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1)

在工业领域

正常的人才结构是

1个科学家、10个工程师、100个技能人才

在中国

高素质产业工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是很多企业赖以生存的人力资源

但与此同时

很多企业却是最没有动力提供土壤的“玩家”

造成今天两千万工业技能人才缺口的原因

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收入比较

还有更为深刻的历史原因

我们只有深入地审视职业教育和制造业的紧密关系

才能看懂未来之中国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2)

传统职业教育往往囿于“闭关教技能”的单一格局

特色不突出,学生就业优势不够明显

近几年来

国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

但绝大多数院校受自身办学水平和实力的限制

让学生真正在实际工作中磨炼技能水平并不容易

普遍存在着校企合作环节流于形式

实训环节难以落实的问题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3)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4)

很多人将德国的制造品质和经济奇迹归因于「双元制」

其培养的大量高素质技术工人成为德国制造的坚强后盾

中国企业、教育机构和地方政府都在尝试模仿、甚至引进德国职业教育

比如

全国技工教育「一面旗帜」的广东

明确在5年内建设10所全国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技师学院

校企双制育人模式

不过

这里仍然需要注意一个很少被提及的因子

企业自身

在德国

微型企业中有一半企业具有职业教育资格

而大型企业中具有职业教育资格的比例超过 90%

企业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主体之一

也是主要办学经费来源

另一方面

他们也是吸收这些学员的主力

不少德国中小企业可以成为百年老店

就是愿意亲自种树,静待花开

愿意承担收益发生在未来的风险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5)

在深圳就有这么一家企业

早在13年前就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不计成本的执行力进行产业布局

“校中企 企中校”的形式全面对标德国

不仅为企业培养源源不断的应用型人才

而且也为深圳教育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就是

奋 达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6)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股票代码:002681。奋达科技以研发和制造扬声器起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沉淀与创新升级,形成了电声、无线、软件、精密制造四大核心竞争力。

2009年筹办奋达职校,直接将学校建立在产业园区内,定向培养人才。2012年奋达科技上市,同年,奋达职校经深圳市教育局正式批准成立,成为当时深圳市首所,也是唯一一所民办职业学校。

奋达职校依托上市公司奋达科技的优势,工业机器人专业、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专业快速崛起,产学一体、融合共振,12年间为社会培养了近两万名高素质人才。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7)

为了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我校于2022年5月19日

与深圳市奋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奋达机器人公司)

在实训楼举行机器人实训(实习)基地暨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授牌仪式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8)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9)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10)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11)

19日下午4:20授牌仪式正式开始,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肖晓、行政总监黄汉龙,深圳市奋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瑜、智造经理徐赵谋、研发经理常林飞、综合管理主管潘晓红,我校校长杨美杰、办公室主任汪志远、就业处处长谢昕坤等处级以上干部和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共同出席活动。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12)

奋达机器人副总经理周瑜先生讲话

奋达机器人公司周总表示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元气满满、朝气蓬勃的奋达学子

都拥有宽广的前程

但梦想的现实,需要经历不同的实践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13)

奋达机器人公司本着集团

“行业的标杆,企业的楷模,人才的圣地,社会的奋达”

的企业愿景

希望奋达学子可以通过实习实训

夯实专业知识

立足实践,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希望与学校的合作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

有空间、有未来的

通过“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共享互补

推动企业产业与学校教学深度融合

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14)

奋达科技董事肖晓先生讲话

肖晓先生表示

校企合作是培养人才、促进产教融合的先进模式

奋达机器人成熟的研发技术体系和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依托奋达机器人与自动化的优势

公司自动化生产线经过优化升级后

人员规模有所缩减,产能和产值却得到了提升

在自动化方面

奋达机器人从中小订单的局部自动化到超大订单的集成自动化发展

已有一套奋达系统的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成本

目前

奋达科技智能穿戴生产线自动化率达60%

并打造了智能锁行业领先的智能测试线

此外

奋达机器人已与富士康、美的等国内知名企业在自动化方向达成合作

创新力就是生命力

校企合作模式更是为双方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期待此次校企合作开启一个好未来

为中国制造业奉献大智慧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15)

智能制造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工业机器人专业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大有可为

奋达职校与奋达机器人公司在此次合作过程中共同进步

致力于让学生实现教育实践能力向社会实践能力的高效转化

为智能制造行业输送对口人才,不断添砖加瓦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16)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17)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18)

奋达职校杨美杰校长讲话

杨美杰校长表示

中等职业教育

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

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

在时隔2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之际

机器人实训(实习)基地的授牌是奋达职校在校企合作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标志着校企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我们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

坚决贯彻落实

“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企业服务”的办学理念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积极促进产教融合

在专业课教学中推行现代师徒制、理实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19)

同时

还要旗帜鲜明地践行“企中校 校中企”的奋达办学模式

充分总结过往的成功经验

并向全国推广

在未来发展中

奋达人应更加坚定走内涵建设路线

全面提升办学品质

争取高分通过省重评估

要坚定不移地走奋达品牌路线

致力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标杆

奏响“奋达模式”最强音!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20)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21)

揭牌仪式结束后

企业领导先后参观了我校

与深圳市新红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建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智能实训室

与深圳市莱赛仪器有限公司共建的电子商务专业“3D网红直播间”

并对我校实训室现有设施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对现行“订单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效

给予高度赞赏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22)

本次授牌仪式的成功举行

为校企双方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为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

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新的契机

职业教育的社会职能决定了它与地方产业布局、企业类型定位紧密相连

在长期的校企合作中

我校面向未来,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实况

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

稳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不断增强学校的认可度和吸引力

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职业教育前途宽广,大有可为

奋达职校,未来可期!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23)

工业机器人

专业介绍

我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开设于2016年,当年被本校设置为重点专业,近年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200名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毕业生,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主要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地区,获得社会广泛好评。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绝大多数教师为双师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在教科研成果方面成绩出色,是校内最为突出的专业之一。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24)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25)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电工电器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联合聚力助推合作共赢(校企合作促发展)(26)

就业方向

面向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自动化成套装备中的现场编程,调试,运行维护,故障诊断,人机界面编程,生产技术管理,机器人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等管理工作。

特 色 专 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