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小学生质疑羿射九日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这个8岁小朋友对教科书的质疑是这样的:

前一段刚提到

“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

下一段又提到

“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

羿是怎么蹚的?

问题提出之后,立刻引发了广大网友激烈的讨论,最后甚至惊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社给出的答案是: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

龙杂交生出的后代(质疑皇帝和龙杂交)(1)

8岁孩童即有这样的思辨能力,的确令看鉴君大吃一惊,这小孩恐怕是两千年多前辩日的那俩小破孩的基因吧。两小儿辩日,这是记载在《列子·汤问》中的名篇,其实相比问题的答案,列子更是在传达一个信号:有些深入思考的问题,即便圣哲也无法回答。

不过,勤于思考这事,在我们古人身上早就泛着各种思维火花。

善于思辨的王充

东汉初年的王充,这位说起来是与“穿越者”王莽有那么一点关系——算是本家,而他幼年的表现也有点像个另类“穿越者”:小时候不但聪明有点过头,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而且他还少年老成的像个成年人,别的小孩都在玩蚂蚁、捉螃蟹,唯独他对这些毫无兴趣,小王充的爱好只有一个:读书

龙杂交生出的后代(质疑皇帝和龙杂交)(2)

爱读书的王充,目标十分震撼而明确:当鸿儒!而且他记忆力实在太好,好到能让书店老板哭:

他几乎从不买书,每次要看书了,就跑人家书店,蹲墙根一看一下午,看完就会背诵了,王充这颗脑瓜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最强大脑

拥有这么一颗记忆力超群的大脑,王充很快就成了精通百家学说的“学霸”。学问如此渊博,王“学霸”被聘请给市领导当书记员(功曹),眼瞅着这是老王家咸鱼翻身的机会,可是王充却屡屡和领导过不去,每当领导作法有问题的时候,王“学霸”就开始硬怼。这样的结果就是——王“学霸”的仕途就此戛然而止。

然而,怼领导并不是王充的人生巅峰。王充的人生巅峰是——怼先哲

王充读书很多,但是却绝不读死书,善于理论结合实际,再归纳总结出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么说吧,对儒家经典,这王充打小就是批判式继承

这一次,王充的矛头直指当时奉行的董仲舒派儒学,对君权神授理论扒光了猛踩,他最著名的说法就是:皇帝是人,龙是动物,人跟动物是不可能杂交出皇族来的。这等于是把天子皇帝从神坛上硬生生给扯了下来。

龙杂交生出的后代(质疑皇帝和龙杂交)(3)

怼董仲舒、怼皇族就是极限了吗?仍然不是。极端思辨的王学霸甚至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孔、孟,留下了“不畏天、不畏上、不畏权威”的千古奇书《论衡》。这本书堪称东汉思想界的“神功秘籍”,在后世千年传承中,《论衡》始终都散发着褶褶光辉。

善于思辨的王充,在那个时候绝对是一个异类,但他并不孤独,一千多年后,又一个老王家的异类再一次蹦跶了出来。

“不畏天地”的王安石

盛产“穿越者”的老王家这一次,选派了终极变法派——王安石。

龙杂交生出的后代(质疑皇帝和龙杂交)(4)

王安石王相公,也是横空出世的天纵奇才,也是酷爱读书、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而且对人、事看法,角度独特。几乎就是一个翻版的“王学霸”。

只不过王安石的仕途,可比王充强多了,几乎算是一帆风顺,再加上神宗皇帝的赏识,王相公开始大展手脚、力行变法

但在变法伊始,很多守旧派利用当时的自然灾害指责变法,要求复旧——这招数在古代非常有效,用于指责皇帝老儿都是屡试不爽。

对于这种段位层次的非议,王相公的回应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天变不足畏,是说自然灾害就是自然灾害,好好应对就是了,没啥好怕的;祖宗不足法,则是说老祖先定的规矩不见得都是对的,要适应时代进行改革;人言不足恤:少拿自然灾害来吓唬我,老王从来不是吓大的!

龙杂交生出的后代(质疑皇帝和龙杂交)(5)

就是在这样坚定信念的主导下,王相公厉行变法,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锻造了当时战力无双的西军,不但在西部战场打得吐蕃灭国,揍得西夏满地找牙,而且还底气充足的怒怼北方的辽国:“多管闲事,连你也揍”

王安石变法,生生把不禁风雨的“弱宋”,带到了兵强国富的时代。如果没有后来的宋徽宗,大宋国祚或许还能延续个几百年,统一全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无论是辩日的两小儿,还是勇于思辨的王充,抑或是“不畏天地”的王安石,都是在思辨中突破桎楛,勇于向旧规则发起挑战

而华夏民族也正是在这样的锐意进取与积极探索中,才始终保持着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在漫长的历史之中,始终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