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国内刮起了一阵阵贺岁片的风潮,冯小刚以独特的现实视角和反讽的黑色幽默气质不仅收割了高票房还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他也在十几年创作贺岁片的过程中以拼贴式的喜剧呈现和虚拟的情节想象完成了游戏人生的书写,他将镜头对准市井平民,从嬉笑怒骂中表现平民阶层日常生活的俗,又借助这一股子俗气去体现电影人文关怀的雅,由此形成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使得冯小刚成为中国电影创作领域中的另类明珠。在26年后的今天,贺岁片仍旧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不仅对票房有着强大的号召力,也用影像的方式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度过新年,而那些冯氏幽默的经典贺岁片在如今看来依旧可以在贺岁片中占有一席之地。

贺岁片排行榜前十名2022(雅俗共赏的冯氏贺岁片)(1)

贺岁片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好莱坞,每年圣诞节电影商们都会推出豪华演员阵容出演的大制作商业电影,最为熟知的西方贺岁片有《凯撒大帝》、《金刚》、《小鬼当家》等影片,而在中国,贺岁片最早出现在香港,经典的贺岁片有《福星高照》、《逃学威龙》、《摩登保镖》等,在电影结尾也会有明星演员给观众拜年的彩蛋,极具中国特色和东方意蕴,1995年的《红番区》是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部贺岁片,也借此部影片获得了高票房,观众对贺岁片也有了新的认知,直到1997年冯小刚导演了第一部中国大陆的贺岁片《甲方乙方》,引发了中国大陆电影界贺岁片的热潮,贺岁片也就此成为了春节文化的一部分。因为《甲方乙方》的高票房,冯小刚也成为了贺岁片的领军人物,随后执导的1998年《不见不散》、1999年《没完没了》使得冯氏幽默成为了贺岁片的代名词,冯小刚也就此掌握了票房密码和观众口味,《大碗》、《手机》等影片的票房也在贺岁档中远远领先其他贺岁片,冯小刚也有了“票房大腕冯小刚”的赞誉。随着贺岁片的成熟与丰富,国内市场的电影风格越来越多样化,但冯小刚的贺岁片票房仍旧稳固,2013年的《私人定制》的票房高达7亿,同时期的《西游·降魔篇》却只有他票房的一半,冯小刚以精神狂欢准确把握了观众的电影喜好,在商业电影中成就了一次次票房神话。

贺岁片排行榜前十名2022(雅俗共赏的冯氏贺岁片)(2)

冯小刚前期的贺岁片专注于单纯的喜剧叙事,借助诙谐和戏谑的情节揭示某些哲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都是纯粹的喜剧。《甲方乙方》采用小品串联的结构讲述了四个年轻人的创业故事,荒诞和真实交织在其中,接地气的冯氏幽默将小人物的真实故事嫁接在游戏之中,戏中戏的构造让故事里的主人公圆梦,也让观众捧腹大笑,而影片最后的那句“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也成为了贺岁片最初带给观众的感动。从《手机》一片开始,冯小刚开始转变一贯的喜剧技巧,而是在喜剧的表象背后放置了悲剧的种子,非大团圆的结局让观众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人物内心恐惧的刻画入木三分,不同于《天下无贼》的自我调侃,《手机》更具现实主义色彩,将人心放置于手机这一物象中,借费墨之口说出的那句“你们的手机里藏满了秘密”揭示出影片主题,即使这部影片已经上映了20年,但如今看来仍有很强的代入感,手机作为影片的线索,折射出了人们的谎言和内心的丑恶,正如刘震云在小说中所写:“手机,原来就是为了方便人的,没有它的时候,人挺自由的,有了它人成风筝了,别怪手机还是人的事。”原本是通讯工具的手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人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而被戳破的秘密既是笑料又是荒诞的现实,嬉笑后只留下满满的悲哀和强烈的讽刺意味。

贺岁片排行榜前十名2022(雅俗共赏的冯氏贺岁片)(3)

在冯小刚的贺岁片中,常用戏仿和拼贴的手法呈现出另类的喜剧效果和奇妙的视听体验。《大腕》中充满了对广告和金钱的讥讽,被商业化的葬礼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意味,大量的词语在这部影片中被戏仿加工,“硕士伦”、“可笑可乐”、“笑哈哈”、“报丧鸟”等词语的再编使得影片笑料不断,婷美的广告词“这辈子做女人挺好”也被戏仿为“请节哀,下辈子做女人挺好”,《不见不散》中也有对革命语录的戏仿,“同志们,我们今天大踏步的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的前行”,这些戏仿进一步加强了影片的喜剧效果和讽刺性,充斥着黑色幽默特征。除了戏仿,《大腕》中还将音乐进行了拼贴,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片段与《朋友》和《夜上海》拼贴,流行乐中流淌出怀旧意味,风格和旋律完全不同的音乐被拼贴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奇妙的视听效果。冯小刚的电影中的幽默元素还体现在方言的运用,那股浓厚的京味带来了很强的趣味性,河南话、东北话、四川话也常出现在影片中,多种方言的运用和台词的戏仿拼贴也打造出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语录,《甲方乙方》中的“那不成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大腕》中的“No money,no women才是悲剧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天下无贼》中的“有组织,无纪律”,《非诚勿扰》中的“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非诚勿扰2》中的“活着就是一种修行”……这些经典对白的口口相传也成为了冯氏喜剧最好的宣传方式。

贺岁片排行榜前十名2022(雅俗共赏的冯氏贺岁片)(4)

但纵观冯小刚的喜剧作品,也不难发现在喜剧背后所蕴含着一层残酷的现实,他将日常百姓的生活当作素材库,以喜剧的方式去呈现老百姓所关注的现实。冯氏喜剧中展现了下岗就业、民工返乡、移民问题、讨债治病、媒体暴力、官员腐败、环境保护等情节,也将社会发展中的时事融合其中,从《甲方乙方》到《我不是潘金莲》,影片中的话题都与社会热点息息相关,《不见不散》迎合了观众出国热的心理,《大腕》深刻诠释了传媒的无孔不入,《手机》讽刺着人们被科技产物操控的生活,《私人定制》揭露了官僚腐败,《我不是潘金莲》呈现出官员的腐败和不作为,冯小刚始终用影像在剖析社会热点,娱乐观众的同时也在拷问人性。

贺岁片排行榜前十名2022(雅俗共赏的冯氏贺岁片)(5)

冯氏喜剧中或许没有多么艺术化的镜头和设计,但幽默和抓人眼球的台词却一次次出圈,短句和口语化的运用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重复性的演员利用也将葛优的明星效应放到最大。冯小刚或许不是严格意义上有着独特艺术审美的作者导演,但他一定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商业片导演,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充分利用了春节档期的优势,通俗易懂的对白和剧情、游戏化的叙事手段、符合大众的观影趣味使得他拥有了一批稳定的观众群,由此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冯氏喜剧贺岁片。而在今天,再次回望冯小刚的贺岁片喜剧,仍旧可以在一部部喜剧中找到流量密码和制胜秘笈,对现在大量多元的喜剧电影也有着很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