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了,家家户户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团圆时刻,打扫家园清洗家具,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又有古代桃符之称,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就写到: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的来历寓意和方法(过年贴春联古代叫桃符)(1)

其中桃符就是春联,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度可有两分米,宽度一分米,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位神名。“农历正月初一,造桃符,名仙木,百鬼所惧怕。”907年-960年,唐朝灭亡之后,西蜀王朝的宫廷里面,就已经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公元1616年至1911的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而春联之称则是出自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九五之尊之后,由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每个人都向大户人家一样每到除夕时都开始贴桃符,所以才开始推广开来

贴春联的来历寓意和方法(过年贴春联古代叫桃符)(2)

贴春联的忌讳

第一个忌讳,左右对联不能贴错贴反了

春联分左右联,如果贴反了,就容易不顺畅,每幅的最后一个字有入 去 上 平等声韵,正确的贴法是:平声在左边,上声、去声)及入声字在右边。就是从左边是开始读,右边是结尾,左边是开始低声,右边是结尾高声。

第二个忌讳贴春联之前,是要撕掉老旧的春联,越干净越好

而缘由则是古代人以为春联是当代的上天之神,一旦被毁,神仙就上报天庭里的神仙,报告这里的情况。所以过早死去,天神就认为这户人家是出问题了对其不敬;如果对春联撕得太晚了,神仙就来不及上报天庭。因此,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六点到中午十二点之间,其中去除旧春联也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在于农村一般还需烧毁

第三个忌讳,有些倒贴的春联,很有学问很有讲究,不能乱来

有些人经常喜欢把"福"贴倒,但是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是不能贴倒过来的类似米缸什么的

贴春联的来历寓意和方法(过年贴春联古代叫桃符)(3)

而在过年的时候贴对联寓意:

则是抒发美好愿望、增添喜庆气氛,向外面反映当前的喜庆。对于古代人来说平时在省,也不会在过年的时候省去春联,因此每年春节,各家各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它>以简单对称直白文字描绘当前美好形象,表达了新一年的美好愿望,是华夏自古以来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当然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现在一般都是五言与七言的春联。对联的两边一定都要互相对应,否则驴头不对马嘴的。所以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则意味着人们已经对春节准备好了一切,可以拉开序幕喜迎新春

贴春联的来历寓意和方法(过年贴春联古代叫桃符)(4)

最后再次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合家团圆,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