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这两天分别介绍了早期水浒故事中的阮小五和阮小七,与他们一样,阮小二也是早期水浒故事中的常客,不过他的名字和绰号与《水浒传》中很不一样。

梁山36天罡星里有谁(此人是梁山天剑星)(1)

在《大宋宣和遗事》中,阮小二的名字其实叫作阮进。他与晁盖、燕青、秦明等八人一同劫取了生辰纲,官府通缉的文字下发到郓城押司宋江手中。宋江提前通知了晁盖等人,然后再派官差董平前去抓人。结果不仅人没抓到,连董平后来都因此受到责罚而不得不跑去落草。

梁山36天罡星里有谁(此人是梁山天剑星)(2)

该书中这八位好汉中,有个阮小五。而宋江在九天玄女庙看到的天书中,又有个阮小七,故此这个阮进便是阮小二。他的排名为第十一。

阮小二这一名字的出现,最早是在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当中。他的排名则是第十二位。书中还有一段他的赞辞:“灌口少年,短命何益?曷不监之,清源庙食”。

有以上介绍可见,阮小二的早期水浒故事中原本是有个大号的,叫作阮进,为何到了《水浒传》中就不见这个名字呢,原因大概是书中的三阮兄弟出身渔民,弟弟叫作小五、小七,哥哥来了个阮进,显得不伦不类。

梁山36天罡星里有谁(此人是梁山天剑星)(3)

说完了阮小二的名字,再来说说他的绰号。在《大宋宣和遗事》及《宋江三十六人赞》中,他的绰号却都为短命二郎,就连杂剧《豹子和尚自还俗》中也称为莽二郎。这个二郎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这里面大有讲究。

梁山36天罡星里有谁(此人是梁山天剑星)(4)

清人云山闲人所著《闲读偶记》解答了这个问题。阮小二赞辞中“灌口少年,短命何益?曷不监之,清源庙食”其实典出《华阳春秋•伏龙传》,二郎原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专家李冰的次子,生性烂赌,后来李冰让他与自己一块去治理岷江。一次,江水泛滥,出现一处缺口,李冰便让二郎用身体去堵,结果被洪水卷入旋涡而死。

梁山36天罡星里有谁(此人是梁山天剑星)(5)

李冰目睹此景,脱口而出:“二郎宜其短命”,意思是尽管这孩子以前不争气,但现在却因治水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周围的人则感叹道:“短命乎?永生乎?”便在清源山上立庙纪念二郎。这座清源山也因此被称作二郎山。

梁山36天罡星里有谁(此人是梁山天剑星)(6)

看过《水浒》的人也一定知道,书中阮小二的绰号并不是短命二郎,而是立地太岁。这个绰号在早期水浒故事是原本属于阮小五的。为何这两个绰号会互换呢?

梁山36天罡星里有谁(此人是梁山天剑星)(7)

清人曾庆笃在《水浒撷萃》中有个观点。他认为“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意思是说很有可能是在刻书的过程中弄错了,《水浒》原著中应该不是如此。这个说法较为有趣,却也不无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