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与孩子一起学有所成)(1)

育邻梦

人都会犯错,但是敢于承认错误并为之负责任的人却少之又少。成年人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呢?受传统观念认为孩子的错误用不着纠正,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殊不知,这种态度会导致孩子自以为是、不知错也不改过。

法律对孩子某些行为免责,一些父母也认为孩子小,没有能力承担责任。孩子犯了错,父母代孩子承担即可。父母出于爱子之心自然没错,然而这样代孩子道歉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是有误导作用的。

古话:好汉做事好汉当。既然孩子做了错事(承担责任范围内),就应该让他自己道歉、赔偿损失。这样不仅能更好得取得对方原谅,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从小就懂得为自己的言行切实负起责任来,这对增强孩子的自律精神、谨慎言行,以及将来独立和全面地承担人生责任和义务,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是非常有益处。

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与孩子一起学有所成)(2)

身教的力量

父母应当示范性引导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担起他能负的责任,比如,打碎了邻居家的花瓶,由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赔偿。如果零花钱不够,父母可以先借钱给他,后续通过做家务劳动予以偿付。比如,帮妈妈洗菜、帮爷爷奶奶揉揉背等等。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承担代偿的劳动,使之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父母应该示范性的引导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说“对不起”,让他学会为自己做的错事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勇于承担家庭及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独立、坚强而有责任感的人。

勇敢认错、诚实道歉很重要,但道歉之前让孩子思考清楚为什么要道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这比道歉、改过都重要。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只逼迫孩子说“对不起”,不与孩子一起分析为什么,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孩子误以为任何过失只要说句“对不起”就能够解决问题。事实上,知道错在什么地方,知错、认错、懂得反省,才是校正错误的完整姿势。

孩子行为有过失时,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让他知道那个环节做错了,要对什么结果承担责任,应该向谁道歉,求得谁的谅解,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弥足珍贵。

父母示范性的引导孩子勇于承认错误,首先就要从父母自我日常行为开始。但当出现与孩子预定的奖励未兑现时,就应该先道歉,然后补上约定好的奖励。父母在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时,同样应给予鼓励。诚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帮助孩子找到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很多失败的经验、教训更能够推动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待绽放的花朵,父母用积极阳光的方法引导,其将开出更绚丽的希望之花。

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与孩子一起学有所成)(3)

育邻有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