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史记新说
编辑 | 史记新说
商朝晚期的文字系统我们所知道的商代晚期的文字系统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系统。它的正字法是合理标准化的,这样一个识字的人写什么,另一个识字人就能读什么。
它展示了清晰一致的语法。此外,还建立了一种机制,根据口语添加新的书面单词。书写的汉字有时被错误地称为象形文字,或者同样不准确地称为表意文字。
的确,少数汉字是真实事物的程式化图片:古代的“马”是一幅粗略的马(现代形式馬),“鱼”的字符是鱼的图片(现代形式魚)。
同样,有些人物是思想的图片;例如,“向上”表示直线上方的点(现代形式上)。反之,“向下”表示线下的点(现代形式下)。
但汉字的关键事实是,它们代表的是文字,而不是事物或思想的图片。每个字符代表一个单词,源自口语。
而汉字原则上主要是语音的,也就是说,书写的文字包含有关其发音的信息。
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抄写员显然开始“借用”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来书写发音相似的单词,而这些单词不容易写成事物或思想的“图画”。
例如,单词读作li豐, 意思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青铜容器,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容器的绘画而写的,上面有一些未知的物质,可能是一种祭品。
然后,这个字符可以被借用来写另一个单词,也读作li,意思是“仪式”。注意,古代汉语单词的发音与这里给出的现代发音非常不同。
但这种借用可能会导致极大的困惑:在特定的例子中,这个角色是代表一个礼器,还是意味着“仪式”?
参与发明汉语书面语的匿名抄写员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借用的汉字被添加了一个元素,称为“部首”或“类首”,这表明了书面语的一般意义。
相当一小部分这样的激进分子逐渐变得标准化。因此,为了继续这个例子,添加了激进的“to神性”示“青铜器皿”立刻告诉任何有文化的人,“这就是li这个词。”
禮 这意味着“仪式”。“to神性”偏旁词用于消除与宗教有关的一系列文字的歧义,如si祝,
“神圣”(拼音si已); 申神,“精神”(音神申); 和香祥, “好兆头”羊。
绝大多数汉字都是这样形成的,在拼音元素上加上一个部首。
该系统在商代晚期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创造了数千个书面单词的词汇。在那段时间里,汉字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书面语言背后的原则没有改变。
这可以从青铜器铭文中使用的“灵”字的形式
战国时期用于书写竹子文书的“小篆”形式
和现代的楷书形式中看到。
妇好在古代的职业
妇好是武定王众多妻妾之一。当她生下一个儿子时,她的地位突然上升,儿子似乎被任命为王位的继承人。然而,武丁在世时,儿子和母亲都去世了,因此继承权被打破了。
但她似乎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们对她的生活和职业有所了解,因为她的名字出现在很多甲骨文中。
这些担忧常常担心她的怀孕和疾病,但也有人关注她作为军事指挥官的不同寻常的角色:一位真正的“女战士”,她在甲骨文中作为几次军事远征的领导者出现。
笔者认为:甲骨文将她描绘为参加各种仪式,而这些仪式通常是男性的特权。她拥有丰富的陵墓,体现了她生前的崇高地位。
这座墓被命名为M5,位于安阳附近小屯的商代墓地,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座逃过盗墓贼洗劫的商代王陵。因此,它完整的内容代表了一个进入商朝上层生活的宝贵窗口。
与保存殷墟时期商王遗骨的西北岗也在安阳附近的十一座墓(全部被洗劫一空)相比,妇好的墓可能被认为规模不大。
但是,按照大多数其他标准,它既大又奢华。地面上的墓坑长5米(约16英尺)乘3.5米(约11英尺),逐渐缩小到一个稍小的木制墓室,里面曾放着妇好的漆木棺(现已完全腐烂)。
在木室下面发现了六只狗的遗骸,并在木室周围排列了十六具人类圣体受害者的骸骨。
这座墓里有大量的陪葬品。其中包括大约130件不同种类的青铜武器和20个骨箭头,这证明了她作为女性军事领导人的不同寻常的角色。
有200多件青铜礼器;其中一些可能是妇好生前使用的,但一些刻有她的谥号穆欣的,肯定是在她死后制作的,专门用作太平祭。
墓中还藏有700多件玉器,其中一些可追溯到妇好生前,另一些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和良渚陶器;这些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很古老了,可能是珍贵的传家宝。
还有500多个骨簪,近7000个贝壳(商代用作货币),以及陶瓷、石头和象牙等杂项物品。后者包括一个做工精美的象牙杯,上面镶嵌着精致的绿松石。
甲骨文提供了有关妇好生平和职业的一些细节,以及她的陵墓内容,生动地描绘了武丁王统治时期商朝的财富和成熟。
世界各地和整个历史上的许多宗教都将祭品作为崇拜的一个方面。在这些宗教的一个子集中,祭品包括对生物的神圣屠杀,在另一个子集中,神圣受害者包括人类。
古代的圣礼
人的圣礼是中国古代宗教仪式的一个常规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逐渐减少,并在帝国时代开始时基本上已被弃用,但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做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完全放弃,直到最近才在特殊情况下实施。
在东亚腹地地区,人类祭祀作为一种常规做法似乎始于新石器时代,当时精英成员的葬礼(由丰富的墓葬物品标识)有时包含一具或多具额外的尸体,可能是为了在墓主人死后为其服务而被杀害。
人类祭祀的盛行可以从商代精英墓葬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宽刃青铜斧推断出来,这种青铜斧的设计似乎专门用于砍头。
这些可怕的器具有时装饰着一个咧嘴大笑的怪物面具,暗示着神灵对这些祭品的仪式性消费。
到了商代晚期,人类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下大规模地进行了祭祀。
一种是新石器时代提供仆人与统治阶级成员一起下葬的做法的延续;另一种是使用,通常是无头的,人类受害者来帮助将建筑空间神圣化,例如大型坟墓的墙壁和入口坡道。
这两种类型的受害者可能起源不同:前者可能是商朝精英的密友,而后者则是来自其他民族的俘虏,这些民族不信奉商朝宗教,因此不是商朝群体的成员,甚至可能不被视为“人类”。
人类的神圣受害者往往是战俘,他们在商朝国王与桀骜不驯的邻国持续不断的边境战争中被俘。
当战俘的供应不足时,商朝国王有时会越过边境进行突袭,以明确目的捕获受害者。羌族是居住在商朝西北边境之外的游牧民族,经常是此类袭击的目标。
自然,在进行这样的突袭之前,国王们用甲骨占卜计划中的突袭是否合适及其成功的前景。
在动物和人的安抚性圣礼中,似乎基本上没有区别。
有些动物是专门为祭祀而饲养的,有些则不是。在后一组的情况下,占卜者只需询问受害者的数量和种类——三头公牛、八头猪、两个人或其他什么,以及他们被献祭的方式。
在这种特殊的仪式中使用人是商代的特点,但在周统治下迅速减少,最终消失,尽管动物的仪式仍像以前一样继续。
周晚期的仪式手册包含了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何饲养用于祭祀的动物,并确保其仪式的纯洁性。
在早期的帝国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统治精英的成员应该是美德和仁爱的典范,而人类神圣性的明显残忍侵犯了这种自我形象。
此外,随着早期帝国涵盖了许多早期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对谁是“人类”的定义已经扩大。
逐渐地,粘土、木材或(最终)纸张的墓穴取代了精英坟墓中的人类和动物受害者;从汉代以后的墓葬中发掘出了数以万计的此类化石。
尽管如此,人类的神圣行为还是花了几个世纪才完全消失。就连明朝(1368–1644年)的皇帝也带走了一些他们最喜欢的妃子和音乐家,陪伴上级死亡是忠诚的象征。
萨满教似乎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的东亚心脏地带广泛存在。
一种有影响的学术观点认为,随着新石器时代社会经历了越来越复杂和社会分层的过程,萨满祭司扮演了关键的政治角色。
一些学者将历史上早期商朝的国王视为萨满,指出他们大量参与使用甲骨与神灵和皇室祖先接触并寻求他们的建议。
支持将商王视为萨满的观点包括,存在一些甲骨文人物,这些人物看起来像是戴着面具,有时还戴着鹿角。这种面具在其他文化中与萨满教密切相关。
笔者认为:在考古发掘的商代墓葬中发现的鼓的遗迹可能暗示着击鼓是一种达到恍惚状态的技术,但这一证据是不明确的,需要另一种解释。
此外,对于商王是萨满的观点,也有强有力的论据。在现代社会中,萨满仍在实践,萨满是社会边缘人物,其看似神奇的力量创造了恐惧和尊重,但却很少产生实际的政治力量。
结语
古代东亚心脏地区的萨满可能仅限于治疗仪式,与占卜师合作以隔离诅咒或咒语的来源,特别是确定治疗疾病的适当仪式技术。
最精致的精英葬礼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的主人信奉萨满教。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商王在进行甲骨占卜时进入了恍惚或出体旅行。
尽管有证据表明,一些商朝仪式中有面具和音乐,但恍惚和精神旅行是经典萨满教的特征,而这在考古学上无法在东亚腹地得到证实。
参考文献:
顾芳《玉器时代:美国博物馆中的早期中国玉器》。
刘丽、陈星灿,《中国考古学:从旧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早期》。
大卫·布兰纳编辑,《早期中国的写作与识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