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饮品的茶由茶树嫩叶沏泡而成,一年中从春季到冬季均有茶叶产出,不同时间采摘的茶叶有着不同的名称。

四季常备茶(四季之茶)(1)

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在春天里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通常可分为:

头拨春茶:通常于清明前后开采,是一年中茶之上品。

二波春茶:续头拨春茶之后,采期约十日,叶质较厚,味较浓。

春尾茶:续二拨茶之后,采期约半月,叶更较厚较大,相比头拨、二拨春茶制后更偏黑黄色。

四季常备茶(四季之茶)(2)

夏茶也称二水茶,是春茶采完后停止一月而后发生之嫩叶,可分为粗细两种:细茶与二拨春茶相近;粗茶则带黄色,梗较硬。采茶期约在六月初至七月底,可采两个月左右,此时正值雨季,故而也称之为雨水茶。

这一季茶的多酚、儿茶素类物质含量高,因此在制作渥堆熟茶上具有优势。

四季常备茶(四季之茶)(3)

二水茶采后又经一月而发出之新叶,因此时正逢谷开花时期,故名。采茶期约为九月至十月末。有口感平和、苦涩度低、香气细腻的特点。

白尖:采下时为白色,炒青搓揉晒干后仍为白色。不似春尖之先白而后黑,故干白尖较美观,但茶味较清淡且不耐熬煎。

黑白尖:谷花茶期采摘期中间采摘之茶,因色有黑白二种故名。

粗茶:谷花茶之尾拨茶,色带黄黑,味较淡薄。

四季常备茶(四季之茶)(4)

冬茶有两种:一种是秋芽冬采,另一种是冬芽冬采,其中冬芽冬采茶的品质优于秋芽冬采茶。但冬季通常是一年之中低温且干旱的季节,因此,此季茶叶生长状况较不能预期。

注:采制时间及茶叶色泽、味道、条索等,同时受到茶树品种、茶叶品类、制作工艺及海拔、土壤、温度、湿度、气候、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姚荷生. 水摆夷风土记. 云南出版集团. 2018.

[2] 中国普洱茶网. http://www.puer10000.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