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简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1)

一、发展前景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开设是配合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需要,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与职业面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医学、管理学、健康管理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各类健康管理公司、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健康养老机构等领域从事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促进、健康干预、健康服务与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医学、管理学

(二)核心课程:管理学基础、管理沟通、基础医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健康检测与评估、康复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健康信息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健康管理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服务与营销、卫生统计学。

四、核心能力与考取证书

核心能力:健康风险评估能力、健康教育与促进能力、健康营销能力

考取证书:健康管理师(三级)

五、师资队伍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能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拥有能承担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的专职教师23人,兼职教师1人。正高级职称3人能够胜任专业带头人的工作。

职称结构:正高级职称3个,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4人;

学历结构:硕士以上学位13人,占教师总数的54%,学士学位8人,占教师总数的33%;

年龄结构:45岁以上7人,占教师总数的29%;35岁至45岁8人,占教师总数的33%, 35岁以下9人,占教师总数的38%。

双师型比例:“双师型”教师12人,占教师总数的50%。

六、实践教学

(一)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中心位于学校护理教学中心,包括基础医学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食品营养学实训室、健康信息收集与处理实验室、健康风险检测与评估实训室、心理机能实训室,可承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简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2)

健康评估实训室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简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3)

食品营养学实验室

(二)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等10余家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齐齐哈尔疾控中心、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百年养生健康管理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为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简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4)

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简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5)

学生在医院体检中心实习

七、专业特色

(一)课程设计突出“真实”,保障应用人才培养

分科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理,将实际的工作任务引入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工作任务中,寓教于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体现出“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同时,理论知识的选取涵盖了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二)专项操作技能突出“足量”,保障毕业质量

本专业要求基础技能100项,分为沟通技能、调查技能、写作技能、健康评估技能、健康干预技能、健康教育技能等,每项技能有标准流程和考核标准,毕业实习前要求人人过关,保证就业质量。

(三)专业实践平台突出“体认”,保障融入社会

从大一开始,每年6月-8月,学生到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参加专业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健康相关行业特征,便于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好的融入社会。

展望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热爱健康管理行业的你,欢迎加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