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我接触最早的南方印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读写写?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读写写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我接触最早的南方印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文章里有好多没听过的稀奇古怪的名字,比如皂荚树,还记得当年在课堂上问老师什么是皂荚树,老师停顿了一下告诉我,就是果实能用来洗衣服的一种树,从字面上解释没毛病
,导致我现在还一直这样认为。再后来,我认识了闰土和孔乙己,穿个肚兜,脖子上挂着像哪吒一样的铜锁的闰土,一把茴香豆就一口酒,没事爱和人吹牛,没心没肺的的孔乙己,这两位在鲁迅先生笔下栩栩如生的两位人物,也是我对南方人的最早印象,如此深刻,难以忘怀。循着记忆的足迹,我来到了黄酒之乡——绍兴,去探寻鲁迅先生笔下的历史,体会一下百草园的味道。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 ,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绍兴第一站,鲁迅故里,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是鲁迅故里,不是故居,鲁迅故居在上海。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路,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是绍兴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水乡古城经典风貌和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现在出行,无论是人文景点还是自然景区,人挤人才是最美的景观
,鲁迅故里也不例外,来这里参观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想细细品味还真难。顺着人流先到了百草园,真实还原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原貌,属于典型的江南大户人家的后花园的感觉。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谷。有时我不禁在想,到底是环境造就人还是人影响环境,在旧社会成长起来的公子哥,最后成了以笔为剑的文坛领袖,这样的蜕变真的非同一般。来这里参观的有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纷纷在百草园合影留念,现在成长在水泥丛林里的城里娃,再也体会不到鲁迅笔下那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了,那样活波优美的文字恐怕难以复制了。鲁迅故里分为祖居和故居两部分,周家老台门系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为绍兴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台门建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组成,东西各有厢楼。鲁迅在绍时期,每当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拜访。鲁迅故居原为周家新台门的一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 习、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鲁迅诞生在这里。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