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基,人才为本。自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后,韶关翁源县深入实施“1 4 11”体系《翁源县新时代滃江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立足打造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争当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镇域经济改革发展先行军的目标定位,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领域、服务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做实做细市“三个计划”、县“四个行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助力翁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韶关市翁源县龙仙二中路规划(韶关翁源才聚兰韵之城)(1)

技术人员开展兰花组培实验。粤台管委会供图

新政定总纲 明确人才工作方向

翁源新时代“1 4 11”体系人才工程,“1”是指总的《翁源县新时代滃江人才工程实施方案》,“4”是指从体制机制、固本强基、激励保障、服务提质四个方面实施四大人才行动,“11”是指11个落实人才工程配套的实施细则或制度文件,是韶关人才工程向基层一线的触角延伸。

针对翁源人才基础薄弱、高端人才缺乏、培育力度不足、政策吸引力不强的现状,滃江人才工程以《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实施意见》为牵引,抓住资金激励这个重点,加大人才引育成效——

设立引进人才津贴,叠加给予引进的丹霞英才或工匠、技师2万—10万元奖励;

设立培育人才津贴,对在翁源县工作,新评定的高级职称和技师人才给予连续三年每月500—1000元奖励;

设立县政府特殊人才津贴,每年从人才队伍中遴选20名左右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2万元奖励;

健全科研经费支持,每年重点扶持3—5家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助力岭南团队及创新创业人才引进;

大力推进专家工作室(站)建设,在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设立专家工作室(站),按照工作开展情况、培养带动人才成效等,每个给予5万—20万元工作经费支持,把握关键重点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才到翁源来。

韶关市翁源县龙仙二中路规划(韶关翁源才聚兰韵之城)(2)

兰花主播通过电商“带货”。徐颖 摄

筑巢引凤 完善人才生态环境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翁源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设立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担任,明确组织、人社、财政等25个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常态化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解决人才问题。先后研究、修订、出台《滃江突出贡献人才奖励暂行办法》《滃江人才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等县级人才政策文件30多个,为引进各类人才夯实制度基础。

人才经费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单独列支,据不完全统计,翁源近5年来共投入近3500万元,主要用于人才引进、公寓驿站建设、激励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人才补贴发放等,为人才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据介绍,近年来,翁源通过实施“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和“丹霞英才计划”两个人才引育计划,充实改善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

通过实施“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对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教育医疗人才等精准施策。

2018年起,针对研究生教师紧缺问题,翁源出台高学历教师补助政策,对硕士学位教师发放600—3000元/月不等的补助;

针对科技人才薄弱的问题,出台科技人才奖励政策,对获得不同等级科学进步奖的组织和个人分别给予1万—50万元不等的奖励,至今共发放近55万元;

针对兰花产业高层次人才不足问题,出台兰花产业人才奖补政策,每年从人才专项资金中安排100万元用于扶持从事兰花电子商务或与兰花电子商务相关行业的公民、法人等,给予500—5万元不等的奖补,至今共发放近60万元;

针对医疗人才缺乏问题,县人民医院对引进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学历医疗人才发放10万—20万元不等的住房补贴、安家费。

通过实施“丹霞英才计划”,2020年起,翁源创新出台生活补贴和首聘期满奖励等政策,按照不同的学历层次,增加1.5万—29万元不等的奖励补助,以高待遇引才留才。截至目前,共引进储备一批规划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企业经营管理、新闻媒体、文化旅游等紧缺急需丹霞英才365名。

韶关市翁源县龙仙二中路规划(韶关翁源才聚兰韵之城)(3)

翁源县城。张方勇 摄

培育实用型人才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翁源历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严恋花、吴夏梅、梁明彬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2016年,严恋花毅然辞去企业高管职务返乡创业,尝试布局兰花全产业链发展。新冠疫情暴发后,以线下批发为主的兰花大量滞销,严恋花及时将公司的销售业务转向直播销售。在严恋花的不懈努力和示范带动下,翁源兰花电商得以蓬勃发展,成功孵化兰花电商销售企业50多家,并成功入驻淘宝、天猫、抖音、拼多多等各大电商平台。2021年,翁源县的兰花销售量不降反升,兰花网络销售总额达6.7亿元,翁源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吴夏梅是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现任翁源县实验小学副校长,也是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文科名教师培养项目导师。近几年在翁源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统筹下,翁源师资队伍补充了约三分之一的新鲜血液,高中阶段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师占比从2.1%提升至近15%。紧扣专业人才素质提升,翁源以省、市名师、名医工作室为桥梁,以“滃江名师”“滃江名医”等为抓手,强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全县省特级教师共9名,省优秀基层医师1名,市名医4名,获批组建2间省名师和2间市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培养带动56名优秀教师;获批组建1间市级名医工作室,培养带动12名医疗骨干,切实提升翁源县教育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

韶关市翁源县龙仙二中路规划(韶关翁源才聚兰韵之城)(4)

吴夏梅正在上公开课。受访者供图

梁明彬是翁源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教师、专业带头人、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负责人,是具有创新素质和社会影响力的技能人才。依托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梁明彬深挖本地饮食文化资源,研发兰花宴、荷花宴系列菜式,形成翁源独具特色的客家菜品牌和客家菜文化,助力“粤菜师傅”工程与有关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时,创建具有韶关特色的“粤菜师傅”多层次培育体系,年均培训规模达300人,助力韶关市“粤菜师傅”工程高质量发展,带动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致富。

翁源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翁源县一直以来紧扣乡村振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招商营商等中心任务,带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围绕乡村振兴,翁源注重培育壮大农村实用人才,为此建成乡村振兴培训学院,2019年起与陈可博士团队合作,对县镇村干部、村民开展专题培训超过9000人次。同时,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程,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开展巡回培训班79场、培训8700多人次,成功申报“2020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另外,将“三项”工程列入今年县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办实办好,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粤菜师傅、建筑工匠等各项培训3500多人次。翁源中职学校成功申报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南粤家政”17位专家入选韶关人才专家库。2021年9月,胜龙名茶程伦安荣获第三届“韶关工匠”称号。

为激发产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翁源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被省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企业研发机构等,最高奖励3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给予最高30万元的贡献奖励。截至目前,全县有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市倍增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

翁源围绕全域旅游创建,选树文旅人才典型,依托“五馆一院”即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涂志伟美术馆、文安艺术馆、翁山诗书画院建设,打造翁源“风雅翁山”诗书画文化品牌,涌现“油画大师”涂志伟、“焦墨山水画”名家刘国玉、国际摄影家涂文安、“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黄影祥等翁源诗书画艺术界的人才典型。人才领航发展,2020年涂志伟美术馆被评为广东省一级美术馆;2021年翁源县成功申报“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引进高精尖人才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引进高精尖人才、建设高端平台、助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直都是翁源县坚持的目标。

汪宣鹏是翁源县第一个刚性引进的全职博士,他毕业于武汉轻工大学食品专业,后在日本岐阜大学先后完成生命科学的硕士学位、农学的博士学位,并当了一年的研究室特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食品加工制造与化学、人体食物感官智能学以及生物资源开发,为青云山药业二期建设年产1500吨功能性食品增资扩产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强力的智力支撑。

留学期间,他就关注到先进食品加工技术和比较全面的医疗保险系统与超高的人均寿命有很强的关联性。食品加工技术促进先进的健康食品、营养功能性食品生产,对于民生健康寿命和医疗系统建设有着重大贡献。为此,他一直关注并致力于健康食品和未来食品的研究,如开发新型健康营养的功能性食品,以及流行的植物肉加工技术和营养的食品冷冻技术,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健康生活的食品等。

韶关市“百团千才万匠”人才新政对汪宣鹏这类人才给予了包括科研、生活等方面很大的政策支撑,翁源县委、县政府引导创建博士工作站,给予他最有效的科研平台。汪宣鹏表示,要充分利用翁源优异的人才环境,竭尽全力将积累的基础研究知识力量应用到药业研究,注入一些更加国际化、标准化的研发生产技术,把他在国外长期积累的视野和规划在这里进行落地转化,怀着赤诚之心,有责任、有意识地去引导健康产业的发展走向,为药业公司、为翁源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最大的努力。

据介绍,一直以来,翁源县紧扣特色农业、新材料等产业需求,致力打造人才集聚高端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人才合作。截至目前,全县有博士工作站3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3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

一是依托博士站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信达茧丝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0年引进博士吴本刚,开展《桑果桑叶资源绿色加工技术及装备开发》研究,为信达公司蚕桑附产品的拓展延伸和农业桑果桑叶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关键助推作用,进一步打造绿色环保的健康有机产品。仙鹤花卉博士工作站与华南农业大学范燕萍教授等6名专家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至2021年,公司已经杂交蝴蝶兰600多个组合,蝴蝶兰播种500多个果荚,测试新品种1800多个,公司年产花卉500多万盆,种苗3000多万株,年产值超亿元。

二是依托研究中心推动环保新材料产业发展。韶关鹏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广东工业大学专家团队,开展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研发项目;广东彤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引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家团队,开展溶剂型丙烯酸酯树脂系列产品科技合作,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7亿元以上,2021年度年产值比2020年度年产值增加2.5亿元以上。

三是依托高新技术实验室推动药业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青云山药业公司柔性引进訾佳辰博士研究员、陶燕铎研究员,联合成立“广东泰一中药创新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合成实验室”,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目前,公司产值2亿多元。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王建喜 刘志良 许永清 徐颖 陈文华 张敏雷 吴中原

【作者】 范永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