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好奇心遇到标本”2021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之夜活动拉开序幕。1500名观众身穿带有自然元素的服饰或装饰品,在科研人员的引导下参观馆方原创展览,探究“如何让自然博物馆的标本活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

为迎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上海自然博物馆通过公开招募“自然演绎”“自然艺匠”“博物教育 ”三类公益共创伙伴,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场科普嘉年华,形成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馆方与社会合作的博物馆之夜运营模式。

来自虹口区的10名特殊青少年以特别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自博馆标本的理解。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江文化旅游产业研究中心的协助下,他们提前来馆参观,体验馆方教育活动,基于场馆展品创作了鹦鹉螺、鸟类等图案的藏书票,并在今晚与观众共同完成藏书票的印制。

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之夜活动启动)(1)

年仅13岁的现代折纸“发烧友”郑智仁不满足于跟着视频学折纸,时常到自博馆探寻动物的真实模样,寻找折纸灵感。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寻找更多的现代折纸爱好者,让大家和他一起体验折纸的乐趣。

作为上海市首批5所自然博物馆学校之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报名参与了“博物教育 ”板块。该校师生基于校内博物空间藏品及社团拓展活动,联动自博馆展陈资源,今晚来到馆内进行现场的科学诠释,呼吁观众共同保护鸟类。

今晚,上海自然博物馆内声光电交相辉映。馆方为观众准备了四维影院、非洲大草原多媒体秀、自然史诗多媒体秀等视听活动。

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之夜活动启动)(2)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专业演员为观众带来了升级版的原创儿童剧《大红豆·变变变》,看似平常的细线与积木在他们的精心策划下,时而化身老自博馆标志性标本——马门溪龙,时而又变成了三角龙。与在剧场里演出不同,观众还能与演员和道具近距离接触。

上海自然博物馆内的商店里今晚人头攒动,商家提前备好科普书籍、文创与纪念品等,并给出了优惠折扣。馆方“螺说”频道推出了“舌尖上的古生物”特别活动,在咖啡杯中复刻古生物,现场展示古生物拉花秀,并配合科普解说、科普视频展演、寒武纪乐园手造活动,将科普融入休闲生活。

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之夜活动启动)(3)

从2017年起,上海自然博物馆已连续4年在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在上海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的背景下,馆方通过“博物馆奇妙夜”营造夜生活节氛围,为大众文化消费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在未来6—8月里,馆方还将举办3场公益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自然与科技,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来源:作者:俞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