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起彭德怀,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他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不言而喻。

他的军人形象,在上世纪50-70年代,因为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让人们印象深刻。那就是战地记者徐肖冰拍下的这张照片。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1)

图|彭德怀在前沿阵地

照片中的彭德怀一身戎装,足抵战壕,手握望远镜,脸上的表情十分紧张,远处似乎有非常紧急的战情。

这张照片被发表后,很多媒体和书刊广泛转载,彭德怀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越来越熟悉。那么,这张珍贵的照片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彭德怀成为八路军总司令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周恩来和阎锡山的谈判结果,八路军三个师可以在山西境内开展抗日工作。

按照中央的指示,120师集结在太原以北,转到晋西北地区活动,115师挺进晋东北,129师挺进晋东南。

八路军入驻太行山后,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曾致电彭德怀:八路军各个将领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整个华北地区,也应该以游击战为主。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2)

图|太行山

太行山地处山西和河北的中间,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屏障,从地图上看,整个太行山逶迤千里,是实实在在的天下之脊。

陈毅元帅曾对太行山赋诗一首《过太行山书怀》

黄河东走汇百川,自来表里太行山。

万年民族发祥地,抗战精华又此间。

在三晋大地上,八路军对日军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但日本人妄想利用“囚笼政策”把八路军一网打尽。

刘伯承曾说:敌人之所以用这个政策,就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对我们造成交通的困扰,从敌人大范围的修建铁路就可以看到。

实际上,从1940年开始,中华民族的危机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严重的时期,彭德怀曾对战争做出了比较细致的分析:

第一,国际形势的变化,让国民党增加了投降的倾向,这种动摇的心理非常严重。

第二,国民党开始宣传反共思想,甚至在和日军作战中游而不击,专打友军,从战略上就可以看出来。

第三,日本侵略者强化强化治安,实行囚笼政策,八路军抗日根据地慢慢变小。

在这种最紧要的关头,毛主席洞若观火,早已经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他明确指出:

现在是中国空前投降危险和空前抗战苦难时期,我们不应该隐蔽这种危险,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向全国提醒这种危险。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3)

图|毛主席在延安

实际上毛主席早在创作《论持久战》的时候就已经说过这个问题。

毛主席曾告诉彭德怀,中国人民要不屈不挠,扭转局面要有保证。

而彭德怀作为八路军前线的高级指挥官,他听取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果断决定,在华北战场组织一场大规模的突袭战,狠狠地打击日军!

实际上,此时的彭德怀就已经在心中计划一场大战,那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4)

图|彭德怀

彭德怀出生于1898年10月24日,曾读过书,有过一定的革命思想,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一年后,彭德怀领导了平江起义,组建了红军第5军。

这年,彭德怀率领自己的部队在井冈山上和毛泽东会师,成为了革命早期红军的主要将领之一。

可以说,彭德怀是有一定资历的,特别是长征结束时,他坚决拥护北上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毛泽东还多次写诗赞扬彭德怀。

1936年1月,彭德怀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月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与毛泽东等指挥部队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宣传抗日,扩大红军。

这些都是彭德怀对党和革命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在彭德怀提出要进行大战之前,刘伯承等人已经粉碎了敌人修建的铁路网,这些都为接下来的“百团大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940年夏季的一天,彭德怀来到了太行山深处的榆社,这里是129师的部队所在地,刚刚指挥完白晋战役的刘伯承和邓小平也来到了这里。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5)

此时,朱德已经返回延安,彭德怀全权负责八路军的总指挥。

就在这一晚,刘伯承给彭德怀汇报完白晋战役的情况后,彭德怀听得是热血沸腾,因为129师刚打的这场战役,恰好和彭德怀在心中酝酿的“百团大战”联系在了一起。

彭德怀赶紧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并说:“我对接下来的这场战役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期待。”

彭德怀对左权说:在整个华北, 敌人占领的主要是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而我们占领的主要是农村和较小的城市,敌人先要包围我们,我们又可以包围敌人。

彭德怀的话面面俱到,给了副参谋长左权很大的启示,左权认为 ,既然要开展交通站,那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6)

图|左权

第一,动员所有的群众,让大家都明白敌人“囚笼政策”的重要意义,配合作战。

第二,这是个持久性的任务,一定要坚持下去。

第三,要不交通站当成反扫荡的一部分,要有计划地想对敌人造成大破坏。

彭德怀听完点点头说: 对,一定要组织一场很大的战役,对敌人造成沉重的打击,扭转这个局面,是不然我们算啥子的抗日武装。

“百团大战”一触即发,而这张珍贵的照片正是 在这场战斗中拍摄的,作者徐肖冰就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7)

图|朱德、左权(右二)、徐肖冰等人合影

徐肖冰走向抗日战线

徐肖冰出生于1916年,算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摄影师,从参加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徐肖冰可以说是记录了共和国历史上的大人物和大历史,被称为时代的记录者。

毛泽东在延安演讲那张珍贵的照片,就是徐肖冰所摄,那是徐肖冰刚到延安不久,正好毛泽东在讲解《论持久战》,徐肖冰在人群中来来去去好几次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角度,最后给毛主席拍下了这张著名的照片。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8)

当时的徐肖冰才仅仅22岁,八路军入驻太行山后,徐肖冰凭借着超高的职业素养,打算拍摄一个纪录片《延安和八路军》,此后他深入晋察冀,走向了枪林弹雨中。

但徐肖冰走到山西才发现,游击战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有意思的是,在徐肖冰走访群众的时候,发现群众在家门口用各种器物装火药。

他走近一看,原来群众积极配合八路军,正在制造地雷呢,这就是游击战中著名的地雷战。

这种土地雷相比敌人的手榴弹威力虽然不是很强,但是这种炸药如果埋好位置,也会让敌人威风丧胆,更何况地雷战是千千万万个地雷。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9)

图|1940年拍于山西太行山

所以,徐肖冰便拍摄了这样一张有趣并真实的照片,从1939年8月开始,徐肖冰带着摄影机在西北各地中辗转着,一直到冀中平原拍摄下“百团大战”

据徐肖冰回忆,在这场大战中,他多次走在敌人的炮火中,并且不止一次和死神擦肩而过,而关于彭德怀那张著名的照片,就是在百团大战中所摄。

让徐肖冰印象最深的就是“关家垴战役”。

1940年10月30日凌晨,关家垴一带非常漆黑,露水凝结成水滴,从树叶上轻轻落下,战士们埋伏在山上一动不动,显得非常寂静。

到了开始发起总攻的时间了,彭德怀一声令下,埋伏在这里的第一纵队和第三十团全部冲了上去。

彭德怀说:“同志们,不能放走一个鬼子!”

一时间,山谷里突然回荡出一片片的喊声,枪声也随之而起,所有战士全部冲下去,让日军来了个猝不及防, 吓得魂飞魄散。

多年以后,徐肖冰对这些事情记忆犹新。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10)

图|毛主席和徐肖冰(左一)合影

新中国成立后,徐肖冰还和毛主席进行了合影,照片中的徐肖冰非常开心,看得出来,他也非常年轻,他向大家讲述了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彭德怀的经典形象

在百团大战的后期,关家垴战役成为重中之重,就在八路军对日军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候,关家垴上来了几架日军飞机,对战场狂轰滥炸。

就在这时, 和敌军进行决死一战的第三十八团因为经验不足,遭到敌人的强烈反击,已经被占领的柳树垴又被敌人夺了回去。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这都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柳树垴的形势直接影响了其他部队对关家垴的进攻。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11)

图|关家垴战役

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 彭德怀和左权命令陈赓马上组织兵力对柳树垴进行反攻,于是,在八路军进攻关家垴的时候,不得不重新组织兵力对柳树垴进行攻击。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老兵都记得,当时的彭德怀非常着急,他曾对陈赓说:“你要是拿不下关家垴,我要你的脑袋!”可见这场战争的重要性。

然而,在八路军多次对关家垴进行进攻后,由于地形的特殊原因,虽然日军伤亡惨重,但是攻占阵地的时候一直不顺利。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在关家垴的这一面,是一个20多米高的悬崖,快到悬崖顶端的地方,有一个凸出来的壕坎,上面是30多米的斜坡,一直通向敌人的前沿阵地。

这地方是实实在在的易守难攻,即便如此,八路军第769团还是利用攀登工具,多次到达壕坎处,但因为无法压制敌人的火力,始终没有办法冲上去。

最后,八路军炮兵一边掩护,一边吹冲锋号,耗时近两个小时,终于突破了敌人的这条封锁线,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双方损失惨重。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12)

图|陈赓

而另一边,八路军总部虽然攻上了关家垴,但是也是因为地形原因,无法压制敌人的火力。

坐镇指挥的陈赓自然是坐立不安,他在纠结究竟还要不要打,如果打,必然是损失惨重,如果不打,就无法完成彭德怀的命令!

怎么办!陈赓无奈拿起电话,对彭德怀说:“这样打下去不是办法,这里的地形对我非常不利,能不能把冈崎大队放下山来,这样就好打了。”

彭德怀出入战场几十年,他非常明白,一旦把敌人放下山来,再打倒他太难了,战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必须现在干掉他。

彭德怀非常坚定:“不行,就是打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

就这样,陈赓只好带人重新组织进攻,彭德怀知道陈赓心痛,他自己也心痛,但是彭德怀的指挥部距离关家垴只有三千米,他拿着望远镜走出了窑洞。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13)

图|彭德怀经典形象(剧照)

当时他一身戎装,一只脚踩着战壕,凝目远视,他在望远镜中看到很多战士往上冲,最后倒在血泊中,他的表情十分沉重。

就在这时,刚拍出来的徐肖冰看到了这一幕,马上按下了快门键,拍下了这一珍贵的历史镜头。

也就是在此时,彭德怀感到非常不安,一方面是关家垴久攻不克,一方面日军的2000多名援军已经从辽县出发,如果援兵到了我们还没有拿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这种时机在战场上是极少的,彭德怀电告刘伯承:“在敌人增援部队到来之前, 必须一鼓作气把关家垴夺下来。”

但是刘伯承劝说彭德怀,这样下去我军伤亡太大,彭德怀知道,现在如果撤退,那牺牲的战士就白牺牲了。

彭德怀看了看左权,沉思许久,如果毛主席在就好了!但是现在请示毛主席已然来不及,最后彭德怀对部队下达死命令:进行第三次大规模进攻!必须拿下关家垴。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14)

彭德怀的固执起了作用,10月31日凌晨过后,第769团对关家垴进行了最后的进攻,这次战士们铆足干劲,终于爬上了斜坡,另一边也有所突破。

经过一上午激战,关家垴终于被八路军占领,剩余的击败日军仓皇逃跑,日军的指挥官冈崎大队被八路军击毙。

多年以后,日军一个老兵这样回忆战斗的惨烈:

到10月31日早上,共军对文德高地的攻击已持续了一天一夜,守卫阵地的士兵由于日夜激战,已经耗尽了弹药,处于用刺刀和敌人肉搏的困境。攻进阵地前沿的敌人,利用死角向我方战壕不断扔来手榴弹。

我方士兵不停地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冈崎中佐站在阵地上指挥作战,10时30分左右一发迫击炮弹落在近旁爆炸,冈崎支队长、藤泽少尉和犬饲上等兵当场被夺去了性命……

当然,八路军面对不利的地形,彭德怀可以下达如此坚决的命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尽管这场战斗代价是巨大的,但是这给百团大战画上了点睛之笔。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15)

毛主席说:百团大战让人兴奋

百团大战的胜利,是无数的战士和群众用鲜血换来的,要知道,百团大战的背景是:当时我军我党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可就是这样,百团大战是我军发动的规模最大,参战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战斗。它对坚持华北敌后根据地,推动全民族抗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百团大战胜利后,毛主席马上发来贺电,他说:百团大战是让人兴奋的,这样的战役是否可以组织一两次!

这是毛主席对百团大战的高度肯定。

据说当时国民党蒋介石也曾夸奖过彭德怀,他说:贵部借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16)

如今,这场战争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大的革命意义,当然,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场也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还有那个冒着生命危险为革命记录镜头的战地记者徐肖冰,如果没有徐肖冰,或许就不会记录下彭德怀在战场上这个关键的形象,也不会记录下太行山上那些让人泪目又感动的瞬间。

在新中国成立多年后,徐肖冰一直在摄影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毛泽东和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拍摄了非常多珍贵的镜头,可以说为党的摄影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1940年八月谁发动了百团大战(1940年百团大战震惊全国)(17)

实际上,在那些枪林弹雨中,还有很多珍贵的镜头被记录下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或许没有保存下来,也许被人们所遗忘。

但是,中国人民在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精神不会被人遗忘,就像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上写的那样: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