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城市的名称,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比如扬州、徐州、荆州等城市,就跟古代历史上的古九州、东汉十三州等区划存在直接的关系。除了很多城市的名称中带有“州”字,还有不少城市的名称中带有“阳”字,这是基于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命名规律。就历史文化大省——河南省来说,洛阳、信阳、南阳、安阳等的名称中都有阳字。至于笔者本文要说的县级沁阳市,名字中也带有阳字,而且外地人容易读错地名。

河南省人口流失最多的县级市(河南省一县级市)(1)

首先,对于沁阳市的“沁”字,读(qìn)这个音。而就沁阳这个地名,因故城位于沁水之阳而得此名。沁阳市属于河南省焦作市,在地理位置上,该地区在河南西北部,北依太行,南眺黄河。东与博爱县毗邻,西同济源市接壤,南与温县、孟州市相连,北与晋城交界。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县级沁阳市作为千年古县,素有“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的美誉。夏朝时期,今沁阳市一带属于古九州的冀州。

河南省人口流失最多的县级市(河南省一县级市)(2)

商朝时期,今沁阳市一带为鄂侯国,属畿内。商末,鄂侯在朝中为大臣,与西伯姬昌、九侯并列为 三公 。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今沁阳市一带属邘国地。邘国即于国,周朝姬姓封国之一(位于今河南沁阳西北十五公里的西万镇邘邰村),后来被郑国(姬姓封国)所灭。春秋中后期,伴随着晋国的强大,该地区成为晋国的疆域。战国时期,晋国被魏赵韩三家瓜分,今沁阳市一带先属魏国,后属韩国。

河南省人口流失最多的县级市(河南省一县级市)(3)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彼时,该地区为河内郡所辖的野王邑。刘邦建立西汉后,置野王县,由此,该地区的建县历史已经超过2000年了。在西汉时期,河内郡治野王县(今河南省沁阳市),范围为今河南焦作、济源和新乡西部所辖地域。而这,意味着沁阳一带成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三家争霸,该地区属于魏国。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野王县改为河内县。唐朝这一历史阶段,河内县为怀州治所,所以沁阳市别称“怀州”。

河南省人口流失最多的县级市(河南省一县级市)(4)

最后,宋朝时期,河内县属河北西路怀州。金为南怀州治。 元属怀孟路,后改为怀庆路。明属怀庆府。在清朝这一历史阶段,怀庆府成为河南省九府之一。9府分别为:开封、河南、怀庆、卫辉、彰德、归德、汝宁、南阳,陈州等九府。清朝灭亡后,改为沁阳县。1989年9月27日,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沁阳市直属于河南省,由焦作市代管。如今,县级沁阳市总面积达623.5平方千米,总人口约47万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