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夜泊欧阳修赏析(堤上游人逐画船赏析)(1)

这是宋代词人欧阳修的一首颍州西湖踏春词。

当时,词人正在颍州太守任上,词中记叙了春日画船,载酒宴游之乐事。之后,欧阳修曾多次造访颍州,最后66岁终老于此,共计创作了近百首与颍州有关的诗词,可见他对于颍州的感情之深。他的十首佳作《采桑子·西湖好》,更是直接表达了对颖州西湖的喜爱之情。

踏青赏春之际,堤上游人如织,追逐着西湖中的画船;碧波荡漾,拍打着堤岸,天幕四垂,远远看去,水天相接。绿杨掩映的小楼之外,传出秋千少女的欢快声。这是写“春景之明媚”。

一个“逐”字,一个“拍”字,一个“出”字,三个动词的使用,将春回大地,人间热闹的景象写活了。前两句脱胎于唐代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后一句“绿杨楼外出秋千”,则借鉴于五代词人冯延巳的“柳外秋千出画墙”,有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之妙。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您不要笑话我满头白发还头戴鲜花,听着《六幺》,催打歌拍,频频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人生何处没有心事,青春易老,不如酒前一醉,对酒当歌。这是写“行乐须及春”。

黄溪夜泊欧阳修赏析(堤上游人逐画船赏析)(2)

“白发”二字,最不可放过,表面上看是说词人青春不在,实际上则是对于贬官生涯发出的一丝自嘲。空有报国志,都随春水去。听《六幺》,盏频传,不过是对抗白发生的一种无奈苦闷之举。“戴花”二字,则又于无奈苦闷之中透出一份乐观与旷达来。

末句“人生何处似尊前”,与苏东坡“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感伤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首词,语短情长,清丽自然,情景交融,疏狂自如,是踏春寻芳词中的名篇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