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讲述的是以武汉市井为背景,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故事,作者以简洁的语言,细致的描写,张弛有度的节奏再现汉正街“女扁担”李宝莉那支离破碎、万箭穿心的生活。

万箭穿心李宝莉人物传记(浅析万箭穿心中李宝莉的悲剧命运)(1)

从搬入新房开始,李宝莉便遭遇生活的利刃,婚姻不顺,丈夫外遇,捉奸报警,丈夫自杀,打工卖血,公婆仇视,儿子反目,赶出家门等等,“万箭穿心”如一条线般串起了整个故事,也寓意着主人公的悲惨结局。

李宝莉跌宕起伏的一生,极具浓重的悲剧色彩,究其原因,一切悲剧最终都归结于自身的性格和选择,而这种性格的养成又和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受教育程度是分不开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李宝莉们,相比较其他歌颂女性善良,隐忍,漂亮、温柔、贤惠的作品,《万箭穿心》是那么真实残酷得可怕,因为它戳中了社会的痛楚,这些家庭悲剧归结起来就是个人行为的自作自受。所以《万箭穿心》也更加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万箭穿心李宝莉人物传记(浅析万箭穿心中李宝莉的悲剧命运)(2)

本文通过分析李宝莉悲剧命运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原因的探源,探求女性命运寻求外围突破和实现自我救赎的飞跃。

万箭穿心李宝莉人物传记(浅析万箭穿心中李宝莉的悲剧命运)(3)

一、 文化差异导致的婚姻悲剧

李宝莉和马学武的结合可以说是对传统门当户对的突破,他们没有对等的思维方式和三观为基础,当生活的质量越高,情感世界里的问题只会越大。作为武汉本地姑娘的李宝莉,年轻漂亮且拥有众多的追求者。在寻找人生伴侣上,李宝莉有自己的想法:“找个没文化的人,生个儿子像个苕,又有什么用”。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她选择了“凤凰男”马学武,李宝莉期待自己目光长远的婚姻能更上一个层次。确实,“正是马学武这个狗日的帮我转了运”,儿子优秀,老公升职,分了新房。

但即使越过了“门当户对”的门槛,却无法越过文化差异的那道鸿沟。李宝莉的婚姻是具有不稳定因素的,一个是有独立思维方式的大专生,一个是小学毕业就卖菜的小市民,这种婚姻模式使两人矛盾渐生。最初的矛盾往往是沟通上的问题,然而李宝莉依仗自己城里人的身份,对马学武这个农村人不屑一顾,这种心理上的认知成为了她无理由自信的资本,导致夫妻渐行渐远。

马学武的父母都是退休中学教师,知识分子的他们始终也看不起没文化的李宝莉,马学武自杀后,马家人将其原因归结于李宝莉“成天吵来吵去,是头猪也得去跳江,莫说是个人了”,教唆孙子远离自己的母亲,导致母子反目。

最终,知识分子与小市民之间的文化碰撞,不可避免地将李宝莉推向命运的悲剧,就算马学武没有自杀,没有出轨,李宝莉的人生也不会完美。她的文化程度决定了她的自以为是,她照顾家人的生活,却从未了解过他们的内心,从未反思过自己。

书中有句话特别刺眼,就是小宝对李宝莉说:“爸爸知道你不看书,所以把她的照片夹到书里,而你却一直都没有发现”。

终身学习是提高自我修为的铁律,学习不只是单纯读书和看报,努力改变自身的无知,认清自我现有状态的局限,也是一种学习。而李宝莉忽略了自我的提升,导致和丈夫、儿子的距离越来越远。

万箭穿心李宝莉人物传记(浅析万箭穿心中李宝莉的悲剧命运)(4)

二、 性格缺陷导致的命运悲剧

作者用冷静、客观的笔触,对李宝莉的细心描写中体现对女性命运的求索。在人性的溃败前,透过繁华的冰凉,直面人生中的悲剧。

李宝莉做事粗暴,生性泼辣,刚烈有余,柔情不足。张口就是“狗日的马学武”,抬手就是掐脸掐脖子,,“马学武在车间当技术员时,脸上常常挂着彩去上班,这就是李宝莉的绝活”。

骂完之后,她唯一的安抚方式就是性,并洋洋得意地自认为,不管怎么粗鲁地对待丈夫都能用性解决。

失去男人尊严的马学武,开始去别的女人身上寻找温存作为补偿,而李宝莉毫无反省意识。李宝莉说:“我要是天天听别人的话过日子,我累也累死了”,看似大大咧咧,实则缺乏最基本的尊重。

马学武提出离婚后,“惊得几乎从床沿边跌下去的”李宝莉更没有从自身查找原因,而是对丈夫采取跟踪监视、报警的手段来报复丈夫的不忠,看似挽救了危机,却为矛盾的爆发埋下隐患。

李宝莉执拗地认为“像我这样长相的人,嫁给他那种人,是他的福气。他好好爱我还差不多,凭什么要我去好好爱他”,“根本不是我的问题”。缺乏反省意识的李宝莉最终体验到了命运悲剧的刺痛感,但缺乏自我独立意识也许才真正是悲剧的根源。

万箭穿心李宝莉人物传记(浅析万箭穿心中李宝莉的悲剧命运)(5)

三、 缺乏沟通导致的母子悲剧

金钱的供给难以替代亲情的交流。小宝从小目睹母亲在家中的飞扬跋扈,母亲变得像随时可以爆发的火山,只有依偎在父亲的怀里,仿佛才找到安全感。马学武自杀时,仇恨的种子已经在小宝心中生根发芽,此时沟通的匮乏使得母子关系雪上加霜,最终导致了母子形同陌路,反目成仇的悲剧。

小宝高中时,得知父亲自杀的真相。至此,在小宝心里,爷爷奶奶才是亲人,李宝莉不过是挣钱的机器,甚至说出了:“虽然你生了我,但你不配当我妈”这样薄情的话语,更为了贷款买别墅,将母亲赶出了家门。

漫漫长夜,李宝莉独自舔舐心灵的伤口,默默地自己缝合。次日一早,留下给公婆的纸条,却无一字留给小宝,亦如当年马学武一般。

万箭穿心李宝莉人物传记(浅析万箭穿心中李宝莉的悲剧命运)(6)

从搬进新家以为有个幸福的开始,到被赶出家门遭遇万箭穿心的结局,李宝莉的人生是失败的。纵观李宝莉的一生,作者在结尾处为她安排了一个执着追求,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男人,为她几近绝望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暖意。

也许,人生有多少辛苦,痛苦和残酷,就会有多少快乐,幸福和温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才真正理解了李宝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