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的含义不是感伤,而是带着铭记,努力活得更好。 ——题记
在冬至日后的第104天,仲春和暮春之交,清明节踏着淅沥细雨向我们走来。
由着杜牧那首名诗下“纷雨中欲断魂的行人”,人们常常对清明冠以“沉重”、“感伤”、“清冷”等字眼,这在二十四节气里唯一兼具节日意义的清明,颇具仪式感地,给了我们对已故亲友思念祭奠的理由。
有人说,这是一个“逃离”的节日……似乎从它成为法定假日开始,清明踏青就变相成为了城市中人们逃离拥挤和喧闹的出口。人们开始提前计划着一次出行,规划路线,制定攻略,无避假期小高峰,仿佛这样能为自己一年四季的忙碌开一个“春”之名的好兆头。
其中无论是忙里偷闲,顶着生存压力的上班族,还是尚在拼搏,努力站稳脚跟的年轻蚁族,亦或是充满好奇和力量的学生,短暂地“逃离”,不过是一次对原始追逐欲望的“放纵”——
“清澈本如你;
明日少年,踏花始步,追风去”
那些尚在路上的人,愿你有着踏过大江南北的力气,也有着吃遍诗和远方的底气,半生归来,清明少年,仍明媚如风,澄澈似海。
有人说,这是一个“哀伤漫天飞”的节日……落花飞去清明节,是古人笔下“梦破五更心欲折”的怀念,纷纷而下的清明雨又为其笼罩上层染挥不去的忧郁。随着滴滴细雨和片片落花,漫天遍地砸落而下的,还有那绵延不断的,跨越海峡两岸的浓浓乡愁;那生死两茫,自是思量难忘的千古爱情;那难逢知己,对酒落花前的交情之思;以及那热血鲜红,问鼎苍穹的壮志殉情……
清明祭祖扫墓,是自古流传的习俗。褪去休闲娱乐,饮食文化等外衣,我们总要回归清明祭奠缅怀的本质。老一辈有人说,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坟前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
确然,这种蔓延在中国的土地上,紧紧缠绕住中国人根系的东西,早已无形中融入人们的血脉,世世代代中流淌,生根,发芽,喷涌……这被国人称为“根系”的种子,以清明做养料,在这一天内汇聚离大江南北的情意,茁壮生长,生生不息地滋养着中华大地。
去年年末的热门电影《寻梦环游记》就是借着西方“亡灵节”的话题,讲述了关于梦想与爱,关于亲情和祭奠的故事,并以此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而这个清明,电影中关于祭奠与怀念亲人的话题再度走进公众视野。热搜榜,朋友圈等都在转发着这样的三句台词——
“人的一生会死亡三次:第一次是断气的那一刻,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死亡;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这一刻你的身份将会在这个世界上抹除;第三次是这世界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这一刻将是真正的死亡,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被人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所以臧克家有言:“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变化,清明祭祖缅怀的习俗始终应该被传承,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做人的根本,给了我们恰到好处的时间和机会找寻为人的归属。是它告诉你,生活啊,除了眼前苟且,除了诗和远方,还有无数逝去和始终陪伴在你身边的爱,关于亲情,爱情,友情……
这个略显清冷的节日,你不曾孤单。因为融入血脉的眷念,是来处,亦是归途。
黄庭坚曾就清明有感:“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是于清明感慨人生,引起的对生死的思考与度量。时至今日,我们早已无法单一的从某个角度看待任何节日,而清明恰恰是最富有魅力和情趣的一个。哀而不伤亦可笑泪兼具,可说其最富大自然和人文的双重情感意义。而我们要做的远不仅做祭拜等一系列活动,更要从有限的节日里提炼一个个有厚度的自己,选择遇见更好的未来。
这里我不禁想到前几年的话题国产电影《大鱼海棠》,影片对生死的解读也带给一众人感动:
“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胆一些,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
诚然,祭奠的真正含义远不是哀伤,而是让生者带着铭记,选择努力更好得生活。
由是,清明是一种感恩,一种传承,一种教育,一种寻觅,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生之于死的延伸,一种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焰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