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教育报】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教育部近日发布了对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1482号(教育事业类153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答复函》),在答复“关于建立健全碳中和教育相关一流课程与教材体系的提案”中介绍,近年来教育部加强双碳领域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优化专业结构,新批准设置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汽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智慧能源工程等10余个本科专业。

教育部发布的大学新专业(明年高考新专业预定)(1)

全国共设置21个

“碳达峰”和“碳中和”领域直接相关本科专业

截至目前,全国共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21个“碳达峰”和“碳中和”领域直接相关本科专业,布点2223个。

《答复函》指出,在明确工作任务方面,教育部于2022年4月,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从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打造高水平科研科技攻关平台、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入开展改革试点、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9个方面,明确了22条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

同时,《答复函》中还指出,教育部从建设一流课程、出版优秀教材,搭建开放平台方面不断推动双碳相关领域教学资源建设,扩大双碳相关课程学习覆盖面。还在总结慕课与在线教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于2022年3月28日上线了“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平台专门设置了碳中和专题,并上线《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等一批优质双碳教育类慕课,进一步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考虑,教育部表示将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鼓励高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市场等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双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加快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同时支持高校开设双碳教育相关课程、编写相关教材,为逐步构建全面、持续、有效的双碳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40余所高校

已布局“碳中和”

2021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旨在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两年来,各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迈上助力“碳中和”之路,相关研究院/研究中心、学院陆续成立,加速补齐人才短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40余所高校成立“碳中和”机构。

教育部发布的大学新专业(明年高考新专业预定)(2)

来源:教育部官网 中国环境 澎湃新闻@软科

编辑:张秋颖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来自【现代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