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一词,今天主要指品德高尚的人,这个概念主要源于孔子,所以常常有人认为,“君子”这个词是孔子所创。其实不然。

“君子”一词出现时间很早,早在上古时代就已被使用,如在《易经》、《尚书》等文献中都有提及。不过,彼时的“君子”更多是一个政治概念,主要指为政者或地位高的人。

易经小人和君子(何为君子)(1)

到了《论语》中,尽管有时“君子”也指在高位的人,但更多是将其作为道德人格追求,身份地位的内涵已明显弱化。“君子”终定型为儒家的重要文化概念,并在后世逐步演变成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

对儒家的“君子”概念,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在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中,是怎么表述“君子”的。

易经小人和君子(何为君子)(2)

众所周知,流传到今天的《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二者的成书年代有着较大差距,一般认为前者成书于西周初年,后者则完成于战国及以后。“君子”概念在“易传”尤其是《象传》中大量出现,论者已多,毋庸多说;我们重点来看看更早期的“易经”卦爻辞中,呈现的是一个怎样的“君子”?

据统计,“易经”卦爻辞中出现“君子”的,共有16卦,分别是“乾”、“坤”、“屯”、“小畜”、“否”、“同人”、“谦”、“观”、“剥”、“遁”、“大壮”、“明夷”、“解”、“夬”、“革”、“未济”。限于篇幅,我们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卦,简述如下:

易经小人和君子(何为君子)(3)

“乾卦”九三爻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三爻阳刚得正,但居位不中,上不达于高天(九五爻),下不立于地面(九二爻),所以要不断健强振作,随时保持高度警惕,这样,即使面临危险也可免遭祸害。

“坤卦”卦辞说:“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意思是君子如果前往,先是有所迷失,后来却有所得,吉利。坤德在于“柔顺”、“居后”,因此抢先居首未必成功,守持正固,后来者反而居上。

易经小人和君子(何为君子)(4)

“否卦”卦辞说:“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同人卦”卦辞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一个“不利君子贞”,一个“利君子贞”,意义正好相反。

简单来讲,否卦坤下乾上,天气上升,地气下沉,天地阴阳二气互不交合,万物生养不得畅通,否闭之世,人道不通,天下无利,是小人得势,君子被排斥之象;同人卦离下乾上,火光上升,与天相同,同时下卦六二爻柔顺中正,与上卦刚毅中正的九五爻相应,故称同人,表示与人和睦相处,必须有广阔无私、光明磊落的境界,做事方能顺利畅通,沟通天下的意志,促成世界大同。这也是君子的正道。

易经小人和君子(何为君子)(5)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出现“君子”最多的卦——“谦卦”,其中共三处提到“君子”——卦辞说:“亨,君子有终。”初六爻说:“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九三爻说:“劳谦,君子有终,吉。”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没有全部是吉或凶的卦,只有谦卦,六爻都吉利,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谦虚这一美德的重视。此外谦卦还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其六爻中只有九三爻是阳爻,其余都是阴爻,且九三爻的爻辞与卦辞也一致,都说“君子有终”,可见该爻的特殊地位。

易经小人和君子(何为君子)(6)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九三爻爻辞中的“劳谦”“劳”指勤劳,也指向能力,君子作为为政者,自身能力当然不能低;“谦”则是君子品德的一种表述。将“劳”置于“谦”之前,说明“易经”更看重能力,这与后世德才兼备的说法有所不同。

不难看出,与后世“君子”更多是成为一个道德标杆不同,“易经”中的“君子”则要复杂得多,立体得多。他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要通晓天地之道,还要有服务于社会和群体的实际技能,同时还须审时度势,团结群众,领导人们走向成功(世界大同)。

易经小人和君子(何为君子)(7)

今日之世界,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的社会也更需要那种综合性的、全能型的“君子”,而不是仅剩下一具“道德”空壳的“君子”,尤其对社会管理者和精英们而言。也许,是时候重新定义和回归“君子”的本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