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古典诗词中看到“鸭绿”与“鹅黄”的字眼,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家鸭和家鹅都是白色的,那么“鸭”为什么会“绿”,“鹅”为什么会“黄”,古典诗词中的“鸭绿”与“鹅黄”是什么意思呢?说来话长,我们来看一下“鸭绿”和“鹅黄”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它们各有什么含义。

“鸭绿”

咏鹅这首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古典诗词中鸭绿)(1)

雄性绿头鸭

  1. 从“绿头鸭”说起

据说“绿头鸭”是家鸭的祖先,外形大小和家鸭相似。绿头鸭雄鸭的头部和颈部有漂亮的墨绿色羽毛,在阳光下还会发出耀眼的金光,它的颈部有一道白色领环,将头部的绿色和胸部的紫棕色隔开。不过雌鸭可就没那么漂亮了,身体大部分是棕褐色,夹杂着一些黄色。

它们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在我国许多地方都能发现绿头鸭的身影。明代高启《姑苏杂咏 斗鸭篇》有说明:“吴多绿头鸭,性善斗。”

咏鹅这首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古典诗词中鸭绿)(2)

2."鸭头绿”

因为有“绿头鸭”这种头部墨绿色的野鸭,后来就产生了“鸭头绿”一词,“鸭头绿”即指绿色,多形容泛着绿波的江水,也可指一种绿色的叫做“洮砚”的“砚石”。

李白《襄阳歌》里有诗句“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醱醅”,苏轼 《次韵王巩独眠》里有诗句“何人吹断参差竹, 泗水茫茫鸭头绿”,里面的“鸭头绿”都指的是江水的绿。

咏鹅这首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古典诗词中鸭绿)(3)

宋代诗人黄庭坚《刘晦叔洮河绿石砚》诗中有“久闻岷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这里的“鸭头绿”指代绿色的砚石。

3.“鸭绿”

“鸭头绿”一词可简化成“鸭绿”,说“鸭头绿”可以理解,说“鸭绿”就有点费解了,但知道其来源的人还是能明白它的意思的。

南宋张元干《念奴娇·题徐明叔海月吟笛图》词中有:“山拥鸡林,江澄鸭绿,四顾沧溟窄。”其中的“鸭绿”就指的是江水泛着“鸭头绿”般的水波。

“鸭绿”还可指其他绿色的东西。如元代散曲作者张可久的“远岫螺青,平坡鸭绿,嫩柳鹅黄”,这里的“鸭绿”指的是山坡上草的绿色。

另外“鸭头绿”还是一种词牌的名字,南宋刘克庄有诗句:“露布虬须喜,饶歌鸭绿还。 可怜房与魏,扈从不随班。”这种用法不太常见。

“鹅黄”

咏鹅这首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古典诗词中鸭绿)(4)

  1. 指雏鹅。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林衡等署)职掌进宫瓜蓏、襍果、菜、栽培树木、鸡黄、鹅黄、鸭蜑、小猪等项。”这里鸡黄指雏鸡,鹅黄指雏鹅。

2.指“鹅黄色”或“鹅黄色”的东西,这个意思应该是由“雏鹅”演变而来,因为“雏鹅”的羽毛是淡黄色的。

唐李涉《黄葵花》中诗句“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鹅黄”指颜色,苏轼《次荆公韵》“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鬭开”中的“鹅黄”指淡黄色的花。王安石《半山即事》有诗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其中的“鸭绿”指绿色的水波,“鹅黄”指淡黄色的柳枝。

3.是唐宋时期一种酒的名字。

宋陆游《游汉州西湖》诗:“叹息风流今未泯,两川名酝避鹅黄。”陆游自注曰:“鹅黄,汉中酒名,蜀中无能及者。”“鹅黄酒”是四川特产,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配以小麦、糯米等粮食,二次秘传回窖工艺增香去燥,长年窖藏精酿而成,酒体呈“鹅黄”色。

结语

尽管“鸭绿”和“鹅黄”各自都有多种含义,但最常用的还是作为颜色去使用,而且两者经常同时出现,古代的诗词曲作者经常用“鸭绿”指代绿色的水波,用“鹅黄”指代嫩黄的柳枝,似乎已成为古代写景句子的标配。

比如王安石《半山即事》中的诗句“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秦观的《沁园春》上阙:“暖日高城,东风旧侣,共约寻芳。正南浦春回,东冈寒退,粼粼鸭绿,袅袅鹅黄。柳下观鱼,沙边听鸟,坐久时生杜若香。绮陌上,见踏青挑菜,游女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