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单八将,三五个好汉,一百多个人渣。这样的评语或许有些过分,但是用现在的眼光来衡量,梁山上确实是好人少坏人多。
不管是好汉还是恶人,都是演义小说渲染出来的,真正见诸史料的宋江盗伙,只有三十七人,这就是《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宋江和三十六天罡:智多星吴加亮 ……混江龙李海……浪里百跳张顺……大刀关必胜……一撞直董平……没遮拦穆横……铁鞭呼延绰……拼命二郎石秀、火船工张岑、摸着云杜千、铁天王晁盖。
《大宋宣和遗事》只能算野史,是当不得真的。读者诸君细看这本书,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比如张叔夜的官职,那就是大错而特错了:“有那元帅姓张名叔夜的,是世代将门之子,前来招诱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敕,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宋江收方腊有功,封节度使。”
读过《宋史》的都知道,张叔夜在收服宋江的时候,其实是个文官,具体职务是海州知府:“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迎其锋。叔夜……擒其副贼,江乃降。”
宋江在《宋史》中记载不多,而且他也不像小说所写的那样软骨头,他之所以被迫投降,其实也是出于义气:他要是不投降,被抓的梁山二号人物就活不成了。
被抓的梁山二号人物是谁,不同的史料记载不一,有的说是吴加亮,有的说是卢俊义,还有时候写成了李进义。
被张叔夜收降后,宋江就从史料中消失了,据说他只是一个兵力很少的流寇,投降后顶多能当个小连长,在大规模战争中很难发挥作用,史官对他的战绩不屑一顾——跟杨再兴牛皋等人相比,宋江就是一粒尘埃。
宋江从《宋史》中消失了,他的兄弟史进却活跃了起来,这位老兄原本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熊孩子:气死了老娘,败光了家产,但是本质却不坏,侠肝义胆满腔正气,为了替素不相识的画匠王义主持公道,曾经只身进入华州城行刺欺男霸女的贺太守。
在《大宋宣和遗事》中,九纹龙史进排名第五,他前面是智多星吴加亮、玉麒麟卢进义、青面兽杨志、混江龙李海,入云龙公孙胜位列第六,还在九纹龙史进之后——三十六天罡中并没有及时雨宋江:“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
及时雨呼保义宋江消失后,作为宋江余部,史进在《宋史》中出现了五次,在《建炎以来纪年要录》中出现了两次,在《三朝北盟会编》中出现了一次,名字被改成了史斌——也许三十六天罡中的九纹龙本来就叫史斌,史进才是改后的名字。
史进(为了方便称呼,咱们可以认为其姓史名进字斌,并将其称为史进)是宋江余部,这在《建炎以来纪年要录》卷七的最后一段中有明确记载:“贼史斌据兴州,僭号称帝。斌本宋江之党,至是作乱,守臣向子宠望风逃去。”
兴州就是今天的陕西略阳,史进在那里称帝并失败之后,宋高宗一生气,就把兴州改名为沔州——龙兴之地变成了乞丐之乡。
史进攻打兴州,其实也是为了保境安民:“先是,子宠在州设关隘甚备,陕西士民避难入蜀者,皆为子宠所扼。流离困饿,死于关隘之下者不可胜计。”
当时宋朝的绝大多数官员畏敌如虎,但是对百姓却凶狠如狼,向子宠据守关隘,不允许陕西百姓逃往四川,结果导致大批难民饿死在关隘之下,史进振臂一呼,带领大家呼啸而至,向子宠望风而逃,陕西与蜀中的生命通道这才打开。
深受百姓爱戴的史进在兴州建号称帝,但是因为兵微将寡,打不过成都府利州路兵马钤辖(类似鲁智深的兵马提辖)卢法和提点刑狱(也就是大宋提刑官)邵伯温,只好转战关中,结果在长安鸣犊镇之战中,被名将吴玠击败擒斩。《宋史》高宗本纪、吴玠传以及吴玠墓志铭都记载了这件事:“建炎三年冬,剧贼史斌寇兴凤,据长安,谋为不轨,公击斩之。”
还有资料把史进定为“叛将”,并说他投靠了金人,这是不足采信的:史进战斗的地方,并非抗金前线,而且建号称帝的草莽英雄,是不会屈膝称臣的。
史进是不是叛将并不重要,他攻克兴州,对老百姓来说绝对不是坏事,朝廷史官怎么仇恨并抹黑他,我们要用分析的眼光来评判。
史书中的史进毁誉参半或者毁多誉少,另一位梁山好汉,在史书中确实不折不扣的忠臣良将,只可惜这位忠臣良将最后居然死于汉奸刘豫之手。
正史中的关胜善使大刀,而且也真是一位山东好汉,并且还多次与金兀朮交战而不落下风。
关胜抗金的事迹,见于《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传第二百三十四》和《金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十五》:“有关胜者,济南骁将也,善用大刀,屡出城拒战兀术。”
山东好汉大刀关胜死守济南城,却无奈他的上司、济南知府刘豫早就想做汉奸了,金兀朮被关胜一顿大刀砍跑之后,又想了一个损招——重金收买:“金人解去,因遣人啖豫以利,豫遂蓄反谋,杀其将关胜,率百姓降金,百姓不从。”
关胜为国捐躯,史进建号称帝,这两位梁山好汉死得都很悲壮,而他们的带头大哥宋江,却在投降后不知所终,这就引发了极多的猜测:有人说他在征方腊的时候战死,也有人说他被奸臣害死,还有人说他屡立战功成了一镇节度使,知道今天,还有不少武校以宋江为名。
正史中的宋江跟《水浒传》中的宋江有很大差别,他在《宋史》中的称号,是“河北剧贼”、“京东贼”、“淮南盗”,这些名号,可比“及时雨”、“呼保义”霸气多了,他的结局虽然不见诸正史,但蔡东藩先生的《宋史演义》却做了交代:“后来宋江等无所表见,想是隐遁终身。或谓康王南渡时,关胜、呼延灼曾在途次保驾,拒金死节,未知确否?惟武松墓留存西湖,想系实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