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一”假日期间,广东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在粤过节”乡村游尤受热捧。

乡村田园农耕文化(老广爱沉浸式体验乡村游)(1)

出游需求畅旺,广东严格控制景区接待量不超过核定承载量的75%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五一”假日期间,在游客出游需求转旺的情况下,严格控制接待量不超过核定承载量的75%,防止发生人流聚集、拥堵,加强景区大型游乐设施设备以及漂流、游船、玻璃栈道等高风险项目的安全检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景区视频系统对全省景区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深圳市华侨城旅游度假区、珠海长隆、南海影视城、惠州西湖旅游景区、韶关市丹霞山风景区等热门景区的客流车流、佩戴口罩等安全和疫情防控措施进行重点检查,有针对性指导地市做好安全及疫情防控工作。

广东促文旅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乡村田园农耕文化(老广爱沉浸式体验乡村游)(2)

2022年“五一”假期自4月30日-5月4日,广东省各地在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落实《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挖掘消费热点和增长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区联动,推出发放消费券、优惠打折、公益演出等措施,并针对抗疫工作者、劳动模范和老人、伤残人士推出进一步惠民措施。

佛山市开展“文旅有礼 春暖花开”新春文旅消费季活动,吸引2000多家文旅商家参加,涵盖线上线下,提振消费信心。

惠州市面向消费群体发放300万文旅消费券,惠及全市景区景点、旅行社、星级酒店和民宿、书店等文旅行业,鼓励市民就近旅游消费。

清远市景区优惠举措释放市场竞争力,聚龙湾、熹乐谷、玄真古洞生态旅游度假区、太和古洞风景区、古龙峡原生态旅游区、笔架山旅游区等均推出“五一”旅游消费惠民活动。

梅州市市民凭本人身份证,“五一”假期购买雁南飞、五指石、熙和湾、龙归寨瀑布等20家A级旅游景区门票,可享受景区门票挂牌价5折及以下优惠,激发了“梅州人游梅州”的参与热情。

广东“沉浸式体验乡村游”受热捧

乡村田园农耕文化(老广爱沉浸式体验乡村游)(3)

乡村田园农耕文化(老广爱沉浸式体验乡村游)(4)

乡村田园农耕文化(老广爱沉浸式体验乡村游)(5)

广东景美旅游策划营销机构创建人曾令华分析,“4月30日刚放假,家长带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5月1日暴雨,市民宅在家里。2日、3日出现了旅游高峰,4日孩子准备上学。这个五一假期,广东省内亲子游农耕劳动排在第一位,露营野餐排在第二位。”

记者了解到,这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幸福田园犇牛牧场涌现了诸多插秧耕田、捕鱼捉虾、割草放牧、挖番薯的儿童团。

农耕园里,小朋友们忙着平田地、拉格子、脱秧插秧与抛秧。他们先将秧苗拔下来再插到秧田里,将秧盘从田里捞起来抛到水田里。很快,原来一波如镜的稻田已经泛起绿意,一株株小秧苗立在稻田中。园区的挖番薯项目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农事活动,因为他们终于知道番薯是长在地下,而且自己挖的番薯可以带回家。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五一”假期,韶关市各区县乡村旅游活动形式多样,如新丰县“乡村旅游季”系列活动之美景美味乡村体验之旅、翁源县湖心坝客家群楼的五一耕读撒欢记活动、南雄市亲子田园趣味活动等。

惠州市推出2022年惠州市乡村旅游“乐哉田野·七仙汝湖”等10条精品线路名单,通过精细化、体验式乡村游,引导市民游客回归自然乡村,寻找乡愁。

阳江豆豉展览馆通过青砖灶台、旧式陶埕、簸箕晒豆豉等六大复古场景形象生动地还原了传统手工酿制豆豉的工艺流程,馆内还布置了豆豉的功能、药效、饮食文化等展示版块,让游客感受阳江百年传统豆豉文化。

广东红色文旅活动丰富多元

乡村田园农耕文化(老广爱沉浸式体验乡村游)(6)

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100周年之际,广东各地纷纷推出系列展览、活动,重温红色记忆。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启航——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展览,综合运用实景还原、多媒体声像等手段,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及其在广州领导工人运动的历史。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红色文化轻骑兵系列活动”,通过展览、党课、情景讲述、文艺活动等多种形式,把沿途革命遗址、工运人物故居变为教学课堂。

韶关市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开展“永远跟党走 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五一黄金周文体活动,邀请青少年志愿讲解员们革命先辈的故事。

江门市台山市组织“踏红色足印 做时代先锋”中国文化名人胜利大营救·东滘口登陆地专场文艺演出、“潮涌东滘口 星火耀九州”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展等系列活动,纪念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追寻历史文化名人的红色足迹。

湛江市策划推出“湛江人游湛江”红色旅游线路产品,引导游客参观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粤桂边区革命斗争专题展”、黄学增红色教育基地、鹤地水库红色教育基地、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陈列室,感受湛江的南路革命红色文化特色。

广东文旅活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广东省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精心策划组织历史、美术、音乐、阅读和诗歌等线上线下展演、展播系列活动。

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五一”假期开放历史、艺术、自然等常设展览外,新增了《双星耀中华——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革命之路》等3个临时展览;线上还同步向观众开放27个虚拟展览。

广东省文化馆再启节庆“叹”非遗活动,连续五天开展5场非遗体验课,分别是粤绣(广绣)、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广州泥塑、西关水菱角制作技艺、广式烧卖制作技艺。

广东美术馆除推出《变像——薛松艺术展》等在展展览的虚拟展厅,经典展览线上展厅也持续开放,观众可随时随地回顾、欣赏、品读优秀展览和作品。

广东省星海音乐厅携手广州交响乐团与观众隔空互动,演绎经典,打卡文旅地标。

东莞市市博物馆在线推出“古代东莞”“馆藏历代碑刻展 ”等,以馆藏文物和文献史料讲述古代东莞的故事,展示弥足珍贵的石质史书和文化珍宝。

云浮市图书馆、博物馆举办“涓涓故事会”——2022年“五一”劳动节专场活动、“线上 线下”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专题活动等。

潮州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和市图书馆等单位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相结合推出潮州音乐和潮州剪纸线上展播、红色文博展览、“绿书签”暨版权系列阅读宣传等活动。

茂名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线上线下同步举办“好心精神 薪火相传”冼夫人非遗文化图片展示,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冼夫人信俗”为主线开展非遗宣传展览展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阳

通讯员:粤文旅宣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