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

自杭移密守,席上别杨元素,时重阳前一日。

漂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

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死人貌自年年。

不知来岁与谁看?

简注:

自杭句,自杭州通判改密州知州。杨元素,名绘,继陈襄后任杭州知州。此时他也将另赴他任。紫翠,紫云翠峰,此言与杨元素在山间楼中话别。良辰乐事,谢灵运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璧月琼枝,《陈书》:璧月夜夜满,琼枝朝朝新。菊差人貌,唐戎昱诗:菊花一岁岁相似,人貌一年年不同。与谁看,看读平声堪。

词意散绎:

山间高楼话别,人在紫云翠峰间,好时辰,如意事,自古难以都占全。

感事伤时,缅怀过去,心中十分伤感。

月圆如璧,玉树琼枝,岂能长久如此?菊花岁岁相似,赏花人面貌年年有变。

明年今天,又会与谁同把黄菊观看?

评析:

熙宁七年(1074)九月八日,苏轼任杭州通判,即将赴密州知州任,与杭州知州杨元素作别,杨也将赴新任。此词于杭州。

良辰乐事古难全,略同于后来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之意。只是一为别友,一为思弟。

下片设想既别之后,好景依旧,但欣赏美景的人却是天南地北,各在一方。景犹在而人已去,璧月琼枝,赏心乐事,又有何意义?年年有菊,年年有人赏菊,但是人已不同了。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诗句)。

“不知来岁与谁看”?其伤感与深情与杜甫“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相仿佛,都是意浅情深之句。

清人陈廷焯曰: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此词即可证陈氏此语。

附图六幅,今日杭州与密州风光。

江海度余生苏轼临江仙(良辰乐事古难全)(1)

江海度余生苏轼临江仙(良辰乐事古难全)(2)

江海度余生苏轼临江仙(良辰乐事古难全)(3)

江海度余生苏轼临江仙(良辰乐事古难全)(4)

江海度余生苏轼临江仙(良辰乐事古难全)(5)

江海度余生苏轼临江仙(良辰乐事古难全)(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