喇蛄河自西北部流入,横穿境内。快大茂是通化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通化市通往辽宁省新宾、桓仁的交通要道。

快大茂得名于大帽儿山和小帽儿山,并有多种地名传说,一说是:快大茂四面多山,在西面的山岭上有一处风口,行人走到这里时常常因风大被刮掉帽子,同行人就相互提醒:“快戴好帽子”。这句话传来传去,便叫成了地名,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演化成“快大茂”。二说是:通化县当年曾是柳条边内、东边外的封禁地,清末弛禁以后有大批流民到此地开荒种地,伐木外运,快大茂便成了深山密林中的一个村落。水流湍急的蝲蛄河在村子西面有一个急转弯,木排流到这里需要急打锚,人称“快打锚”。后来这句话便传成了地名,又演化为“快大茂”。三说是:清朝咸丰年间,从京城来了一位官员,百姓见了都忙脱帽跪拜迎接,当时正值寒冬,官员怜惜百姓,见状忙说:“快戴帽子”。从此,这句话便流传成了地名。四说是:快大茂北侧有座紧临城区的小山丘,海拔536米,人称大茂山,又叫帽子山。据说每逢雨后山顶就被茫茫雾气笼罩,远远看去,山顶上如同戴了一顶帽子,故称帽子山或帽儿山,快大茂便因此山而得名。此山现已修了盘山公路,汽车可达山顶。山虽不高,其形却奇,山上长满茂密的针阔叶林,风景宜人,已成为当地一个休闲游乐的好去处。

伴随着这些传说中还有许多关于人参的传说,快大茂这一带山高林密,十分适合人参的生长,这一带过去曾经是野生人参的盛产之地。中国人参以吉林为主产区,吉林人参以长白山区为主产区,快大茂就属于长白山区的一块富庶之地。这里气候适宜,土质肥沃,人参品质上乘,并因河而得名为蝲蛄河人参。笔者从万千人参传说中挖掘出一些故事,根据本地的风土人情重新编辑,便形成了笔者的《蝲蛄河人参传奇》。

地柏龙鳞草的传说(神草生于长白山)(2)

神草生于长白山

长白山,屹立于天地之间。主峰海拔2691米,常年积雪,裸露处多白色浮石,又称白头山,“关东第一山”。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在清代有“圣地”之誉。

长白山盛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长白山麓生有美人松,墨绿挺拔,姿态秀美,如一群群美丽的少女,在蓝天白云下向远来的客人起舞。山林间数不清的奇珍异草,有人参、灵芝、蘑菇,野生杜鹃、不老草以及各种药材。山谷中不时闪出獐狍鹿獾、野猪、狗熊、金钱豹的身影。偶然间,密林深处会传出东北虎的啸声。野鸡、飞龙、丹顶鹤等珍奇飞禽也会在空中划过美丽的身姿。

长白山脉位于中国东北,介于北纬38°46′—47°30′,东经

121°08′—134°。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千山山脉老铁山,南北约1300余公里,东西约400公里,呈纺锤形,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有人说,许多年前,织女在农历七月七日过银河会牛郎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纺锤掉下凡间,化成了长白山脉。

长白山海拔2500米以上有16座山峰,拱卫着一池碧水,人称天池。长白山天池海拔达2150米,是火山喷发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泊,呈椭圆形。南北长4.85千米,东西宽3.35千米,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平均水深204米,中心深处达373米。16峰7山在朝鲜境内,9峰归中国管辖。16峰各具特点,形成了奇异的景观。群峰中,一池碧水静如处子。山高人稀,云雾弥漫,常有暴雨冰雹。山高积雪,雪融化水,山内生水,池小难容。一日,池水冲破山崖,从峰顶直泻而下,三分为松花江、图门江、鸭绿江。三股水流向不同方向冲山成壑,纳千山积水汇成大江,最后皆向东入海同归。

长白山,三江流域,草木丰茂,万物峥嵘。针叶林、阔叶林一片接一片,连绵无边。大江小河从山林间流出,如仙女束带随风起舞。山谷河旁,芳草茵茵。春见柳絮扬花,夏观杜鹃争艳。秋赏枫叶似火,冬瞧银山雪原。春夏花香四溢,沁人心脾。秋天瓜果涎人,百津入喉。三江水长流,鱼丰虾美,细鳞、金鳟极珍稀;山涧小河白膘、柳根、泥鳅、鲢鲫、瞎疙瘩由人随意捕捞垂钓。更见水中蝲蛄成行,丛林里林蛙飞跃。

长白山三江水质清澈爽口,含有多种微矿物,是下游城乡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源头,对三江流域的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极大。伴随着三江流域的大小城市的崛起,一些大型水利枢杻工程和大型江上景观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生活的乐趣,成为一张张美丽的地域名片名扬华夏,誉传四海。

从长白山天池沿三江而下,两岸的山林里生长着一种奇异的仙草――人参。

人参古有神草、地精之称。《广五行记》云∶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闻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许,见人参枝叶异常,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四肢毕备,呼声遂绝。

人参,春出苗,多生于深山背阴林下湿润处。初生三、四寸许,一桠五叶;四、五年后生两桠五叶;多年后生三桠、四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杵。生时即带花蕾,五六月开紫白色花,秋结子如豆,由青转红,晶莹剔透,令人喜爱无比。

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古时人们传说人参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起死回生之功效,被誉为“百草王”。

长白山三江之一的鸭绿江支流的浑江流域,有一处地方叫帽儿山。帽儿山分为大帽儿山、小帽儿山,小帽儿山下有一条大河,人称蝲蛄河。帽儿山因蝲蛄河滋润,草木丰盛,隐藏着无数珍奇药材。其中的人参因品质上佳,为古时向皇宫进贡的圣品。这种人参就是享誉几百年的蝲蛄河人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