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部电视剧

《芈月传》是一部以人物为主的传记电视剧,艺术成份很多;《大秦帝国纵横》和《大秦帝国崛起》是一部大型历史连续剧”,主要依据历史,小部分有艺术加工;《东周列国·战国篇》是一部年代久远,主要是以讲历史事件和著名典故为主的分段电视剧,目的是普及基础知识。

芈月传秦国和魏国的关系(芈月传和大秦帝国纵横与崛起以及东周列国战国篇中的纵横名士)(1)

2.纵横捭阖的名士

在战国中关系最复杂,最荡气回肠的历史,也是名士最多的当数合纵连横史。其中出名的人物有张仪、苏秦、公孙衍。

张仪和公孙衍的故事上篇以讲,本文主要讲一下苏秦。

3.苏秦和张仪

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张仪和苏秦是同窗,师从鬼谷子。苏秦在燕国首先提出合纵,为了继续联合其它五国,需要保证秦国此时不能干扰。而能在秦国帮忙的人只有能力比自己强,但目前潦倒的同门张仪。

所以,苏秦暗自派人引诱张仪来赵国投靠自己(苏秦此时为赵相)。等到张仪来后,又百般羞辱他。张仪要报仇只能找赵国的死敌,同时又有能力打败赵国的秦国帮忙 。在张仪投秦后,苏秦又暗自帮他铺路,让他顺利在秦国受到重用。在恰当时机又告诉张仪,张仪发誓苏秦只要在世,秦兵就不会东出函谷关。

芈月传秦国和魏国的关系(芈月传和大秦帝国纵横与崛起以及东周列国战国篇中的纵横名士)(2)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自己收录的不全,错误很多。

在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表明:苏秦的年辈比张仪晚,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张仪在秦国任相时,苏秦还没踏入政坛。

而且战国孟子的徒弟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说明公孙衍才是张仪的死对头!

《大秦帝国纵横/崛起》参考的就是后者。所以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和庞涓成名在秦孝公时期,张仪和公孙衍成名在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时期,苏秦成名在秦孝公的孙子秦昭襄王。

芈月传秦国和魏国的关系(芈月传和大秦帝国纵横与崛起以及东周列国战国篇中的纵横名士)(3)

4.苏秦与合纵

苏秦与张仪一样早年家贫,同样也酷爱读书。邻居都说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苏秦第一次游说诸王,屡屡受挫。失败后回家,连嫂子都不待见。于是他开始研究帝王心理,经常学习到半夜,困了就用针扎大腿。后来苏秦配六国相印,荣归故里,他的家人邻里趴在地上不敢抬头。这就是前倨后恭的典故。

芈月传秦国和魏国的关系(芈月传和大秦帝国纵横与崛起以及东周列国战国篇中的纵横名士)(4)

苏秦凭借强大的口才联合六国,让秦国不敢东出函谷关十五年。时间长了,六国关系就开始松动,各自有小算盘,开始互相攻打,合纵破裂。

燕王发现苏秦与太后(秦昭襄王的姐姐,燕昭王的母亲)有私情后,反而更加厚待他。惊慌失措的苏秦向燕王建议,把自己贬到齐国,自己好报齐国攻打燕国之仇。

苏秦到齐国后为报恩,忽悠一心向称霸的齐王大兴土木,同时四处讨伐邻国。在里外配合下导致齐国差点被燕国大将乐毅率领的五国联军所灭,齐王也被杀死。电视剧中苏秦阴谋败露,先被齐王所杀。

芈月传秦国和魏国的关系(芈月传和大秦帝国纵横与崛起以及东周列国战国篇中的纵横名士)(5)

《史记》中记载,苏秦因与燕太后私通,被发现后逃到燕国的死对头齐国,并在齐国受到重用。后来,被人嫉妒遭到暗杀。虽然苏秦没被杀死,但也身受重伤,命不久矣。奄奄一息的苏秦告诉齐王,宣布他为燕国间谍并将自己车裂,行刑后重赏刺客。

四个刺客果然中计,一同去领赏金一千金。于是齐王就把这四个二百五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