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有人在体检后抱怨:明明视力检查一切正常,为什么生活中看书、看字、看东西总模模糊糊的呢?难道是做了个假的视力检查?其实这就涉及到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视觉

视力表1.5看不清(视力检查都正常)(1)

来自网络

作为人体的“五感”之一的视觉,一般被认为是人类在获取外界信息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视觉与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相比,是人类在通过视觉,获取到的外界信息中可占比到总量的85%左右,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讲,视觉可以称得上是人体“五感”之首的了。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熟知的视力检查,是否就等于是视觉检查呢?专家说:其实不然。

我们认知中的视力,通常是指在眼睛分辨细小、遥远的物体或细微部分的一种能力。而眼镜在识别远方物体或目标时的能力,就称为远视力;识别近处,细小对象或目标的能力,称之为近视力。

常见的视力检查,一般是通过辨认标准视力表进行检查的,是对视力进行较为简单的一个检查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字表”。在视力检查中,一般以1.0作为标准,当视力低于1.0时,则为近视。常见的视力异常不仅是近视,还包括远视和弱视。

视力表1.5看不清(视力检查都正常)(2)

来自网络

而我们的视觉,则是另一个层面的概念,通常可以被理解为:人通过眼睛能够清晰视物的一种能力。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双眼就犹如两台精密的相机,在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眼睛也需要像我们在使用相机时一样,进行不停地调焦操作,这样才可以在“底片”上清晰的进行成像。然后,物象需要再进一步的转变为视觉信号传递到我们的大脑中,而大脑的工作是将双眼摄取到的物象快速的合二为一,这样的过程以后,我们能清晰、舒适、持久的看清外界的事物。


良好的视觉功能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呢?

首先,需要我们的“镜头”品质要优秀,也就是说,要求眼部的屈光要正常,不存在显著的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异常的情况。

其次,要求“相机”的对焦功能:灵敏且精准。我们的眼睛在可视范围内,无论我们想要看多远距离的物像,眼睛都能够快速、精确的对焦,这就是具备的调节能力。然而,大部分的近视、远视人群,在屈光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也常常会伴有调节方面的异常问题存在。

视力表1.5看不清(视力检查都正常)(3)

视力表1.5看不清(视力检查都正常)(4)

同时,我们的双眼要能做到协调合作,当在捕捉一定距离的物像时,双眼是可以同时进行捕捉的,并做到能协调动作。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双眼在视物时,眼球是可以同时协调转动的,看近处的事物,眼球会同时向内进行转动;而向远看时,眼球要同时向外进行转动,这种功能,就称之为:聚散功能。而在关注不同方位的物体时,我们的双眼又可以进行灵活、协调的向各个方向做运动,上、下、左、右乃至斜向的眼球运动。需要注意的是眼球的运动发生异常时,可能会引起眼睛斜视;而聚散的功能异常,除了在斜视的患者中可能会被发现以外,非斜视的人群发生率也是较高的。

视力表1.5看不清(视力检查都正常)(5)

视力表1.5看不清(视力检查都正常)(6)

一般来说,当我们的双眼能够准确、清晰的捕捉到物像时,人体的大脑需要再次对物象进行编辑和整合,为图像填上对应的色彩,这就需要我们的色觉以及视知觉来一起辅助完成。所以当有人这一功能出现问题时,往往是出现:难以精确的分辨色彩,或者是无法辨别某种色彩的情况,严重者可能出现对所有的色彩都无法进行辨认的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弱或色盲了。

视力表1.5看不清(视力检查都正常)(7)

来自网络

那么又有了新的问题:视觉功能不良的人,会表现出什么症状来呢?

一般来说,视觉功能不良的人,在日常用眼时,通常会出现视疲劳、视物不清、头疼甚至远近不能自如切换等问题的出现,而有的人日常形成歪头视物、看书阅读经常出现丢字串行问题的习惯后,严重者,时间长了以后会逐渐发展为斜视、弱视

视力表1.5看不清(视力检查都正常)(8)

来自网络

由此可以,原来视力只是视觉功能中的其中一部分,而视力好并不就代表着视觉功能好。一般来说一次完整的视觉检查不仅是看看视力表,更需要对检查者的眼部视觉功能进行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检查和评估。

如果你的视力检查显示正常,但是在生活中存在视物问题,建议前往专业的眼科医院,对视觉进行全面的深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