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长板优势更重要(是让短板变长容易)(1)

普通高中学校“治跛” 工作有效吗?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不是数学差就是英语差,或者数学和英语两门都差。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学校“普通高中”的身份决定了招生生源的批次和层次。

发挥长板优势更重要(是让短板变长容易)(2)

重点高中先行录取高分段学生,普通高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兜底教育”。即便面对这样的生源,学校要想生存和发展,也必须要想方设法地扩大“本科数”。

老百姓是不管学校生源情况的,他们就只看高考成绩,高考成绩考的不行,老百姓是不认可的。于是“治跛”工作就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发挥长板优势更重要(是让短板变长容易)(3)

一、什么是“治跛”工作?

所谓“治跛”工作就是对学生“跛腿”学科进行整治,从而得以提高的工作。

将那些学习成绩临近本科线的学生选出来,采取一些特殊化的手段进行“补缺补差”,促其奋进,以期待他们在高考中能达到本科最低控制线。此处所讲的的”治跛”工作和重点学校讲“培优”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怎样开展“治跛”工作?

为了做好“治跛”工作,首要任务就是选好“治跛”对象,一般在分科或选科之后,根据本校历年高考成绩分布情况,精准地框定“临界生”,即为被“治跛”的对象。

其次是选择“治跛”的措施 ,一般“治跛”工作有两条措施:第一条是利用课余时间给临界生补课,另一条是“教师盯防”,即每位授课教师包几个“临界生”,要经常性的检查、督促他们的学习,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发挥长板优势更重要(是让短板变长容易)(4)

三、这种“治跛”工作效果怎么样呢?

我认为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1.“治跛”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种的形式,可以提高“临界生”的信心,唤醒其内驱力,促进其更加勤奋地学习。老师的关注度更加集中,监督检查更加到位,属于“精准扶贫”。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临界生”的选择会很难。部分学生自认为还不错,结果被选为“临界生”,会产生挫败感;那些没有被选中的,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认为学校已经抛弃了他们,于是会自暴自弃,甚至通过违纪来宣泄自己地不满。

2.时间安排很困难

高中学生的空余时间非常有限。要么牺牲师生的午休时间来补缺补差,要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补缺补差。无论怎样,补缺补差的时间是短暂的。晚自习时间其他老师可能要讲点东西或考试,也不能随便就将“临界生”拉出去补缺补差。

补习的效果差强人意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这种“治跛”的形式效果其实不太明显,有“跛腿”学科的学生还是跛腿,很难治好。

发挥长板优势更重要(是让短板变长容易)(5)

四、“治跛”的心理学依据---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姑且将其称为木桶定律中的“短板效应”。

但是现实中,学生努力地去抓自己的“短板”往往效果很差,而且还会让其丧失信心。

随着本科大学的扩招,高考本科分数线一降再降(特别是理科),如安徽省理科本科分数线2019年为426分、2020年为435分 ,2021年为415分。对于许多“临界生”来说,将“长板”变的更长往往比把“短板”变长更容易。

发挥长板优势更重要(是让短板变长容易)(6)

比如经常遇见理科班的一部分女生,她们英语、语文都能考100分以上(总分150分),而数学总是在70~80分(总分150分)徘徊,理综也只能考100分左右(总分300分),这样平时总分成绩大概为380分左右,离本科线还差点。如果花大量地时间去补习数学和物理这两科的短板,短时间内效果不可能太好。那么如果将重心花在语文和英语上,将语文和英语成绩由100分提高到110分以上,难度并不大,再将难度相对较小的化学和生物提升一点点,那么高考总分达到430以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我姑且将自己的优势科目通过强化变得更强的效应称其为“长板效应”。此处所述的“长板效应”不是将多条腿的凳子的最长一条腿锯断以达到稳定状态,而是将学生的相对优势学科变得更强势,以弥补其他短板学科的不足。

当然,本文所述的都是普通学校为了生存而采取的急功近利的办法。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是个“慢”的过程,要想大幅度提高成绩,还是要从高一就开始布局,“放长线钓大鱼”。

发挥长板优势更重要(是让短板变长容易)(7)

发挥长板优势更重要(是让短板变长容易)(8)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