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割发代首这个故事,好多文字作品还有影视作品中都有提到过,说的就是曹操带头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定,而要自裁以谢罪,后被自己身边的谋士郭嘉劝下,以自己的头发来代替自己的脑袋的故事。千百年来都被奉为了一种以身作则的典范和标杆了。

三国时期曹操的成就及一些典故(曹操割发代首的几点分析)(1)

在小编看来,曹操当时的作法就是一种避重就轻的诈术而亦,本来实现的生活中“以发代首”的事就多如牛毛泛滥成灾,如今谁还要把这种事当作以身作则的榜样,谁就是脑子进水了。谁就是还想把那种刑不上大夫的时代再给拉回来。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情形。建安三年夏天,麦子成熟之时,曹操统领大军去打张秀,百姓们见到又是打仗,没有人敢去收获已经成熟的粮食。曹操看到这等情况,便向当地的官吏百姓传令说:“我是得了天子的命令,出兵打仗的,如今粮食熟了起兵路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全军上下凡过麦田,如果有损坏的,斩首。”可是说完这个不多时,自己的马受惊,踩坏了一大片麦田,曹操立马叫来了行军主簿,议自己的罪,主簿说:“丞相怎么能够议罪呢?“曹操说:“我自己制定的法令,我自己都不遵守,如何服众?”说着抽出自己的剑要自刎,众人急忙上前拦住。

三国时期曹操的成就及一些典故(曹操割发代首的几点分析)(2)

二曹操在为自己定罪时只是装装样子,没真想怎么的。在曹操踩了麦田后,他完全可以自己以军法处置自己,他自己定的法令,他最清楚不过了,“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他踩麦田一事,本就法规明确,实事清楚。为什么还要叫行军主簿来“拟议“自己的罪行呢,这曹操的意思不言自明了吧。

三曹操为自己免罪的根据很是滑稽不堪,郭嘉说“法不加于尊”,曹操就坡下驴,马上不死了。而这句“法不加于尊”只是《春秋》一书中的一句话而亦,而《春秋》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本史书罢了。历史是什么,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三国时期曹操的成就及一些典故(曹操割发代首的几点分析)(3)

以上所看,曹操脑子可能是穿越过去的,有着很现代的管理理念,要么就是古人的聪明现代人突破的不多。再就是我们活在当下的社会中,要鄙视“以发代首”的事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