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学生的闪光点入手

将“调皮鬼”培养成“绘画小明星”

每天早晨,打理好家中的一切,朱春燕便匆匆出门,驱车赶往义乌最南端的学校——赤岸镇尚阳小学。从她家到学校,即使在不堵车的情况下,也需要花费50分钟左右。

早上6点半出门,晚上9点多到家,往返60公里,对于朱春燕来说已成为习惯。身为这所乡村小学负责人,她总是第一个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去各个教室转一转,如果有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处理。

这天,朱春燕收到了学生朱宇其亲手画的一幅梅花作品,她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其实,眼前这位画功进步“飞速”的朱宇其,两年前还是个坐不住的“调皮鬼”,常让老师们头疼。而朱春燕并没有对他进行批评,反而时常到班里和他聊天,观察孩子的上课状态,与家长积极沟通。

扎根乡村的成长之路(她用青春点亮孩子们的梦)(1)

△朱春燕收到学生画的梅花作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朱春燕发现孩子一下课就在画画,平时在家里也非常喜欢画,而且画画的时候很专注、很安静。于是,她希望从这个闪光点出发,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看到朱宇其很多作品都画得挺好,为了鼓励孩子,朱春燕甚至为他办了一个画展,定期地展出他的作品。

就这样,在朱春燕的鼓励下,朱宇其变得阳光、自信、专注,绘画作品也越来越优秀,成了全校有名的“绘画小明星”。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她成为153名学生的“大朋友”

温柔、可亲、善良……几乎是全校孩子对朱春燕的评价。在孩子们的眼里,她从来不摆“架子”,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总是喜欢以轻松幽默的面孔面对学生。朱春燕对孩子们来说,更像是一位“朋友”。尚阳小学作为偏远乡村的一所小学校,全校仅有6个班、153名学生,朱春燕说,她扮演的,就是一个“大朋友”的角色。

扎根乡村的成长之路(她用青春点亮孩子们的梦)(2)

△义乌市赤岸镇尚阳小学

排着队欢快地玩“跳房子”,这是现在孩子们在学校里最热衷的课间活动。朱春燕也常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玩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设计符合他们需要的活动。”因为是“朋友”,孩子们有时遇到问题不敢去找班主任,便会跑到朱春燕的办公室寻求帮助。拥有这些学生,并得到了学生的信任信赖,这让作为“大朋友”的朱春燕感到非常幸福。

扎根乡村的成长之路(她用青春点亮孩子们的梦)(3)

△朱春燕和孩子们在一起

增设读书角、创设特色课

她坚守15年为孩子们点亮梦想

朱春燕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这里更需要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资源。朱春燕说,小时候是乡村教师带她打开了知识的大门,长大了,她也想见证更多乡村孩子的成长。

扎根乡村的十几年里,朱春燕通过“图书漂流”来推动阅读,解决乡村孩子书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在放学等候区、楼梯拐角、报告厅等地增设读书角,让孩子们能随处阅读。

此外,创设富有乡村气息的特色课程,也是朱春燕不断探索的新路。枝叶饰画、木片画、根雕等特色课程,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朱春燕说,这些课程的材料恰恰都是乡村孩子最为熟悉的,孩子们用身边事物创作的艺术品,也成为了学校独特的风景。

扎根乡村的成长之路(她用青春点亮孩子们的梦)(4)

△朱春燕在校园

“崇尚阳光,志越寒山”,15年的乡村坚守,朱春燕多次放弃回城就职的机会。在这里,她看到了乡村孩子独特的印记,她也希望能为这些孩子再多做一些。“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和未来,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不管是15年,还是30年,这条路我都会执着地走下去。”

转自:中国之声人物专栏《你的样子》

记者丨李佳 白植清 何翼格 吴滢滢 丁江峰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