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32岁的钱先生确诊了乙型肝炎,但由于发现及时和治疗得当,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治疗后,医生告知钱先生,肝炎有演变成肝癌的可能,于是钱先生每年都会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

但就在前几天,钱先生拿到了复查报告,发现报告上面显示癌胚抗原偏高。钱先生顿时慌了神:这项指标升高是不是意味着我得肝癌了?

那天之后,钱先生吃不安,睡不好,整天忧心忡忡。

肿瘤标志物筛查需天天做吗(肿瘤标志物检测人人可做吗)(1)

不少人会像钱先生一样,在拿到自己的肿瘤标志物报告后,看到报告上某项指标升高就开始惴惴不安了,自己吓自己患上了癌症,事实真的如此吗?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癌症

肿瘤标志物指的是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或身体对肿瘤刺激反应产生的物质,可作为肿瘤的筛查项目之一,还可协助一些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预估肿瘤的疗效和复发等。

但并非肿瘤标志物升高就等于患上癌症。目前医学界并未发现任何一种具备100%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指标,多种非癌症的其他疾病也可使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如患有慢性肝病、肾病、胆结石。另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导致肿瘤标志物检查呈假阳性,如吸烟、酗酒、怀孕和宠物亲密接触等。

因此,癌症的判断往往需要联合筛查,除了检查肿瘤标志物外,还需结合影像学和生化检测结果,临床上诊断肿瘤的金标准仍然是活检病理结果,肿瘤标志物检查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供参考。

肿瘤标志物筛查需天天做吗(肿瘤标志物检测人人可做吗)(2)

肿瘤标志物检测并非人人适用

如上所述,肿瘤标志物的结果会受到多种原因影响,查太多的肿瘤标志物不仅经济成本大,而且结果的假阳性,会增加普通人不必要的恐慌,还有可能造成医疗过度,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测并非人人适用,尤其是健康人。

现在普遍认为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适用人群主要有四类:

  1. 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因为癌症的发生是经过长期累积导致的,因此上了年纪的人发生肿瘤的可能比年轻人更大;
  2.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如果三代以内的亲属有过癌症病史,如乳腺癌,那么本人遗传癌症的几率会比普通人高;
  3. 有过往病史的人群,一些疾病未及时治愈有可能会转变为癌,如乙肝、幽门螺杆菌等;
  4.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如亚硝胺类、芳香胺类、多环芳香烃等。

对于这四类人群,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并且需要联合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

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怎么办?

如果肿瘤标志物只是略微地升高,可能是良性疾病或炎症,建议在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如果多次复查后,结果保持大致稳定或只有小幅度上下波动,那通常表示不是癌症引起的升高,医生会根据情况做进一步筛查。

如果是高出了一倍或升高非常明显,则需要警惕,每一家机构的检测方法不同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太相同,建议患者在同一家医疗机构进行连续观察。如果出现了肿瘤标志物的持续明显升高,或高出了几十倍,就要特别重视,应及时到正规医生处咨询,了解对应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肿瘤标志物筛查需天天做吗(肿瘤标志物检测人人可做吗)(3)

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太过慌张,更不要因此就放弃自己,有可能只是虚惊一场,但也不代表不需要重视,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解读报告,进行进一步的筛查。#清风计划##癌症离你有多远##关注她健康#

参考资料:

[1]《肿瘤标志物升高别慌!先看看具体情况》.健康时报.2019-03-29

[2]《肿瘤标志物异常=患癌?听完解读我放心了》.生命时报.2019-12-0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