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内容请看我的上一篇文章:

“春秋第一影帝”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上)

君位之争——第五阶段,子亹被杀,子仪继位

高渠弥的弑君事件,让两个人很兴奋,一个本国人,一个外国人。

本国人是谁?自然是在栎邑等待机会的郑厉公子突。

他在等着祭足回国后与高渠弥发生冲突,然而祭足回国之后风平浪静,他仿佛默认了既成事实,而高渠弥也很尊敬他,两人共同执掌朝政。子突只能再等时机。

外国人是谁?那就是齐国国君齐襄公。

他一个齐国人兴奋什么?因为他想称霸,除掉弑君者,有利于先树立一个大义的名号。

郑国的内政他能管得着?还真能管得着。齐国始祖姜子牙当年得到了周天子赐予的征伐大权:“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弑君是最严重的恶性事件,齐国国君自然有权进行制裁。

况且他和子亹之前有过节,这一次如能除掉子亹,既可立威望,又可报私仇。

前694年,齐襄公召开诸侯盟会,得位不正的子亹为了争取齐国的支持,就与高渠弥一起赴会。老谋深算的祭足知道这次一定没有好结果,就没有跟着去。也或许他和齐襄公私下就有过沟通,毕竟祭足想借齐国的手为子忽报仇也是有可能的。

在会上,齐襄公派武士当场拿下子亹、高渠弥二人,痛斥二人弑君的罪过,然后将子亹斩杀,高渠弥车裂。

国不可一日无君,祭足不敢立与他有仇的子突,于是把在陈国的郑庄公四子子仪立为国君。

七月戊戌,齐人杀子亹而轘高渠弥,祭仲逆郑子于陈而立之。《左传·桓公十八年》

春秋时期郑国的庄公(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1)

郑国国君世系表

君位之争——最终阶段,子仪被杀,子突复位

子仪这个人性格软弱好控制,放任祭足专权,于是君臣相安无事度过了十二年和平时光。

这些年子突一直没有放弃复位的目标,他在郑国边境的栎邑一直积蓄力量,并争取到宋国、鲁国的支持。祭足也将他一直视为心腹大患,派大将傅瑕在大陵驻守,作为防御他的第一线。

有意思的是,当初恨子突恨得要死的宋庄公又转过头来资助子突,因为郑国越乱对他越好。真印证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子突对把他从君位上赶下来的祭足简直是恨到了骨髓里,那段如丧家之犬的出逃经历让他刻骨铭心。祭足既是让他失去国君之位的最大仇人,又是阻止他回国夺权的最大障碍。他天天盼着祭足死,这一盼就是十二年。

前682年,一代权臣祭足去世。这个经历了庄公、昭公、厉公、昭公、子亹、子仪六朝的春秋第一权谋家走了。在近六十年的政坛风雨中,他逐君立君、再逐君再立君,他总能使自己免祸,而且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且最牛的是,祭足两次放逐其君,在史书上的评价却如此之好。

春秋时期郑国的庄公(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2)

一代权臣祭足

子突知道祭足去世的消息后,明白郑国已经再也没有能阻挡他归来的人了。

前680年,子突率军偷袭大陵,一举成功,俘获了守将傅瑕。当这个抵抗了他十七年的敌人被带到跟前时,子突怒不可遏,当即下令斩首。不料傅瑕却是个贪生怕死之徒,磕头求饶道:“公子如果放了我,我可以潜回郑都,当您的卧底。找机会替您杀掉子仪,让您回国再登君位。”

子突早已在新郑安排下不少卧底,此时再多一个当然更好,如果能借他人之手杀掉子仪,自己也可以免去杀弟弟的恶名。

于是子突放傅瑕回到新郑。

此时的郑国,忽然传开了一桩奇闻。

郑国都城的南门之内,出现了一条八尺长的大蛇,南门之外,又出现了一条一丈多长的大蛇。两条蛇在门下缠斗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十七日后,门内的蛇终于被门外的蛇咬死。外蛇进入城中,到了太庙里,忽然不见了。

这个奇闻传得神乎其神。现在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就是郑厉公为给自己夺位造势而编出来的谶言。

子突就是“外蛇”,子仪是“内蛇”。十七日后外蛇咬死内蛇,外蛇入城,暗示着子突逃亡在外十七年后回国。外蛇进入太庙,又暗喻子突将继承郑国宗庙。

六月二十日,子突率领大军来到新郑城下,新郑城门大开,逃亡在外十七年的子突终于进入了日思夜想的都城。

春秋时期郑国的庄公(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3)

郑厉公重返郑都

郑厉公自栎侵郑,及大陵,获傅瑕。傅瑕曰:“苟舍我,吾请纳君。”与之盟而赦之。六月甲子,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而纳厉公。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左传·庄公十四年》

十四年,故郑亡厉公突在栎者使人诱劫郑大夫甫假,要以求入。假曰:“舍我,我为君杀郑子而入君。”厉公与盟,乃舍之。六月甲子,假杀郑子及其二子而迎厉公突,突自栎复入即位。《史记·郑世家》

郑厉公的影帝时间

子突复位之后,傅瑕前来邀功,他认为他的功劳最大,肯定会得到子突的重赏。

“主公,臣已将篡位者子仪和他两个儿子一并斩杀,主公从此高枕无忧矣!”

他满脸谄媚的笑,然而看到的却是子突冷峻无情的脸。

“你镇守大陵十七年,为什么不能从一而终?子仪毕竟是我的弟弟,还是你的君主,你却杀了他。你这个人有二心,我不敢用你啊。”

傅瑕脸上的笑容凝固了,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结果。

子突呼唤武士上来,将傅瑕当场拿下,绑赴刑场斩杀。

傅瑕悔恨不已,他叹道:“古人说,对别人的功德太大了,别人就无法回报你了,只能杀掉你,果然是这样!”

厉公于是谓傅瑕曰:“子之事君有二心矣。”遂诛之。瑕曰:“重德不报,诚然哉!”《史记·郑世家》

杀掉傅瑕后,子突马上去找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他是子突的伯父,郑国公室之长,大臣的首领——原繁。

此时的原繁已经八十岁了,须发全白,老态龙钟,完全没有了当年跟随郑庄公征战四方的英姿。

见到忐忑不安的伯父后,子突按捺不住心中的恨意,埋怨道:“伯父,当初我被赶走的时候,你在哪里?我在外面这十七年,你为什么也不和我联系?我回来了,你也不来祝贺,这是为什么?这令我很遗憾啊!”

且寡人出,伯父无里言,入,又不念寡人,寡人憾焉。《左传·庄公十四年》

原繁太了解这个侄子了,以子突睚眦必报的性格,他是无法逃过今日了。

“你们兄弟几个都是我的侄子,我该偏袒哪一个呢?再说子仪是国君,我不该效忠他吗?”原繁苍白无力地辩解。

臣无二心,天之制也。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二乎。《左传·庄公十四年》

子突没有再说什么,但原繁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不久后,原繁自缢身亡。

入而让其伯父原曰:“我亡国外居,伯父无意入我,亦甚矣。”原曰:“事君无二心,人臣之职也。原知罪矣。”遂自杀。《史记·郑世家》

子突不是子忽,他没有那么心慈手软。他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其实,叛不叛徒并不重要,子突要杀傅瑕,是因为傅瑕手里握有兵权。而之所以要杀原繁,是因为他是大臣中的首领。傅瑕握有兵权,原繁在公族中有强大的号召力,这是对子突最大的威胁。

那么与厉公有深仇大恨的祭足呢?祭足死了,厉公会找他子孙麻烦吗?

出人意料的是,并没有。祭足名声很好,而且后人对他已经没有了威胁。

对于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而言,恩怨可以一笑泯之,但是铲除异己绝对不能手软。

子突复国后的表演还没有结束。他又把叔叔太叔段的儿子接回了国,理由是“不可使共叔无后于郑”。知道真相的我们肯定会发笑,子突连亲弟弟都要杀,难道会这么关照他的堂弟?

然而他的政治作秀很成功。郑国老百姓都更加信服他的为人。

子突通过他的影帝级表演,成功坐稳了国君宝座。

春秋时期郑国的庄公(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4)

郑厉公归国复位

子突最终极的表演——勤王

前675年,卫国的卫惠公因为怨恨周天子,联合南燕国一起攻打周惠王,赶走周惠王,扶立周惠王的叔叔王子颓为王。

关于卫惠公的事我在前文说过,他这个人用四个字就可概括:卑鄙无耻。

诸侯攻打周天子属于最严重的以下犯上,放在当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大罪,以前只有郑庄公这么干过,况且郑庄公那次是自卫反击。

有对诸侯征伐大权的齐国为什么没管?要知道当时齐桓公已经上台,他可是志在称霸的男人啊。

因为齐桓公是卫惠公的舅舅,他还是徇私了。

那么这事最后谁来管了?郑厉公子突。

郑厉公为什么能管?看过我以前文章的应该知道,郑庄公是周朝的左卿士,那么郑厉公自然也继承了左卿士一职,为周天子出头,天经地义啊。

前674年,郑厉公试图调解周惠王与王子颓的冲突,没有成功。郑厉公派兵攻打王子颓,没有获胜,便带周惠王回到郑国,让周惠王住在栎邑,那里是他出逃十七年所居之地,宫殿及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六年,惠王告急郑,厉公发兵击周王子穨,弗胜,於是与周惠王归,王居于栎。《史记·郑世家》

这一年冬天,篡位的王子颓似乎认为已经坐稳了江山,在招待手下的五位大夫时,奏乐及表演各个时代所有的舞蹈。郑厉公听说后,对右卿士虢叔说:“悲哀或者高兴,若不是时候,灾祸一定会到来。篡夺天子的职位,祸患还有比这更大的吗?面临祸患而忘记忧愁,忧愁一定到来。何不让天子复位呢?”

冬,王子颓享五大夫,乐及遍舞。郑伯闻之,见虢叔,曰:“寡人闻之,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夫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而况敢乐祸乎!奸王之位,祸孰大焉?临祸忘忧,忧必及之。盍纳王乎?”《左传·庄公二十年》

作为一个伟大父亲的儿子,一辈子都会以超越父亲为目标。

郑厉公知道,当年他的父亲郑庄公因打败周天子而树立威望,如今他扶立周天子,能树立更大的威望。尊王显然比抗王更高一筹,尊王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确,最大义的名分,最正义最忠心的义举。

春秋时期郑国的庄公(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5)

郑厉公拥护周惠王复位

前673年夏天,郑厉公与虢叔对王子颓发起最后的迅猛一击,王子颓的军队大败。郑厉公拥着周惠王从圉门进入周朝都城,虢叔从北门进入周朝都城,杀死王子颓和五位大夫。

郑厉公在宫门口西阙设宴招待周惠王,为了讽刺死去的王子颓,这次也是全套乐舞齐备。郑厉公因勤王有功,周惠王将郑武公时代从虎牢以东的土地赐给郑厉公,郑国因此复兴。

郑厉公凭借勤王一举,延续了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三代英主的辉煌,这也是郑国最后的辉煌了。郑厉公也成为了郑庄公之后的又一代枭雄。

在完成人生的终极表演不久后,郑厉公就去世了。

纵观他的一生,以第一次退位为标志,明显地分成两段时期。前期的他勇武善战,富于谋略,但还是由于年轻,政治手段稚嫩,被权臣轻易地推翻。后期的他经历十七年韬光养晦后归来,蜕变为真正的枭雄,政治手段纯熟,做事越发果断,铲除异己,收买人心,举起尊王的大旗,平定王室叛乱,更是让他的一生达到更高的高度。

但是郑国的复兴也就到此为止了,齐国已经称霸,晋国已经统一,南方的楚国已崛起为庞然大物。郑厉公归国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告知楚国,楚文王甚至想以此为借口攻打郑国。夹在大国之间求生存的窘境,即将降临到郑国头上了!

春秋时期郑国的庄公(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6)

晋楚崛起后的春秋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