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系变化,态度和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富豪谷底求翻身》这个纪录片里,有这样一幕:

葛伦和麦特第二次和酒厂老板谈合作的时候,老板同意了。麦特之后问老板一个问题,说:你有什么特别想法吗(委托开发烧烤店的自有品牌啤酒)?

老板很积极地说:有!有一种啤酒叫金黄爱尔,我们用它打底,再加一点小变化,结合烧烤,当地民众接受度很广。

从竞争关系或者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作伙伴关系时,人们对事情的态度和行为发生的改变。

我联想到了董竹君在《我的一个世纪》分享的一件事:

她刚开始开厂时,工头欺负她是外行,挑拨她和工人的关系,以便从中两头牟利。

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她采取的方法就是:工头也是老板,彼此合作。

就这样,工头由从中作梗转变为了认真负责,工人们也知道她和一般老板经理不一样,所以努力和她合作一起做事。

三、为什么关系的转变能激发人们的主动性

《动机心理学》指出,人类的核心动机包括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归属需求。

更强的自主感与更高的幸福感密切相关,因为更强的自主感会让我们觉得,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控制感,控制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

自主需求会增加我们大脑对失败的敏感性,从而促使更高的目标绩效。

所以,当人们的身边从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伙关系时,人们对事情的态度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就是因为他对这件事的控制权发生了变化。

二、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

1、在职场中的应用:很多公司采取的员工激励机制的本质就是激发员工的自主需求,发股票期权、把核心员工变成合伙人。

案例:

1)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使员工成为企业的合伙人, 让员工把公司的发展愿景当成个人发展的目标,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2)长城汽车提出了“合伙人”制度: 通过“全员持股 调度转岗 兼容并包”的战略思路来打造人才梯度, 通过股权激励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2、个人生活中的迁移应用:心态调整,把“我不得不做”变成“我想做”,体验会瞬间变好。

我之前因为想减肥,在跑步机上跑的时候,就是“拖着步伐跑”,有种我“不得不跑”的感觉,我也不想跑,但是因为要减肥,不跑不行。

有一次我突然想到,我是自己要跑,我是自己主动选择来的,动作积极很多了,跑起来身心“放飞”的感觉。

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怎么提升自己或员工做事的积极性)(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