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遗韵杭州上城区(社科三分钟上城地名故事④千年掠影)(1)

千年掠影,龙翔桥的“潮起潮落”

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记忆,也是特殊的文化符号,每个地名的由来,都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上城区是南宋皇城的所在地,也是杭州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区域,作为无数帝王将相和名人集中之地,上城区的不少地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接下来的社科三分钟中,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地名,看看地名背后的灿烂文化。

电影中经常出现一个场景——当绿灯亮起,川流不息的人潮从十字路口的各个方向蜂拥而至。在杭州,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十字路口。每逢节假日,数以万计的人在这里汇集,人行道上无处落脚,这便是“龙翔桥”。

南宋遗韵杭州上城区(社科三分钟上城地名故事④千年掠影)(2)

南宋遗韵杭州上城区(社科三分钟上城地名故事④千年掠影)(3)

龙翔桥街景

龙翔桥,原是清湖河(西河)上的一座石桥。南宋时初名“安济桥”,元代因龙翔宫迁至此地而改名为“龙翔桥”,如今成为了湖滨街道北部的一个地区名。车水马龙,人潮涌动,龙翔桥既有着现代商业中心的繁华,也有着浓浓的市井烟火气,说起龙翔桥,就仿佛有一股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今天的社科三分钟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历史上的龙翔桥,看看它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

南宋遗韵杭州上城区(社科三分钟上城地名故事④千年掠影)(4)

宋理宗画像

龙翔桥因龙翔宫而得名,原本在后市街,是宋理宗登位前的潜邸,在他登位后,就把原来的王府改成了道观,在淳祐四年赐名“龙翔”,便称为龙翔宫。

宋理宗赵昀登位的故事还牵扯到一桩朝廷斗争。宋理宗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本名赵与莒。宋宁宗赵扩在位时,因为九个亲生儿子全部早夭,为了保证皇位的传续,宋宁宗只能选择过继其他皇族来继承皇位。他先后选中了赵询与赵竑两人,但是没想到赵询做了几年的太子后便英年早逝了,赵竑因为不满宰相史弥远和杨皇后专权,而被史弥远与杨皇后联手废立,后来更是因为赵竑牵涉进宝庆元年的一场叛乱,被史弥远派遣门客秦天锡逼迫自缢于湖州,史称“霅(zhà)川之变”。

史弥远为了保住自己的身份地位,派遣心腹寻找一位能够被控制的皇位继承人,终于找到了宋理宗这位流落到民间的皇族。在宁宗病死后,他就与杨皇后一道拥立赵昀为帝。宋理宗一生在位四十年,却没有什么重大的建树,反而在他执政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史弥远、贾似道两任权相,导致政治日益腐败,也为南宋最后的消亡埋下了伏笔。

到了元朝,江淮释教首领胡僧杨琏真伽歧视道教,将龙翔宫改为“宁寿寺”。当时的龙翔宫主持胡元洪只好将龙翔宫迁到清湖河畔的安济桥旁重建,这也是为什么会将安济桥称为龙翔桥的原因。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浣纱河被填河筑路,龙翔桥也被废弃,但“龙翔桥”这个地名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如今杭州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在龙翔桥地铁站出口处,还有这一座龙翔桥纪念壁,正如边上题记所言“龙翔桥,杭州最市井的地方,充满了烟火气息。”

南宋遗韵杭州上城区(社科三分钟上城地名故事④千年掠影)(5)

龙翔桥纪念壁

曹晓波在《龙翔桥的烟火气》中曾写道:“龙翔桥几乎就是杭城的代词,一个城市的缩影,囊括了吃、穿、住、行、玩、医。在龙翔桥,你能看到一个城市所该有的一切。”

本期的社科三分钟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希望这次龙翔桥之行可以让大家了解这个繁华闹市背后的故事,感受那份厚重的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