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人运动恢复发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区别?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区别(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

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区别

(一)工人运动恢复发展

1、五卅惨案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在租界抗议日本纱厂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顾正红

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百余人

群众在英租界巡捕房聚集,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捕开枪射击

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从而引发五卅运动

2、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为抗议五卅惨案,上海爆发五卅运动,席卷全国

5月31日,上海总工会成立,李立三任委员长

6月1日全市实行同盟总罢工,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是中共领导的以工人为主力军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标志着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

3、省港大罢工

1925年6月19日,为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省港大罢工

由共产党人邓中夏、苏兆征领导

历时1年零4个月,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

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的统治,让广州金融得到了保障

(二)北伐战争经过

1、北伐原因

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完成国民革命的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

2、主要敌人

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直系吴佩孚,奉系张作霖,直系孙传芳

吴佩孚控制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直隶南部,拥兵20万

孙传芳控制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拥兵20万

张作霖占有东北和山东、直隶大部、热河和察哈尔,控制北京政权,拥兵35万

3、北伐战略

蒋介石为总司令、李济深为总参谋长,邓演达为总政治部主任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

以第四、七、八三军进攻湖北湖南的吴佩孚,和北方冯玉祥南北夹击

派出第二、三、六进入湘南、湘东,警戒江西;以第一军驻守潮州,警戒福建

然后乘胜出兵东南,消灭孙传芳

最后进兵长江以北地区,消灭张作霖

4、北伐的胜利进军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何应钦、谭延闿、朱培德、李济深、李福林、程潜、李宗仁、唐生智为各军军长

a.前奏:援湘作战

湖南军阀赵恒惕,实际上是吴佩孚的附庸

1926年3月,湘军第四师师长唐生智逼迫赵恒惕下台,自任湖南省长

湘军第三师师长叶开鑫受吴佩孚支持,迫使唐生智从长沙退往湘南

广州国民政府任命唐生智为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前敌总指挥,第四、七军各一部入湘作战

5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分别从广东、广西挺进湘南

稳定了湖南战局,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b.歼灭吴佩孚主力

7月11日,北伐军进占长沙

8月22日,进占岳州,随即进入湖北作战

8月27日,占领汀泗桥;8月30日,占领贺胜桥

是北伐战争中同吴佩孚作战的两次关键性战役,打开了通往武汉的大门

9月,北伐军总攻武汉,占领汉阳、汉口;10月10日占领武昌

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取得了两湖战场的胜利

c.江西战场

1926年8月,孙传芳抽调苏、浙、皖三省主力部队入赣,准备与北伐军作战

9月国民革命军第二三六和第一五军一部,进攻江西

10月,北伐军三路会攻南昌;11月,相继占领九江、南昌,基本消灭孙传芳主力

d.福建战场

10月,驻扎潮州、梅县的第一军攻击闽边

福建军阀急剧分化、纷纷倒戈,北伐军占领闽南

12月9日,北伐军进占福州

e.冯玉祥部

1926年9月,冯玉祥绥远五原誓师,响应北伐

经甘肃向陕西进军,年底占领陕西全省

f.1927年战果

1927年1月,北伐军兵分三路,继续进军

东路:第一军为主,何应钦为总指挥,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直逼杭州、上海

中路:第三六七军为主,蒋介石为总指挥,辖李宗仁江左军、程潜江右军,挺进苏皖

西路:以第四八军为主,唐生智为总指挥,联系陕西冯玉祥,相机进入豫中

中心目标:夺取南京、上海

2月,占领杭州;3月,抵达上海郊区,杨树庄投诚

3月22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

3月24日,江右军进占南京

成果

从1926年7月到1927年3月,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主力

从广东打到武汉、南京、上海,使革命区域由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

5、胜利原因

国共两党的合作领导;北伐军广大官兵的英勇作战

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骨干作用;苏联援助指导

各界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援;北洋军阀的腐败没落和内部矛盾

6、意义

是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发展的最高潮,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

1、戴季陶主义

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的思想体系

1925年戴季陶发表《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小册子

以阶级调和论反对马克思主义斗争学说,用民族主义排斥阶级斗争,反对国共党内合作

表明国民党右派势力抬头

2、西山会议派

国民党内一个反对孙中山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派别

1925年11月张继、林森等在北京碧云寺孙中山灵前,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

会议宣布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通过了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等议案

1926年1月中共和国民党左派,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弹劾西山会议派,处分了邹鲁、谢持等人

3、中山舰事件(三二〇事件)

1926年3月18日,国民党右派假传蒋介石命令,调中山舰到黄埔待命

并散布谣言,说海军局代理局长李之龙擅调中山舰至黄埔“阴谋暴动”

3月20日蒋介石宣布广州戒严,扣留中山舰,逮捕李之龙,派兵包围苏联顾问团住所和省港罢工委员会,拘捕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共产党员,收缴工人纠察队枪支

国民党右派破坏国共合作的事件

4、整理党务案

1926年5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谭延闿、蒋介石等提出《整理党务决议案》

主要内容:

共产党员在国民党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人数,不得超过党部全体执行委员的三分之一

共产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

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须全部交出

意在把共产党人排挤出国民党中央领导机关,打击国民党左派,夺取国民党最高领导权

(四)国共合作的破裂

1、四一二政变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

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部分失败,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

2、马日事变(21日的电报韵目是马)

1927年5月21日,驻守长沙武汉的许克祥捣毁湖南总工会、农民协会、农民讲习所

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释放所有在押的土豪劣绅

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工农群众百余人被杀害

是国民党叛变革命的事变,严重摧残了湖南革命力量

3、七一五政变

北伐期间,国民政府内部就容纳共产党与否的问题,1927年分成南京及武汉两政府

武汉方面最初主张容共,其后与共产党发生磨擦,加上冯玉祥等表态要求分共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集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实行分共、清共

第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五)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原因

第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力量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第二,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不善于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第三,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既有正确方面,也有脱离实际的右倾错误

2、经验教训

第一,民主革命必须由工人阶级所领导的统一战线来担任

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只有农民作为同盟军才能够取得革命胜利

第三,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的革命,没有革命的军队就没有一切

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