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岭镇位于钦州市郊西南部,三面环海。距钦州城区12公里。东连钦州城区和尖山镇,西南与防城港市茅岭镇隔海相望,西北接黄屋屯镇,南临茅尾海。境内有海港及配套设施,有南防铁路、南防高速公路、南北高速公路等过境公路,水陆交通发达。下辖傍钦村、高沙村、西围村、新平村、诗家村、白鸡村、板坪村、横山村、长坡村、团和村、新营村、新南村12个村委会,行政区域面积92.07平方公里。南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至明洪武七年(1374年),先后属玉山县(后名华清)、宁海县、安京县(后改名安远)地,明洪武七年至清末,先后属安远县、钦州、钦县、钦州、钦州直隶州地。民国19年(1930年)分设傍城、高沙2乡,民国30年(1941年)设傍城上乡、傍城下乡(即沙泾乡)。钦州解放后,1950年康熙岭属六区管辖。1957年7月,撤区并乡,为康熙岭乡;1958年,改为人民公社建制,属黄屋屯公社所管辖;1959年夏,分出成立康熙岭人民公社;1961年6月,设区领社,属附城区管辖;1963年春,撤区并社,属附城公社管辖;1966年,从附城公社分出设康熙岭公社;1984年9月,废除人民公社,复行乡(镇)建制,改为康熙岭乡;1989年10月,尖山从康熙岭乡分出设乡后,1993年12月,改为康熙岭镇至今。1994年10月起为钦南区管辖。

康熙岭镇地处沿海,拥有42.5公里海岸线。浅海滩涂2800公顷。境内以平原为主,是半丘陵半平原地貌。属南亚热带气候,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为20℃~24℃,年降雨量在2100毫米~2300毫米之间,全年无霜。主要河流有茅岭江、金鸡塘江等。主要矿产资源有钛铁(富含金成分)、锆英沙(富含白金成分)、玻璃砂等。灾害性气候主要有台风、旱灾等。

农业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种植甘蔗、玉米、花生、薯类、蔬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名优土特产有海鸭蛋、对虾、鲈鱼、青蟹、大蚝等。其中海鸭蛋味道鲜美,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碘、硒、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及丰富的卵磷脂。

钦州康熙岭镇(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