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讲到,织田信长叙任权大纳言,任右近卫大将。让出家督之位给嫡男织田信忠,但信长仍然处于执行织田家政治军事实权。并于琵琶湖湖岸,指挥建筑五层七重且豪华绚烂的安土城。

天正三年(1575)初,富田长繁由于对投降后的待遇抱有不满,联合一向一揆杀死织田方越前守护桂田长俊(即前波吉继)。织田家无力顾及当时的越前国,长繁一时成为了越前的支配者。但长繁因集权杀害鱼住景固父子而与一向宗对立。

本愿寺显如借机委派心腹下间赖照前往赴任守护代,主战派军师七里赖周随行前往越前指挥讨伐长繁。长繁亲率勇猛善战的部队突击,人数占优的一揆势被他的气势所压倒败北。以少胜多后长繁又领兵进攻在长泉寺山旁观合战的朝仓景健、朝仓景胤军,杀死了砦守将荒木兄弟后。战斗中,富田军手下的小林吉隆(为鱼住景固报仇说)突然从背后用火枪射杀了富田长繁。越前国被一向一揆掌握。但由于赖照刚直致使一揆众内部持续分裂。

日本战国历史织田信长 日本战国人物106织田信长(1)

越前一向一揆

咱们将视角转至东线,同年四月,武田胜赖为讨伐转投德川家康的奥平贞昌,亲率一万五千余人的前往讨伐贞昌居城长篠。此时织田信长于五月率三万大军从岐阜出兵,在三河野田与德川八千人会合布阵于设乐原。爆发了著名的“长筱合战”。

日本战国历史织田信长 日本战国人物106织田信长(2)

胜赖率武田精锐直扑长筱

在此战中,织田信长利用地形优势设置多道木栅,使铁炮队可以充分发挥威力,武田军精锐几乎团灭(主要为信玄培养的甲州众,胜赖的信州众损失不大)。同时奥平贞昌领受信长所赐的“信”字,改名为信昌。信长想借此使武田群臣知道转投己方可受重用。

武田军虽然游戏影视中表现为其主力骑兵军团马上砍杀,现实中当时的武田骑兵为下马作战,机动性强但不是在马上战斗。其训练度和装备情况自然是远强于普通足轻的,而且骑兵主要是地位的象征,一般都是高级武术或小领主自幼受武术训练,和半农半兵的士卒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这场合战虽然武田败北、众多名将战死。但织德联军也是惨胜,被兵力劣势的武田军仰攻一度攻至信长本阵造成联军大量伤亡。至于对武田胜赖的评价本人在武田胜赖篇有详细介绍,胜赖实为优秀领主并非有勇无谋之辈。此战胜赖为坐稳家督必须讨伐背叛的家臣,如果不打威信全无。就相当于关羽死后,刘备必须讨伐孙权一样,虽然战败但必须打。试想你的军团重臣战死你不报仇,以后谁还给你卖命?今川氏真就是例子,不为义元报仇家臣陆续叛离没几年就灭了。

日本战国历史织田信长 日本战国人物106织田信长(3)

武田军大败后退回甲斐

长篠之战结束后,信长受到越前一揆众内斗的消息。于八月前往越前。一揆军以下间赖照与朝仓景健等人为首、约有一万两千余人为织田军所杀。信长在给村井贞胜的信件中,记下了越前的惨状:“到处都是死尸、一点空地也无。真想让你看到此景”。记载此时从军的前田利家行为的石版还存在着。写着:“一揆奋起、此后前田又左卫门大人活擒一揆千人。依法处刑以磔刑、下热汤、下油锅。如此等事。一笔记下”。于是越前再度成为织田领土,织田信长将越前八郡赐给柴田胜家,指示胜家经营北国的法则。

织田家的经济基础是商业,而武田家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和矿业;商业的增长是资金的积累,而农业的增长是要靠领土的增加,加上信玄时代引以为豪的甲州金山的金矿储量近乎枯竭,武田家不对外扩张的话,也就只有等着被织田和德川蚕食。胜赖唯一的出路就是先吞并当时实力教弱的德川家的三河、远江地区,然后再寻找机会和织田信长一决高下。

天正七年(1580)四月,在正亲町天皇勅令和森长可一族的调停下,本愿寺以有利的条件取得和解,并从大坂退兵。同时信长命令盟友德川家康的正室筑山殿(濑名姬)及二人所生嫡子松平信康切腹,对外宣称的理由是因为信康的十二条罪行。

日本战国历史织田信长 日本战国人物106织田信长(4)

信康切腹

此时武田胜赖令真田昌幸夺下北条家的沼田城并消灭了沼田氏,武田胜赖率军攻下下膳城、大胡城、山上城、伊势崎城。天正七年九月,胜赖又联同里见、佐竹等反北条势力作反包围(静冈县史所收《纪伊国古文书》)。北条致信家康援助,胜赖便在同月下旬于江尻把家康打退。围点打援战术胜赖已炉火纯青。接着派武田信丰攻下武藏广木城,于北条氏政在黄濑川对峙中胜利。天正八年四月,胜赖与氏政之间在三岛所打的伊豆冲海战,以武田水军的胜利结束(《静冈县史》。

就在武田军接连击败北条、德川军时,织田信长终于平定了叛乱的荒木村重和本愿寺。腾出手来对付这个能征善战的小子了。先是成功策反武田一门众镇守西线门户的木曾氏,接着击败讨伐木曾氏的武田军。天正十年(1582),信长下达甲府讨伐令,织田德川木曾北条等总势十七万余兵力同时发动进攻甲府,一门众之首穴山氏投降德川,武田胜赖无奈撤完岩殿被谱代忠臣小山田背叛,于天目山自杀。武田氏灭亡后,原先隶属武田者表示顺从信长之意,信长仍不容情地将武田一族彻底铲除,即所谓“狩猎武田”的信长令。德川家康暗中隐匿武田的遗臣扩充自己的实力。

至于织田上杉军的“手取川之战”的史料源流是米泽上杉家在元禄年间编纂的古文书集成史料《历代古案》中收录的《上杉谦信书状》,也是目前能证明『手取川之战』发生的唯一也是最早的史料。

日本战国历史织田信长 日本战国人物106织田信长(5)

述说上杉谦信大胜织田军的辉煌胜利,有《历代古案》、《上杉家谱》、《谦信公御年谱》、《上杉谦信公略履历》、《赠从二位上杉辉虎公传》等书。这些书皆为米泽上杉家编纂。

《北越太平记》、《谦信军记》、《松陵夜话》这些书都指出,上杉谦信与织田信长军在加贺对峙,但是还没有开战,织田军就自己渡河撤退了。上杉谦信于翌日莅临,才知道织田军撤退的消息。这些记载接近于今日通说的“手取川之战”,是上杉谦信并没有和织田军开战,织田军就自己撤了。

信长当时正进攻长岛一揆无法抽身。上杉谦信于九月攻陷七尾城后,信长才派遣柴田胜家、羽柴秀吉、前田利家、佐佐成政、金森长近等一万八千人赴救畠山家。当收到七尾城被上杉谦信攻陷的消息,织田军退到了加贺御幸冢一带,实际上织田军就是支援不及时而撤军并非战败。

此时织田信长的威望和势力如日中天,几乎控制了以京都为中心的最富庶的半个日本。为了加快统一的步伐,信长赐予属下武将战国大名级的领土,给予高度的统治自由并命令其攻略周边势力。颇有远见的着手创建了几个地区性的大军团,准备四面扫荡不肯服从的残余诸侯。信长麾下,此时主要有五大军团。

一为东山道军团,由泷川一益担任总大将。攻灭武田氏后,一益进驻上野厩桥城,继任关东管领,着手与北条氏争夺关东地区的统治权。

二为北陆道军团,主将柴田胜家,他统率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不破光治等将进入越中,与上杉氏争雄。此时,他正在围攻上杉氏属下的越中鱼津城。

三为南海道军团,主将为信长第三子神户信孝,以丹羽长秀作为辅佐官,负总的责任。这一军团的目标是正快速崛起,即将统一四国地区的长宗我部氏。

四是山阳道军团,总大将是羽柴秀吉,备中国,包围了毛利名将清水宗治守备的高松城。面对汹涌而来的毛利援军,秀吉掘开附近足守川水,以隔绝高松与外界的联系。后世遂有“饿杀三木,渴杀鸟取,不用太刀,水淹高松”的民谣流传。

五是山阴道军团,总大将是明智光秀,他在平定丹波和丹后以后,又从羽柴秀吉手中接管了但马、因幡、伯耆三国的军事。其实他和秀吉所要面对的敌人是一致的,都是安艺的毛利家。

日本战国历史织田信长 日本战国人物106织田信长(6)

织田五大军团长

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是坚固的同盟关系,他协助织田家抵御东边的敌人,此时家康已领有三河、远江、骏河三国,势力比当年的今川义元还要庞大,他将策应甲斐的河尻秀隆和上野的泷川一益,对抗割据关东的北条氏。家康虽然名义上是织田家盟友,但多次联合出战对信长言听计从实际已经是织田家人了。

同时,信长开始整顿家中势力。放逐织田家历代老臣佐久间信盛与其嫡男佐久间正胜(信荣)。发出惩罚令给信盛,理由为对本愿寺之战上毫无成果等理由。接着对林秀贞、安藤守就、丹羽氏胜也以无能、从前就想谋反等理由放逐之。

天正十一年(1581)为织田信长势力的全盛期。二月底,信长于京都天皇内殿的东边马场举行大展示,即所谓的京都军马演练,此演练以信长为首的织田家一门、丹羽长秀、山内一丰等织田军团的军容展示。此时的军马演练,正亲町天皇亦有出席。同天正九年(1581年)的京都军马演练一样,除了展现织田军的军事实力外,也可说是对正亲町天皇的施压。

历史学界打出的是信长勤皇论,大概是说信长否定天皇和朝廷的传统权威,力图通过武力创造一个新的国家。但随着近几年的深入研究,又出现了“公武结合王权论”,即信长试图将国家权力一元化的排他性关系,而是借助对方而达到互补之目的。信长还是需要依靠天皇传统权威等等,大概指的就是改元、官位授予及制定历法等天皇本身的权力。

自永禄十一年九月足利义昭在织田信长的帮助下上洛并就任将军后,立即申请改元(《言继卿记》),但却未果;次年又申请一次,还是未果。可见单凭武家的一力申请并不一定能够使朝廷随意动用自己的改元权。信长并非否定天皇体制,他也知道无法撼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天皇为自己所用。

天正十二年(1582)夏,织田信长准备派三男神户信孝、重臣丹羽长秀的南海军团进攻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明智光秀之前一直负责与长宗我部氏的和睦工作,为此曾令属下斋藤利三之妹嫁予元亲。但结果信长却要武力讨伐四国,光秀因此名誉受损。同时光秀部下提出自家军团未被赋予进攻四国的任务,“会不会像林秀贞、佐久间信盛父子一样被放逐。”的被害妄想。

同时,德川家康为骏河国领地增加而抵达安土城感谢信长。信长派明智光秀负责接待工作。在这段期间,攻打备中高松城的羽柴秀吉派使者向信长要求援军,并提到“毛利军有率大军往高松城救援的动作”。织田信长立即解除明智光秀的接待任务,改命其带兵前往援助秀吉并听从秀吉安排。据《明智军记》所记载,因光秀不满自己屈居出身低微的秀吉之下而大表埋怨。

日本战国历史织田信长 日本战国人物106织田信长(7)

信长为准备出兵远征毛利而前往京都、逗留于本能寺。派往援助秀吉的明智光秀军突然出现在京都,并于六月二日光秀下达了“敌在本能寺”之令袭击了本能寺。森兰丸、坊丸、力丸、伴正林等约百人同信长一起奋战,信长负伤后返回房内纵火自杀,享年四十九岁。

当时本能寺为大火烧毁,通说是认为信长已死于寺中,但明智光秀的女婿明智秀满遍寻不到信长遗体,有一说是信长遗体已被仰慕信长的僧侣与部下秘密地埋葬了。其长子织田信忠得知消息后,与村井贞胜于附近的二条御所抵抗明智军亦不敌自杀。黑人弥助为光秀所擒后赦免,被送至耶稣会。

这次事变留下的两大谜团,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光秀发动事变的原因,是其一。事变过后,信长的尸体去了哪儿?是其二。据传教士佛洛伊斯所著日本史的记载,明智光秀的理想是恢复旧幕府的权威,但信长则是打算一统日本后,破除幕府制度利用天皇组建远征军征服外国,他们的理念发生重大冲突,光秀在天皇的答应其成为幕府将军后光秀决定除掉信长。

织田信长对生驹吉乃的爱可谓是发自肺腑的,吉乃为信长生下了三个儿女:织田信忠、织田信雄、织田五德。织田信忠既不是正室浓姬所生,也不是庶长子,却成为了织田家的继承人纯粹是因为信长对吉乃的宠爱,信长为了保护信忠的继承权还让信忠成为了浓姬的养子。对信雄和五德也是宠爱有加。

信长迁移居城到小牧山城的时候,在那里为吉乃特别建造了宅院,吉乃在生完三个孩子之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以致于卧病在床,无法去小牧山,后来信长还是将她移居到了小牧山城。在那段时期信长频繁奔走于清州城和小牧山城之间探望吉乃,还为吉乃特地准备了出行的轿子。

日本战国历史织田信长 日本战国人物106织田信长(8)

信长在青少年时偶尔喜欢穿着女装跳舞恐怕是确凿的事情。《信长公记》中也有织田信长在神社的祭祀中穿着女装跳《天人舞》的记录,而且女装扮相相当美丽无人认出是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