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进入期中考试周了,北京的学校基本上都安排在十月最后一周和十一月第一周考试。

考前最后一个周末,有的学生决定“摆烂”,学得啥样就啥样,要用考试来“检验”自己的水平;有的学生在努力复习,找来各种试卷“刷题”,期望碰上“真题”;还有一些学生听老师的话,看教科书、笔记、试卷,可不知道重点在哪,看了又好像没看,抓不住要点。

在我看来,考前“突击”复习哪怕是最后2个小时也是有用的,找对方法,抓住核心,效果也可以非常好,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怎么做。

巩固知识点是基础

第一步是复习巩固知识点,毕竟这是一切的基础。很多学生会翻看教科书,但我更建议看思维导图,或者课堂笔记。

教科书上内容比较全,但是信息量太大,尽管分了章节,但我相信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把书上的每个字都按顺序记下来,多数人是记不住那么多内容的。而如果你“挑”着记,这个筛选的工作反而会消耗大量的精力,降低学习效率。

课堂笔记是多数人的选择,在我看来它也可以用,但没有思维导图那么好使。我检查过很多学生的笔记,工整的杂乱的都见过,但格式几乎一模一样,因为都是照搬老师的板书。这种笔记只能叫做“浓缩版教科书”,而不能算是思维导图,因为这里面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无法有效地把知识关联起来,看起来还是一页一页的文字。

思维导图效果最好,因为它可以帮我们对知识进行分类、分层和关联,真正做到“把书读薄”。思维导图,看名字就知道它是模拟我们思维方式制作的地图,就好像说到树叶,你会想到秋天的落叶,也会想到春天的新芽,还会想到生物课上讲得叶子结构,以及不同植物有不同的叶片形状等等,从这当中任意一个想法再扩展,比如落叶,还能再想到红色的枫叶、黄色的枯叶、手掌形的杨树叶,扇形的杉树叶等等。

学霸不会告诉你的复习方法(考前如何高效突击)(1)

这正是我们思维的特点:灵活的关联性和无限的扩展性。思维导图可以帮我们把书上看似零散的知识点重新做关联,使我们更容易通过一个知识点记住另外几个知识点,再扩展出更多的知识点。

以物理举例,提到电,你会想到带电现象,也就是吸引轻小物体;还有正电荷负电荷,来自于摩擦起电的实验;还会想到利用电荷间同性相斥的原理制造出的验电器,以及常见的导体、绝缘体。想解释为什么摩擦会起电,就要从原子结构说起,而进入原子级别的微观世界后,又会想到从这个视角看待电流、电压、电阻的样子,引出“微观电学”。等回到现实世界,就进入了电路的研究,各种元器件,电流表、电压表,串并联电路等等。按照这个顺序来记,相信你能记得非常清楚。

重做难题加深理解

在记熟基本知识点后,我更建议通过难题来进行复习,因为这些难题更能展现对知识的考查深度,也能看到如何将知识应用在实际中。

难题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包含的知识点更多;二,对知识的描述方式与常见的不同;三,知识点间的变化转换更多。这就好像我们在学校学广播体操,都是先教基本动作,再连起来做形成一整套,基本动作就是前面的记知识点,然后将不同的知识点重新排列组合构成每一节,最后再将所有的动作串起来,成为完整的一套操。

比如初三的期中考试基本上是以电学欧姆定律为节点,定律的内容很简单,就是I=U/R,也就是告诉你一个设备上的电压和电阻,你可以计算出电流,计算题的第一题往往就是这么个简单的套数。

如何提高难度呢?通过增加电路中设备,当一个设备的属性发生变化时,考察其它设备电压、电流的变化,这就是动态电路的问题。而改变设备属性的方法也很多,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可以使用敏感电阻,还可以加入杠杆(油量表问题)等等。

难度还能再提高吗?可以。设备多了自然涉及到元件连接,就可以把串并联电路特点融进来,也就是串联等流分压,并联等压分流,并利用这个特性对电路故障进行判断。并联电路的故障我们不考,因为哪个用电器不工作就是有故障,无需判断;串联电路故障我们要先判断问题所在,是短路还是断路。短路意味着有个设备变成了导线,R=0,断路意味着电路中存在一个电阻极大的“断点”,再通过串联分压的特点,去寻找U=0的短路位置或是分压极大的“断点”位置。

还可以再提高难度吗?那就到了“极值”问题,问你接入电路中滑变的最大最小阻值,或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最大最小值,再或是判断现有实验工具能否顺利完成实验等。这一看就知道计算量不小,有的同学拿起笔就赶紧算电压、电阻、电流去了。注意了,这类计算有个便捷的算法,也就是利用电路分流分压规则,减少对欧姆定律的使用,直接通过比例去进行计算。比如串联电路的分压,是按照电阻规则来分配的,如果拿到了电压的比例关系,也就等同于拿到了电阻的比例关系,不需要算出电流,基本上用口算就能出结果。

学霸不会告诉你的复习方法(考前如何高效突击)(2)

难题对知识点考察的综合性更强,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知识点间的关联性,复习一个题顶多个题的效果。

分析错因改进方法

很多学生不喜欢看错题,觉得已经改过错了,没什么可看的,还有的人说这是“耻辱”,不愿再回首。但在我看来,错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分析工具,分析什么?分析你的知识盲区和不良答题习惯。

有的同学会纳闷,知识点我都记下来了,为什么还有知识盲区?有不少知识点我们常见的考察方式就是辨析,正着说反着说让你判断对错。比如内能、热量、温度三者关系,温度高则内能大,内能大则温度高,前者对而后者错。有的同学把这句话背下来,但时间久了难免会忘,忘了就容易出错。晶体熔化和水沸腾,都是内能持续增大而温度保持不变,不知道这两个特例,温度和内能知识点间就存在了“盲区”。

考前我会让学生在错题旁边写上错因和改进方式。有的同学觉得我错了就是因为不会,或者因为马虎,或者没看清条件等等,这些其实都是答题习惯的问题。

抛开“真不会”不说,有很多的“不会”其实是因为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造成的,这需要你去检查自己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如特殊法测电阻的题目,很多学生都觉得难,不会做,但换个视角去看可能就不一样了:想测电阻,我们初中的办法就是用导体两端电压除以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这两个数据。最常见的伏安法,就是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去测,特殊法则是少了一块表,但多了一个定值电阻,这时我们先用手里的表把设备上的一个数据测了,另一个数据没法直接拿到,那就转换成定值电阻上的数据。如何转换?想转换电流就用串联电路连接,因为串联电路等流;想转换电压就用并联电路连接,因为并联电路等压。转换完再用欧姆定律算出来就OK。初二的特殊法测密度其实也是这个思路,缺什么数据就去做转换。

“马虎”也是一个很宽泛的错因。马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审题不细致造成的,那我们需要想办法让自己细致起来。最初级的办法就是圈起来,把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都圈出来,可是圈多了不仅显得乱,对有些同学来说,圈出来只是一个动作,自己还是想不起来要去关注这个信息。所以我想了个“高级”办法,那就是画图,边读题边画示意图,不仅能准确识别信息,还几乎不会遗漏信息。文字多了我们会跳着看而感觉不到,但图上少了东西那可是扫一眼都能发现的。

自己整理完错因,也能直观感受到哪种错误是自己经常犯的,在答题时就要提醒自己一句,这次会不会犯相同的错误?提醒几次之后还会进一步想办法改进,坏习惯改了,分数自然也更容易拿到。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预祝大家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