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三次攻打祝家庄人物评价(宋江为何不断发动三打祝家庄)(1)

自从宋江上了梁山,梁山泊似乎就不再宁静了。众好汉经常发动大型对外战争。三打祝家庄,二打高唐州,踏平曾头市,闹华山,攻打大名府,最后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而且几乎每次对外战争,都是宋江领队,仅有一次是晁盖。从这个意义上说,梁山发动对外战争,基本上是宋江决定的。那么,宋江为何热衷于发动对外战争呢?

是为了攻城略地,扩张领土吗?显然不是,梁山泊从开始到受朝廷招安,地盘始终局限在方圆八百里的水泊。是像宋江所标榜的那样替天行道杀富济贫铲除贪官除暴安良吗?虽然,宋江每次出征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光明正大的理由,比如高唐州逮捕了柴大官人,曾头市夺他马匹,大名府捉了卢俊义。然而,这些理由光明吗?正大吗?显然不。

宋江三次攻打祝家庄人物评价(宋江为何不断发动三打祝家庄)(2)

宋江不断发动对外战争的真正目的有四:

其一,抢夺财物,以供日需。

众所周知,梁山好汉各怀绝技,有会弄法术的,有打铁的,有禁军教头,有医生,有书法家,有神偷等等,但就是没有会种粮食的。不种粮食,梁山泊的生机何来呀?人总是要吃饭的。梁山好汉都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也不搞商品经营。又不生产,又要吃饭,怎么办?那只有充分发挥梁山好汉的特长,去抢了。他们属于典型的不劳而获者。

宋江血洗祝家庄后,“把祝家庄多余粮米尽数装载上车,金银财赋犒赏三军众将,其余牛羊骡马等物将去山中支用。打破祝家庄,得粮五十万石”。宋江打破高唐州后,“夺转许多家财,共有二十余辆车子”,这个战果应该说比救了柴进更有意义。宋江拿下青州后,“府库金帛,仓廒米粮,装载五六百车,又得了二百余匹好马”。宋江打下大名府后,“便把大名府库藏打开,应有金银宝物都装载上车子,又开仓廒,将粮米俵侪满城百姓,余者亦装载上车,将回梁山泊贮用”。宋江荡平曾头市后,“抄掳到金银财宝,米麦粮食,尽行装载上车”。宋江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的原因之一,就是“目今山寨钱粮缺少”,而“梁山泊东有两个州府,却有钱粮”。或问,梁山泊刚刚拿下曾头市,刚刚抢掠了一批钱粮,为什么忽而又钱粮缺少了呢?这也不难理解。梁山泊人丁兴旺,那些好汉们又都在盛年,食肠宽大个个堪比猪八戒。他们吃的多呀!平时有事没事就喜欢打熬气力,消耗代谢得快呀!如此以来,梁山泊总是面临着钱粮危机,就要不断地去抢,去对外作战。

宋江每攻破一个州府山寨,必抢钱粮。从这个意义上说,宋江一伙就是打家劫舍的贼,强盗,土匪。哪里像他自我标榜得那样高尚,正义,光明呢?

宋江三次攻打祝家庄人物评价(宋江为何不断发动三打祝家庄)(3)

其二,锻炼队伍,广揽英雄。

自幼曾攻经史”的宋江当然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才。只有经常让梁山众兄弟出去练练手,他们才会越战越勇,越打越能打。“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嘛。就这样,通过不断地对外作战,梁山练就了一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钢铁之师。

“长成亦有权谋”的宋江当然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经常带兵作战的主帅和将士们之间会结成一种哥们情义,形成一种隶属关系。久而久之,那些将士们便只会听命于那一个主帅。北宋初期,太祖皇帝赵匡胤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不就采取了一种“将不专兵,兵不专将”的策略吗?如此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每次出征,宋江都抢着去。而每次去,宋江都大有收获,不但新收几个兄弟上山,更重要的是他逐步掌控了梁山的军队和军权。以至于在梁山泊老大晁盖要亲自下山去打曾头市时,都调不动更多的军队,最后一去不复返。宋江正是通过一次次亲自领兵对外作战,才步步架空了晁盖,坐上了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的位置。

宋江三次攻打祝家庄人物评价(宋江为何不断发动三打祝家庄)(4)

其三,扩大影响,实现招安。

宋江这样一次次地攻城略地,抢夺州府,自然要惊动朝廷,惊动圣听。最后,山东宋江四个字被道君皇帝御笔书写在睿思殿的素白屏风上,这个平生只爱女人和艺术的风流天子不得不让自己记住宋江这个肮脏的名字。在宋江一伙又接连打败朝廷前来征剿的官军之后,朝廷不得不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只有招安,才是解决梁山问题的最务实的策略。

而招安正是宋江梦寐以求的。他本来就是个读书人,曾几何时,也渴望着学而优则仕,哪能甘心一辈子当土匪,让后世子孙背上千秋骂名呢?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有才能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真正的前程还是要向朝廷,向官府,向正统靠拢,成为体制内的人。假如宋江当初不打不闹,不发动对外战争,让朝廷认识到他的能量,招安,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宋江三次攻打祝家庄人物评价(宋江为何不断发动三打祝家庄)(5)

其四,为自己当老大找一个合法的途径。

宋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有人说他早在上梁山之前就想当梁山的老大了。要么不上山,上山就要当老大。哪怕屈居老二,他也不干。在费尽心机架空了搞死了晁盖之后,宋江本可以当上老大了。然而,该死的晁盖却留下了这样一句该死的遗言,“谁捉住射死我的人,谁就是梁山泊之主”。宋江要当上老大,就必须捉住射死晁盖的史文恭。可弄到最后,史文恭竟鬼使神差地让卢俊义捉住了。而识时务的卢俊义又死活不肯当老大。大家都想让宋江当。怎么办呢?

宋江当梁山泊老大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但是,中国人一向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宋江不但要当上老大,还要当一个合法的老大。怎么才叫合法呢?必须走一个程序,必须有一个途径。宋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和卢俊义拈阄,分别率军去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谁先打下来,谁当老大。对于这个办法,大家都同意。于是,只要宋江先打下东平府,他当老大就符合法定程序。最后,宋江如愿以偿,名正言顺地当上了梁山泊的老大。

宋江三次攻打祝家庄人物评价(宋江为何不断发动三打祝家庄)(6)

这下,东平府和东昌府就倒霉了,他们成为宋江当老大的牺牲品。那东平府的程太守未必是个好官,但也没有什么劣迹,而东昌府的太守还是个清廉的官,宋江打破东昌府后,都不舍得杀他。然而,宋江不管他们是不是好官,也不管战争会让多少无辜的百姓遭殃。他只要当老大。

由此可见,什么替天行道,什么杀富济贫,什么仗义疏财,什么扶危济困,全是骗人的鬼话。从根本上来说,不断发动对外战争,不过是宋江的私心作祟,不过是宋江攫取梁山泊最高权力,然后实现他招安梦想的工具。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