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耗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心理能量支出大于积累,造成损耗并带来巨大的疲惫感。

解决人心理内耗办法(心理学认识精神内耗)(1)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小a工作中总是觉得很忙,事情很多,但是如果问他到底是哪里忙了,什么事情有困难,他也说不清楚,只是感觉到很累,提不起精神来。小e在人际关系中,明明双方的看法和行为表达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觉得缺点什么,但是思来想去,又引来剧烈的自我排斥感,这些都是精神内耗的现象。

还有日常中重复性的行为,当在完成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反复的去检查,甚至确认好多遍,同时内心会出现焦虑感,在反复的确认核查的过程中,消耗很多的心理能量,这也会带来精神内耗的现象。

此外,有些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处理事情优柔寡断,倾向于延迟决策,无论是买东西,查资料,写报告等等这些事务,他们期待着进行非常完善的计划安排,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做决策,尤其当进程出现不顺利的情况时,会加剧他们的失望感和失落情绪,这也会带来精神内耗的症状。

解决人心理内耗办法(心理学认识精神内耗)(2)

形成精神内耗的原因有多种方面的因素,既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首先是因为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价值感,这表现在个体倾向于依赖外界的条件化的评价,而缺乏内在的非条件化的评价,往往没有形成自我接纳的习惯。所以当自身的成果和外在的标准之间产生冲突的时候,就会很容易产生产生自我的批判,严重影响着心理能量的释放。

个体所思所想都会经过这一标准的过滤,让他时时刻刻处于思维的负荷当中,他们会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担心自己的行为出错,担心做的不够完美,他们过分在乎这些评价和标准,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产生怀疑、内疚、恐慌等情绪。在这种自我价值感低微的情况下,个体的自尊和效能感也会极大的削弱。所以在面对现实的问题的时候,很难进行有效反应,受到影响,所以更倾向于通过防御来对抗这些外在的压力,将个人带入了负向循环,进一步失去动力,失去自信,严重的剥夺个体的成长性和现实适应性。

解决人心理内耗办法(心理学认识精神内耗)(3)

那么我们怎样减少精神内耗的负面影响呢?

一、觉察真实自我

分辨那些经由外界的评价得来的意识和自我的真实的想法。无论经历的成长过程如何,我们都应该聚焦于自我的成长,而不应该是在外在的机制下控制下成长。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觉察真实的自我,真实的声音,以及可能受到的外在影响甚至束缚,找到这些关系,并逐渐洞悉和完善真实的自我意识,找到自己那些坚定的内核,不被外界的所谓的标准推着走,减弱这方面的不利影响因素。

解决人心理内耗办法(心理学认识精神内耗)(4)

二、找到自己的节奏

对于那些原来带来精神内耗的事情,再度重新审视对待这件事情的看法、目标和期望,对于自己给予更多的宽容,给予更多的接纳,减少指责,减少批判。对于他人允许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也允许在这个过程中的情绪表达,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情本身,建立更明快的自我节奏,从而实现更好的结果。

解决人心理内耗办法(心理学认识精神内耗)(5)

三、洞察情绪提升驱动力

在深陷陷入精神内耗的过程中,人的情绪更容易被外界裹挟,更容易失去控制,这都是它的连接脆弱的一个表现。观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外在的反应,找到那些没有表达的情绪,并且尝试去探索这些情绪发生的原因。

在负面的情绪出现时的自我感受,有哪些构成,又包含哪些方面的连接,通过对这些情绪的有效把控,我们洞察情绪背后的因素,并通过积极的反馈和整合提升内在的驱动力,从而更好的应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

解决人心理内耗办法(心理学认识精神内耗)(6)

当自我能够通过觉察形成自己的节奏,并且提升了内在的驱动力,这时那些原本僵化、封闭、呆滞的情绪就会越来越少,而那些虚弱、受限、匮乏的行为状态也会逐渐改善。在新的行为模式下,心理能量的消耗得以逐渐缓解,我们可以感知更多的信心、愉悦和振奋,并不断的丰沛和充盈内在动力,从而进入更好的成长状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