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各岗位间的区别,你分得清吗?

随着就业处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把“希望”转向了公务员考试,“浩浩荡荡”的“公考”队伍正在逐渐壮大,特别是近几年的国考,每年的报名人数都有上百万,很多人都把它当成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虽然不至于此,但也不得不承认,当今就业压力下,毕业之后能考上公务员,其实真的是一份不错的“归宿”。

有些小伙伴为了能尽早上岸,会“不计后果”地先选择一个相对好报的职位,先考上再说。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这个办法不是不可取,因为公务员考试的各个岗位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基层公务员什么职位好(公务员各岗位区别)(1)

一、基层和市直及以上单位的区别

县级及以下岗位属于基层,市直及以上单位是上级部门。

基层岗位,竞争较小,发展机会很多,多人员要求也不高,但是部分岗位工作环境相对艰苦,而且工作相对辛苦,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公务员,加班工作是常态,会经常下乡工作。对很多立志成为公务员的考生来说,基层的历练对个人的成长、进步是非常有帮助的。

市直及以上部门的岗位对考生要求往往较高,招考人数一般不是很多,但报考的人多却特别多,竞争非常激烈;对考生的学历要求基本都是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个别岗还要求必须研究生以上学历。这类岗位之所以这么“抢手”,是因为相比基层工作部分,这些单位环境更优越,一般都在所在县、市,同时在市直及以上部门中工作培训、深造的机会更多,接触“面”更大,升职发展较快。

二、直属机构和普通单位的区别

这里说的直属机构是指上级垂直管理的单位(机构),只受上一级该系统部门领导,不受该级人民政府领导。比如海关、国税、地税等部门,是上级驻地方的机构,受上级系统部门的领导,一级级的。这些部门对考生的专业能力要求较多,因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专业领域范围内的,所以考生们不要“冒然”选报。这类单位的工资待遇会比当地普通单位的好,社会地位也会更高,所以很多小伙伴都“倾心”直属机构单位。但是这类岗位,上升速度较慢,机会较少,而且也不像其他普通单位可以交流任职,在这里工作的年轻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才能提升职位。

普通单位,指的是地方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比如说教育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等单位。这些单位的个人薪金待遇是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般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薪资待遇会比中西部地区的公务员好一些,这是经济基础决定的。这类单位工作调动机会相对较多,选择相对自由,但是想要升职加薪,也是需要不断努力的。

三、核心部门和一般部门的区别

这里所说的核心部门,是指各级政府的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组织、纪检、发改等部门,它们是一个地方政府正常运转的权力中枢位置,负责上传下达、人事调配、执纪监察、立项审批等职权。这类职位社会地位较高,发展机会也很多,最主要的是能接触到很多工作、学习能力较强的“高手”,在这里的年轻人会得到很快的成长!但是,不足的是这些部门的日常工作比较忙,也会有加班加点的情况,不过要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了,工作越辛苦,说明你的进步也越快,上升的机会也就越多!

而一般部门则是是相对而言的,它更多的是指一些负责具体执行政策的单位,比如科技、卫计、审计等部门,它们的职能比较专一,负责某一特定领域的政策落实和执法监管。这些部门和单位工作会比较轻松,工作量也没有核心部门那么大,可能比较适合那些追求“安逸”的小伙伴,因为这些岗位工作时间相对规律,一般不会出现加班加点的情况。但是,权责是统一的,你的付出没有那么多,进步也就相对较慢,升职的机会也就相对较少。

来自:公务员遴选考试网2017-10-12

更多公考资讯请查看:http://mudanjiang.offcn.com/

公众号请关注牡丹江中公教育(mdjoffcn)

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备考应做到“三实”

一、练习修改要实时

临近考试前的半个月,相信高强度的做题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考生的每日常规任务。那么如何让每次的做题都起到应有的效果?对练习的及时修改就成为了必须。如果只是大量练题而不去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总结,那么,这种量就很难及时转换为质。因此,在做完题目以后要及时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自省。及时去发现自己能够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并做好标记;二,互查。及时寻找一起复习的小伙伴进行相互问题的寻找和优点的学习,并交流经验;三,求助。在自己发现有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及时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二、理论巩固要扎实

冲刺备考期适当地全真模拟是必要的,但如果只进行全真模拟,势必造成相同的问题重复犯的情况,这是由于理论根基不太扎实造成的。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时用前面所学到的审题理论、要点选择理论和加工书写理论去练习,去适应,去熟练。理论是死的,而实际的题目却相当灵活,只有有意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理论。而平时把理论用习惯了,上了考场自然做题的速度和效率也就上去了。

三、复习心态要踏实

到了备考后期,急于求成的心态成为了广大考生存在的一种普遍心态。但我们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欲速则不达”。你越是着急,结果可能就越糟。反过来,如果你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那么结果一般会超出你的预期。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对于申论科目的复习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的考生而言,如果你付出百倍的努力,并且抱有随时“再来一次”的准备,那么你成功的系数就会增加很多。毕竟申论科目所需要的诸如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不是一两天可以达成的。而且从本质上来讲,这些能力也基本不可能速成。凡是抱着一颗捷径心态去复习备考的考生,结果往往是这次考试没成功,这次复习的成果对于下次考试也没有本质上的帮助。因此,心态踏实十分关键!

图形推理分类分组型题目应对方法

行测试题中,图形推理部分考查题型全面而稳定,都是10道题,包括的题型有顺推型、类比型、九宫格型、立体型和分类分组型,其中分类分组每年必考5道题,占据图形推理的大部分分值。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把握好这一题型的考查形式,拿得图形推理高分。

那么图形推理中的分类分组型题目有些什么特点呢?此类题型典型特征就是题目给6个图形,编号①~⑥,把6个图形依照共同点分为两组。所以,找共同点是作答这类题的关键点。

那么,如何来找共同点就成为如何在6个图形中快速分组的突破口。一般而言,刚接触的考生知道要寻找共同点,但是,做题速度还是无法提高。问题就在于,找共同点也是有先后考虑的顺序的。

一般考虑的共同点也无非点线面的数量、对称性、空间数等等,但是,顺序不同,做题速度也就大大不同了。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作答该类题型的技巧。

找共同点时,考虑的因素依次为:

1、对称性。包括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位置、数量。之所以先考虑对称性,是因为对称性是比较容易区分出来的特点,一眼就能快速看出图形的对称性。

2、直曲性。即每个图形的组成线条是直线还是曲线。仅次于对称性之后,我们考虑一下构成图形线条的直曲性。根据线条的情况来给图形分组。

3、组成元素。包括元素位置、元素种类、元素个数、各元素之间的连接方式。这种情况比较试用于一个图形中有多个小图形的题目,这些小图形我们就把它当做是组成整个图形的元素,作答这类题通过观察元素的位置,元素的种类、个数,以及各元素之间的连接方式来进行分组。

4、数量。包括图形部分数、封闭空间数、面线点的数量。在前三个都找不到共同点的情况下,我们最后考虑数量,因为做题时数数量是稍微花费时间的方法,在数的时候,尽可能从大的方面来观察数量变化,一次就是图形部分数、封闭空间数、面线点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就能快速对图形进行分组,但是如果遇到比较难的题,当以上四个方面都考虑了之后,任然无法分组的情况时,那么,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来分析选项,根据选项的分组来分析是否合理。

当然,图形推理题考察的是考生的敏感性,通过短时间的很难得到提高,所以还需多做题练习。

公务员考试贯彻执行题目内容理解是关键

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备贯彻执行能力,中公教育专家通过研究12年国考到15年国考近四年的贯彻执行题目发现,贯彻执行题不仅考察从事机关工作的基本写作能力,题目本身也是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来源,不管是题目还是作答内容更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题干为方向,理解之外懂得灵活应对才能在考试中拿分。因此今天针对一些贯彻执行类题目考察趋势的作答思路进行简单说明,帮助更多考生找准作答的方向。

应用文考察不拘泥于格式本身,更侧重内容的理解。今天在这里我们不去具体讲解行文逻辑本身,而是从题目入手,学会分析。一看到贯彻执行类题目,很多上过课的学生会对格式正确记忆尤深,而很多时候除了规范的党政、行政机关公文之外,近几年考过的编者按、政府短文、讲解稿或者备询要点等内容,基本上都不涉及格式的要素和写法。面对一道新题目,其实从题干本身到材料引申,在联系我们生活,把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才能灵活掌握贯彻执行的题目。一方面是对题干的理解,有时候我们看到政府网站的一篇文章,可能围绕某个主要思想去阐述一下具体情况,供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政该情况。讲解稿作为特定的场合下去向大家讲解说明妈祖的情况,材料围绕妈祖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已经交代了,我们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梳理,作答的时候也按照这个思路来即可。15年国考贯彻执行题目中让我们在制博会上为领导召开记者通气会写个备询要点,一开始可能完全摸不着头脑,没看过没听过,其实在形式上我们不需要特殊注意,而按照材料给的内容,理解一下题干,既然要和记者们介绍制博会的亮点,从字数看还是内容不应该是把制博会具体情况写明,而按照生活中电视节目录制完播放的前情提要,一般是捡一些重要的事项强调一下,吸引大家的注意。另一方面是对材料的理解,答题其实对材料的概括,制博会过程本身分了几个大的内容层次,并且每个内容材料都有想强调的重点词语。我们只需要按照之前阅读材料的方法找寻高频词即可。

申论客观题答题关键点拨

归纳概括题是最基础的题型,最关键的标准就是要点齐全。那么就需要考生在材料中寻找要点时能够准确定位、不遗漏要点。对于一道归纳概括题而言,一定要明白归纳概括的对象。比如题干要求我们归纳概括某某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回到材料去找某某问题。也只有明确了归纳概括的对象,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找到全部要点。相对来说,归纳概括在逻辑上要求不高,只要要点找得准确、全面,分数就有保证。

提出对策题目在近几年的国考中逐渐弱化,但是各位考生也不可就此轻视。对于一道提出对策题而言,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才是关键。比如题干中要求你解决市民出行的问题,那就回到材料中去找问题加以解决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看,提出对策题目是归纳概括的延伸,实际上并不难。

拿到一道贯彻执行题后,首先看的是我们需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换言之需要我们写哪种公文,其次就需要明确写作的内容了。比如2015国考地市级试卷中,要求考生写一篇讲话稿,内容是生猪养殖信息化经验交流,那么我们就需要明确生猪养殖信息化的做法,考生在答题时要紧扣做法,关于做法的内容考生回到材料中去找即可。再比如2015年副省卷中,要求考生写一个备询要点,很多考生拿到题目时茫然不知所措。但是其实只要牢牢抓住备询要点的内容,即制博会的亮点,回到材料中去寻找亮点即可。贯彻执行题目虽然对于逻辑、结构、格式都有要求,但是最核心的还是要点。明确写作内容,才能抓住核心。

很多考生都认为综合分析题目难,得分率低。其中很普遍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明白到底要分析什么、到底去材料中找什么,从而导致答非所问。如果要求解释一句话的意思,那么我们需要回到材料去找与这句话相关的要点;如果要求分析一个观点,那么我们需要回到材料中找到这个观点,看看有哪些相关分析的内容。材料中有的我们总结出来,没有的也不要随意乱写。只有明确分析对象,才能在材料中有针对性地找准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