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水

“睇水”指把风、望风之意。喺粤语里面,“睇”即“看”嘅意思,“睇水”嘅字面意思系“看水”。“睇水”一词源自过去五六十年代嘅广府地区,其时自来水重未普及到各家各户,街巷里均设置咗公共水龙头,居民需要到公共水龙头取水。居民每次取水都要放低零钱,为咗监督,运营者会派人专门“睇水”。后来,“睇水”一词便开始流传。

例句:呢两条友系贼仔嚟嘅,一个负责睇水,一个负责偷嘢。

倒塔咁早

“倒塔咁早”指未天光就开始做某啲事。“塔”即马桶,为广府地区嘅俗称。昔日,广府地区大部分民房都无厕所,住客嘅大小二便主要依靠放喺厨房内嘅屎塔。一到夜晚,住客就要将屎塔攞到门外固定嘅地方,方便清洁工人收取。呢啲负责倒“塔”嘅工人,大多数为上咗年纪嘅女性,俗称“夜香婆”。

由于该行为属厌恶型行业,臭味远播,所以一般喺深夜十一、二点后先进行。“夜香婆”将指定存放地嘅屎塔集中至运送嘅斗车内,然后用清水将屎塔稍作清洗,放回原位。如此逐家逐户进行,直至天光伊始先收工。如果唔系先将屎塔放喺指定位置,“夜香婆”就会喺最后,临近天光嘅时候到该户人家门前大叫:“倒塔,开门!”

食大围

“食大为”指食公家。该词源于昔日粤剧戏班生活,“围”指吃饭嘅席或桌子。戏班开伙食,有担纲老倌嘅一围为之“大围”,乐师打杂一围为之“细围”。以前传统戏班开饭,班主只供应大镬饭,餸由各人凑钱。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粤剧戏班非常蓬勃,班主就供应餸菜,标准为“大围”三餸一汤、“细围”两餸一汤。故后流传至今,食大围即意为食公家。

炒更

“炒更”指兼职。拥有正职嘅上班族,佢哋喺业余时间加班,从而获得专职工作收入之外嘅报酬。“炒”即操作,炒作;“更”系时间嘅一种计量单位,古人将两小时作为一更,一夜分为五更。天黑入更,三更夜半,五更天亮。呢度嘅“更”系指嘅业余时间。“炒更”简单嚟讲,就系利用夜晚时间或其他业余时间除本职工作外再兼营一份职业。

易过借火

“易过借火”指所办嘅事情轻而易举。“易过借火”重点喺“易”字上,“易过”系“比……容易”,成个词组夸张地说明所办嘅事情轻而易举。该词来源于上世纪60年代,其时家庭主妇操持家务,点火起煤炉嘅时候,为咗节省时间和柴火,就会攞新蜂窝煤去隔篱屋换取煤炉里燃烧嘅其中一个蜂窝煤,返自己屋企将炉火烧旺,呢种行为就系“借火”。后嚟,广府人就用“易过借火”形容所办嘅事情轻而易举就完成咗。

大笪地

“大笪地”原指大块嘅空地,后指专卖平价货品嘅集市。喺上世纪,广府地区消费水平偏低,于是每逢夜晚,喺街头巷尾闲置地上,便自发形成咗一啲开阔、简陋、专卖平价货品嘅小集市,呢啲夜市既有跳蚤市场,又有大牌档,更有唔少表演节目,系昔日贫苦大众于夜间嘅最佳娱乐去处,亦被称为“平民夜总会”。到80年代后期,随住生活水平提高,呢种夜市亦逐渐式微,“大笪地”随即变为历史。

狼过华秀只狗

“狼过华秀只狗”形容极端凶猛、凶残嘅人或举动。相传民国初年,粤人好斗狗赌博。华秀为佛山嘅一位茶商,养有恶犬,经常咬伤途人,。一次,祖庙秋色巡游出现一只惟妙惟肖嘅纸扎老虎,,华秀嘅恶犬见后,扑上前将纸老虎咬烂,故“ 狼过华秀只狗” 一语,不胫而走。

另一说,喺光绪年间,广东番禺县有一位果农,名叫华秀,当时治安极差,汪洋大盗出没,果农养咗几只围口狗作为防卫之用,呢种狗被称为“白狗黄头身打印”,系最好嘅名种狗,亦系最恶嘅一种,及后当遇上唔合理嘅事情时,就称“狼过华秀只狗”。

上述两个典故均出自一九三九年八月四日——香港版《成报》"华秀只狗不怕虎"。

阔佬懒理

“阔佬懒理”指不理不睬。“阔佬”,指古时候嘅财主、或指由于生活水平高而长嘅体胖嘅人,泛指有钱人。“懒理”指懒得搭理理睬。点解阔佬会懒理?原因在于古时候财主家都有仆人,且不同嘅仆人有不同嘅分工,对于一般性嘅事务根本唔需要财主本人自己操心,故喺民间便出现俚语“阔佬懒理”,以安慰人哋唔需要样样事情过于操心。因其生动有趣,该词便一直流传至今。

牛一

“牛一”指生日。古时写字为竖排行文,所以个“生”字上下拆分便成“牛、一”,所以广府人会将“生日”称为“牛一”。另因为古时嘅人比较迷信,怕喺生日时有相冲,所以唔想大大方方噉宣扬自己过生日,便"生"字拆开成“牛一”以代替生日之说,达到避讳嘅目的。

文章首发于:2020-10-13

天水围的粤语(睇水倒塔咁早食大围)(1)

原文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