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顾二人,皆素爱丹青,善绘,其格写实,其理幽奥。唐倾浪漫也,笔墨相染,作藏族女子数副,画艺之秘笈耳;顾挥纤毫之笔,且真实也,善绘今之世,同仁啧啧赞扬。二人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湘有唐伟民好书画,从生至今,四十有五。幼好作画,摹西记,三国演义也,及弱冠之年,方知可研习于学府,与友人共,并画 ,甚厚亦欢。公元己已之年,求学于湖南师大,习油画。完业,于此求事,遂得之。因故喜丹青甚,辞之,返序广州美院,拜先生郭润文,学写实画。

顾天龙,少时不闻画,年方二八,闲涉丹青,甚爱之,辞师事,明年专学画。绘至今日,感慨系之矣。顾性倘朗,亦幸甚,故学画利。

王沂东油画欣赏100幅(唐伟民顾天龙采访)(1)

唐伟民,暖暖的夜 2013,147x90cm

同样,藏民的题材给了唐伟民一个很好的传统和现实相接的切入点。在他眼里藏民是民风保存极为完好,真诚无邪,就像刚出土的玉虽历经岁月却仍然光泽盈润,藏民身上具有现代人所没有的一种永恒性,没有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那种世俗气,西藏女子更是有着令人神往的明亮清澈、碧波盈盈的眼睛,有着健康的皮肤,光滑而细腻;她们心底善良,极富同情心并且心胸宽广,在藏民身上,能让人感到生命的气息和一种振撼的美。这些都是让唐伟民偏爱藏民题材的根本。尽管唐伟民没有去过西藏,但是藏民这个题材对于他个人来说是传递自己思想与艺术表达的链接点,“观念”就在绘画的内部,唐伟民选取藏民,一来这种形式保持一定纯粹性及个人风格,二来他希望把他对传统油画的内涵和美理解、阐释及对生命、生活的体验,在自己的作品形态中得以传承。唐伟民的肖像画,从伦勃朗式的用光构图,色彩、造型、体积、美学、趣味,以及形象、题材与主题外显因素无不显现出唐伟民的“观念”所致。

王沂东油画欣赏100幅(唐伟民顾天龙采访)(2)

唐伟民,转山 2013,180x90cm

再论顾天龙作品,顾天龙本次的作品涉及《乌金淘客》和《西藏》两个系列,前者的淘金客者面对繁重的淘金工作,依旧豁达乐观,亦有种“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之感。后者则延续了画者以人物为主体,外加厚重感背景的风格。无论‘乌金淘客’系列还是‘西藏’系列,顾天龙都将写实主义,以浓烈的笔法融入文化,反应社会。乌金淘客系列对人物肢体动作,衣服的材质和褶皱,泥浆的水泡等细节都极尽描绘,塑造了洗煤工困苦但又坚韧的形象。西藏系列中金属工业般现实主义描述营造出一股无声的安谧。顾天龙深入当地采风,所领略到的除了当时人的朴实,还有敏感和不理解,很多摄影师会拍他们。但是当拍摄者同他们解释,他们有多伟大时,他们并不理解,反而更像是文人的自我思想。就好比在田里劳作的农民,觉得他们伟大的恐怕也是当代的人们。儿时生活环境所致,使顾天龙把对劳动人民面对劳苦工作仍然积极的价值观,反应在他的文化效果上。

王沂东油画欣赏100幅(唐伟民顾天龙采访)(3)

顾天龙,西藏.归来180x200cm 2016

他在叙述自己遇到淘客们的情景,“淘金者边劳动边喊出来的山歌,充满欢乐。他们啃着凉馒头,向着你笑,对生活没有丝毫的沮丧,每一天都是这样,在歌声中,在笑声中倔强地活着!我深深地被他们感动了!”。“自主性观念”反应在顾天龙的画作,彰显出的是他对于劳动者劳动价值的判断,通过绘画的手段,以淘金客的形象,以色彩,构图,人物的形象,把他隐藏在作品背后的“观念”逐一撬出来。

王沂东油画欣赏100幅(唐伟民顾天龙采访)(4)

顾天龙,西藏.西藏 系列9 2016 100x100cm

殊途同归,用于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正如观看一副艺术作品,尽管作品被观看时选取的特定角度,最终观者所感受到的共性,皆是绘画作为物质存在本身的价值。在形形色色的艺术门类中,绘画作为其中由来已久,名家辈出的,同为写实艺术家的唐伟民和顾天龙二人,同样是对于美的追求,顾天龙更爱现实主义的美,而唐伟民更爱浪漫主义的美。他们对于美的追求各不相同,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类似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对他们来说,美的追求,终究殊途同归。

图片:顾天龙,唐伟民

文字:梁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