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 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起始的科举制。在这些选拨人材制度中,科举制是影响范围最大,影响时间最久的。通过科举考试,让平民百姓有进入仕途的通道, 有利于笼络人心、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基础。科举把读书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局面,既能提高官员的素质,又能缓和社会矛盾,推动了之后千余年的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人才
人才是国本,为了保证优秀人才进入国家机器运转中来,历代都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挑选制度。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拨人才的经验,汲取教训,也是当前我们国家要做的工作。
一、历代人才选拨机制
1、夏商时期的寻访制
夏商时期,具有文化知识的人才相对较少,人才的发现相当困难。这一时期的统治者要想得到人才,只有排除万难,四处寻访。我们都听过许多明君访贤的故事:夏朝的伊尹,原本是夏末有莘国君的一个家奴,但他懂得治国之道,在当时是个难得的人才。商汤访知此人后,利用伊尹陪嫁有莘氏之女的办法,得到了这个大才。后来伊尹成为商汤的左相,帮助汤灭夏,建立了商朝,成为商的开国元勋。
伊尹像
2、春秋时期的"世卿世禄"制
春秋战国时期,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世卿就是贵族们父死子继,世代连任高官。世禄就是这些人世世代代享有封地的赋税收入。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里说:"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杨宽的《战国史》在论及西周的官吏情况时也说:"在周王国和各诸侯国里,世袭的卿大夫便按照声望和资历来担任官职,并享受一定的采邑收入,这就是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的胞弟周公旦,长子封在鲁国,"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史记·鲁周公世家·索隐》);同样有卓著功勋的召公的长子封在燕国,"次子留周室,代为召公"(《史记·燕召公世家索隐》)。赵光贤在《周代社会辨析》中说,这些事例证明西周时代早已有"世卿制度的存在"。
世卿世禄制
3、军功制
战国后期,"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辟田就是开疆拓土,这个比较困难;胜敌是获得军功,是仕进的主要途径。
秦国采取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作为一种爵禄制度,它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为提高军队战斗力而采取一项措施,同时也是调整当时社会关系的途径之一。
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分别为: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军功制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原来处于社会下层的“士”逐渐成为一支新的社会力量,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周天子的衰落,诸侯国的力量越来越壮大,各国为了军事和政治上的竞争,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影响,纷纷招纳贤士;而那些怀抱雄才的“士”们,则游走于各国诸侯之间,寻找实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样就使得“世卿世禄制”失去了基础,三种新的选士制度“军功”、“养士”和“客卿制”应运而生。“军功”就是以功得禄,以功授爵。秦国军功制有两个特点:一是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二是宗室贵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其他诸侯国在秦国的影响下,借鉴秦的经验,从而形成战国时代“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特点。
商鞅变法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是在商鞅变法中设立的,目的在于提高秦军的战斗力。商鞅规定,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军功大小接受赏赐。宗室未立军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拥有爵位。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作用在于使秦军的作战能力大为提高,建立了一支所向无敌、横行天下的虎狼之师。作为荣誉,军功爵位基本具备现代军衔的特点。
4、察举制
秦统一六国后,中国进入了封建集权时代,统治者需要大批人才,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并行的局面。这一时期选拨人才的办法有四种:“纳赀”、“任子”、“察举”、“征辟”。
所谓“察举”,就是考察推举,始于汉高祖刘邦,至汉武帝时成为一种制度,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察举的科目很多,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举孝廉剧照
汉代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举孝廉入仕的荀彧
四科取士有时也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无有定制。察举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
汉代孝廉制度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以孝和廉为个人考察目标,加速形成社会上重视德行的风气。同时也要考察被举人的真才实学。汉武帝在京师设立太学,由儒家博士任教,是当时人才最集中的高等学府。
孝廉制度为社会阶层流动建立了一个通道,之前仕途为贵族团体垄断。推行孝廉制度后,举荐的不再是全部贵族子弟,从理论说出身低下的人才也能被举荐上来。读书人在这种制度的激励下,重视名节和德行,钱穆将之称为为"士人政府"。
5、征辟制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还有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采取特征的方式,选拔有名望的人士,委以重任。秦始皇时叔孙通便以文学特长被征,便是其中的例子。汉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征聘是每个读书人的最高梦想,被征者都是极具名望的高士,他们来去自由,朝廷不能强制;既征之后,地位也高于其他大臣。
被曹操强行征辟的司马懿剧照
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所谓“征辟”,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比如东方朔本为一介平民,但却在汉武帝征召时通过上书自荐到武帝身边任职,并且运用自己的幽默才智劝谏汉武帝,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汉代文学家扬雄则是由于汉成帝赏识被直接征召到宫里担任给事黄门郎。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家写《汉书》,被人以私作国史罪告发,逮捕入狱,他的弟弟班超为其奔走营救,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作品后十分赏识,特召班固为兰台令史。
东方朔剧照
州郡辟召是当时比较自由的仕宦途径,辟除之后,主官即当加以重用,否则被辟之士就会辞去。公卿和州郡长官们为了发展个人势力,争相笼络士人;而士人为了做官,也乐于依托权门。东汉时期被辟召者实际上成了主官的私人之士。东汉末年四分五裂的局面,与用人之权转移到这些实力派的地方大员手中有很大关系。
6、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继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曹操在汉末群雄割据、军阀混战之中,不拘一格起用人才,他洞察了当时的选人制度的察举不实和过分注重品德的弊病,提出“唯才是举”的主张。曹操曾数次发布求贤令,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是“高才异质”,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可以起用。这无疑是符合时代发展和曹操集团利益的明智之举。
这一举动为曹操集团带来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局面,曹操死后,曹丕采纳了谋士陈群的建议,把 “唯才是举”制度化,形成了一整套的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设置中正。中正是负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官员。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选授。
九品中正制
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朝廷任命。二是中正官的任务就是品评人物。主要看三点:被品评人物的家世、个人品行和被品评人的品级。在三国时期家世只作为参考,但到了晋代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三类。九品中正制的初期包含了“唯才是举”的精神,但由于中正官大多由豪门大族担任,于是品评的标准逐步变成以家世、门第高下来决定,豪门大族把持了人才选拔的大权,渐渐形成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九品中正制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这一制度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崭新的用人政策。
7、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南北朝时期,按门第高低分配权力,加剧了政治腐败和地方割据分裂,这种士族制度已不适应历史发展。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渴望进入统治阶层。隋唐时期在前朝选拨人才的制度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出现了先进的科举制。
科举制是通过科目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是中国人才选拔史上的一个创举,号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
隋朝发明科举
科举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彻底否定了以门第和出身作为选拔标准,搭建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为人才流动提供了一条渠道,使广大平民子弟有机会进入官僚行列,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各式人才。客观的说,它也有一些弊端,如禁锢人们的思想,限制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教育也陷入一种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怪圈。但同之前的“唯出身论”相比,科举制还是较为先进的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科举制的创立
在隋文帝时期,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开始取士。隋炀帝时又设进士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举制度。这种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量才录用的方式,一直为之后历代沿用。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学馆的生徒可以直接报考,不在学的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后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考试归礼部掌管,考试及格者称为"及第"。录取数进士科约为应试者的百分之二左右,明经科为十分之一。武则天时期又增设武举,由兵部主持选拨将领。
试子
制举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军谋越众科等数十种。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考中以后,原是官吏的立即升迁;原来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给予官职。
二、科举的流程
以明清两代为例,在正式参加乡试以前,要先参加“童子试”以取得应试资格。童子试也分三级:县试、府试和院试。参加考试的人,不论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县试由知县主持,考期多半在每年的二月,参加考试的童生在报名时必须填写姓名、籍贯和三代履历,由同考的五名童生和一名童子试已经及格的“廪生”(领取政府补贴的考生)共同担保,保证你所填内容真实可靠,并且不是“娼优皂隶”(被歧视的下等人)子孙。
科举流程
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朝廷派遣的“学政”(负责一省的教育官员)主持。院试及格,就可以参加每三年一度的乡试。乡试一般在省城举行,考试及格,应试者就算正式进入了统治阶级,可以被人称为“老爷”。乡试合格者既可以直接做官,也可以继续参加在第二年举行的会试。会试在京城举行,会试取中后,就要接着参加在皇宫里举行的殿试。
考中者就是进士,前十名决定后,皇帝首先接见,叫做“小传胪”,然后再于太和殿接见全体进士,叫做“大传胪”,同时宣布名次,随后,所有进士去出席由礼部举办的“琼林宴”,到孔庙参拜孔子,而后由礼部将进士的名字刻碑立在国子监,称为“进士题名碑”。殿试之后,除状元、榜眼、探花三名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外,其余进士还要再进行一次朝考,朝廷综合会试、殿试、朝考三项成绩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
殿试
三、科举考试的科目
唐代文举的科目包括明经、明法(通晓法令者)、明字(通晓书法者)、明算(通晓术算者)、进士、俊士(才能俊秀者)等五十多种,后来渐渐演变为只重视明经、进士两科。这两科最初只是试策,也就是根据经义和时务写作论文,后来逐渐转变为进士科注重诗赋,明经科注重“帖经”和“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意揭开一页,将左右两边遮住,中间只露出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应试者填充。所谓墨义,则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以考中,而写作诗赋则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学才能,所以进士科及第很难,当时流传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唐代文举陶俑
武举主要选拔武将,受历代重文轻武的影响,武举的重要性不及文举,武举出身的地位也不及文举。历史上的武举开始于武则天时期。武举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子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
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但明代的军事职位多半由世荫承袭,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来的,武举选将只是个补充形式。清代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从制度上看,基本沿袭明末,考试程序、办法等也没有多少变化,但由于清朝统治者出身于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因此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清代武官虽然仍以行伍出身为“正途”,由武举出身的次之,但武举出身者数量不断增大,在军中占有相当比例。加上封建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民间习武之风兴盛一时。
苏灿考武举
四、八股文取士
八股文又叫“制艺”、“经义”、“制义”,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专用的文体形式,八股文写得好坏,直接决定举子的命运。这种文体分四个段落,其中必须要有两两相对的排比句,就像人的两股相对一样,四个段落共有八对,所以称为“八股”。八股文的题目大多出自《四书》,也就是以四书中的某些字句为题。大约十字之内的称“小题”,十字之外的称“大题”。
八股文试卷
八股文必须按步骤写作。首先是“破题”,其次是“承题”;然后“起讲”;接着便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也叫提比、中比、后比、束比),也就是四比、八股;文章的最后是“收合”。破题就是要开篇先把题义点明,而且只能用两句话,如以《子曰》为题,破题的话就是“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句破“子”字,后句破“曰”字。
承题是对主题作进一步补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三句为标准。起讲是较为深入地说明这个问题的内容大意,最多不超过十句。四比可以说就是正文,就是逐条分析,正面如何如何,反面如何如何等等。这是文章中最难的部分,既考了分析理解能力,也考词语对仗、音韵转换能力,四比如同四副对联。上下要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一篇文章中要对出这么多对联的确不是很容易的。最后收合,文章的结束语,一般约在八句之内。
八股文试卷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明初规定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这种八股文形式主义严重,内容脱离现实,毫无用处,而且用孔孟之语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很难发挥应考者的创造力。但是,它也不是一无是处,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它有点类似今天的标准化考试,易于阅卷者掌握标准,有利于避免主观性,增加客观性;其次,它的写作技巧和言简意赅也还值得我们借鉴。
五、科举考生的命运
参加正式的三级试以前的考生,需要先参加“童子试”,这些考生统统称为“童生”。及格以后,称为“生员”,“诸生”或“庠生”,俗称“秀才”。获得秀才资格,就可以参加省一级的考生——乡试,乡试及格,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解送到朝廷担任官职的意思。
获得举人资格,就可以参加全国性的考试——会试,会试及格,称为“贡士”,是贡献举荐给朝廷的意思。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获得贡士资格,就可以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由皇帝赐“进士及第”,其余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都中第一名,叫做“连中三元”。中国历史上只有17个人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
状元牌匾
俗话说“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举”指的就是科举考试。文人在乡试及格之后就叫“中举”,有了“举人”的头衔,就算取得了“功名”,可以被朝廷授予官职,领取“俸金”。一般来说,考中举人以后,就可以要求去担任教职,去做“学官”,如明清时期的“教授”(府学)、“学正”(州学)、“教谕”(县学)及其副职“训导”,甚至通过挑选可以担任知县。如果想要担任更高的官职,必须考中进士。状元一般会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余进士则需要经过朝考,按成绩授官。翰林院修撰和编修,虽然品级不高,但由于接近内阁和皇帝,一般升迁很快,是入阁为相的捷径。在中国历史上,不乏“父子宰相”,“兄弟翰林”的例子。
中状元了
从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张、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中举后游街活动复原
科举制度植根于我国的具体土壤,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政治的一大创造。它客观上使中华文化统一到儒家文化的前提下来,这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如果以科举制度奠定基础的隋唐为界划分我国历史的前后期,也可以看出,后期中央集权国家的凝聚力与稳定程度要大于前期,这与官僚铨选制度由"察举征辟"到科举考试的演变也密切相关。
科举制度末期的,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新中国的高考制度
新中国的高考于1952年实行,1966年废除,1977年恢复。中国的高考是对中国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总结,是一种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形式。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国家按照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进与其自身学习能力相当的学府。一些学习意志强的优秀学生有机会进入优秀高等学府。高考是国家教育最重要的考试之一。
高考
1905年,我国废除了科举制度,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七、国外做法借鉴
全球都有“高考”,只不过名称各不相同。比如,美国有SAT 考试或者ACT考试,英国有A-Levels考试,这些都是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必需,是选拔人才的手段。澳大利亚则采用ATAR高等教育排名,以平时成绩加上州会考成绩计算ATAR。
法国高中生进入大学深造的必要条件是首先得到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高中会考(BAC)。原则上说,所有通过高中会考的高中生,均可申请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医学系、牙医系、药学系及技术学院等除外。由于名额有限,这些院校和专业一般采取淘汰制招收大学新生。
外国考生
英国中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要参加GCSE考试,通常要考8至10门课程,在规定的时间全国统考。希望继续进大学深造的学生,则还要继续在高中学习两年,专门为进入大学的高考做准备。这种教育在英国也叫做延续教育。
八、送给即将高考的学子们的几句话
对于学生来说,高考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重要转折点,可是,高考从来都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标准。
对于将要到来的高考,你们要做的,就是不留遗憾。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你们只要倾尽全力,就没有什么遗憾。
学生时代带给你们的,不仅仅是枯燥的学习,不仅是残酷的高考,更是一段最美妙的人生体验。而这段体验,是你们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记住:你学过的每一样东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