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全媒体记者 董加固 文/图
29日,记者从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近日,该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启动“两江四岸”品质提升整体研究。
泉州“两江” 是生产、生活用水水源
记者采访得知,所谓的“两江”,指的是晋江、洛阳江。它们是泉州市辖区内河流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两条独立水系,是泉州市主要的生产、生活用水水源,流域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占泉州地域面积的54%。
洛阳江
其中,晋江为泉州市第一大河,发源于戴云山东南麓,流经永春、安溪、南安、鲤城、晋江注入泉州湾,水系河流全长404.8公里,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洛阳江是泉州市第二大江,发源于泉州洛江罗溪朴鼎山南麓,在东海后渚港注入泉州湾,河长42公里,流域面积387平方公里,是泉州宝贵的水资源。
2017年,泉州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进两江流域治理与保护,努力建设泉州生命河、生活河、生态河的美丽幸福河湖,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泉州、美丽泉州。近年来,泉州市政府在晋江的下游北岸,依托自然山水脉络,用绿道串起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精心打造泉州北滨江公园,全长22公里,成为泉州最亮眼的“公园带”,是广大市民穿林赏景、休闲运动的网红“打卡点”。
北滨江公园成为市民休憩、游玩好去处
串联节点 “山、海、江、城”更融合
据悉,泉州凭海而立,因海而兴,古泉州的“三湾十二港”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繁荣。21世纪泉州的“两江四岸”塑造了城市发展的生态廊道与景观轴线,蕴含着泉州的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文化之魂,已成为承载泉州环湾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
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启动的“两江四岸”品质提升整体研究,主要是系统梳理现状景观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绿地系统、旅游文化资源、水系统、城市功能、城市天际线,通过强化水岸一体、上下游联动、跨域协同等措施,计划从夜游塑造、滨水岸线公共空间建设、文化历史活化、滨江城市功能塑造、滨江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入手,串联顺济桥、中芸洲、法石、渔人码头、后渚港、凤屿村等节点的公共空间、山水廊道、交通流线等,构建泉州海丝半岛地标引力点和活力点,让“山、海、江、城”更加有机融合,重塑独具泉州特色的城市形象。
本文为海峡都市报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
编辑:江荷
实习生:赖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