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宇最美(名家郭靖宇为了最美的乡村最美的人)(1)

作者丨高宏然

郭靖宇最美(名家郭靖宇为了最美的乡村最美的人)(2)

“《最美的乡村》是‘命题作文’,写好拍好是我们的本分,我没想到的是,播出后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引起各个层面的强烈反响,从党员干部到城乡群众,从退役军人到创业青年……关注度始终稳居同时段电视剧排行榜第一,说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这个时代主题太深入人心了!”

6月24日上午,央视热播剧《最美的乡村》监制和总编剧之一郭靖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郭靖宇最美(名家郭靖宇为了最美的乡村最美的人)(3)

时代命题抓人心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由我省组织创拍的电视剧《最美的乡村》是谋划3年之久的献礼之作,该剧由郭靖宇监制,郭靖宇、杨勇担任总编剧,巨兴茂、来赫执导。全剧用3个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叙事单元,讲述3名共产党员投身扶贫攻坚一线的故事,深刻展现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背后的党心民意。虽然扶贫故事天然带着艰难的底色,但全剧却采用了温暖明亮的轻喜剧风格,实现了收视和口碑双丰收,被誉为“一部扶贫教科书”“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主旋律精品力作”。

《最美的乡村》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是通过深入采访,变成了所有创作者的有感而发。为了搜集素材,主创人员深入到承德宽城喜峰口村、药王庙村,滦平苇塘村、付营子村、古城川村,平泉柳溪村,围场的哈里哈村,兴隆的西湾村等地体验生活。先后走访了贫困县的组织部、扶贫办、帮扶企业等,采访了扶贫干部、乡镇基层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员、基层老党员、贫困户代表等上百人,搜集到很多真实感人的故事,为创作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

郭靖宇说,“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很多村里的能人、有威信的人都是退役军人,这些有见识、有胆略,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退役军人在农村更容易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所以在创作时,将几名优秀退役军人作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书特书。播出几集后,就在退役军人群体中产生强烈反响,同时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并号召广大退役军人收看,这让我们主创团队很意外,也很振奋。”

郭靖宇说,“从这部戏的播出效果来看,社会反响非常强烈。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团队未来主旋律创作的信心,让我们更增添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郭靖宇最美(名家郭靖宇为了最美的乡村最美的人)(4)

郭靖宇在《最美的乡村》拍摄现场

最是故乡情深厚

“为什么选择承德作为拍摄地?承德是我的家乡,我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熟悉家乡人的情感和生活,知道他们怎么说话。任何一个创作者,只有拍他最熟悉的生活才能拍得好,只有写他最熟悉的生活才能写得真……因为承德有‘紫塞明珠’之称,所以剧中的城市叫‘紫塞’。”

郭靖宇19岁就离开了家乡,出来闯荡。他说,离家的时间越久,对家乡的爱和牵挂就越多,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是挥之不去的乡愁。《最美的乡村》为什么会高热度吸引观众?不仅在于新时代农村扶贫攻坚的题材紧贴热点,主题服务大局,还因为故事和人物接地气,因为主创团队对这片土地、对这里的人民太熟悉了,所以讲的故事鲜活生动,带着山野的露珠,非常打动人心。可圈可点的还有演员的精湛表演。除了几位主演外,还有大量承德当地的演员和群众参演了此剧。杨志刚是郭靖宇的亲弟弟,2008年曾在拍摄现场被烧伤,不得不在黑暗的屋子里待了8个月,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曾一度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在家人的关怀帮助下,他克服了巨大困难和心理压力,终于重回演艺一线,因烧伤造成的嗓音变化反而成了他最具辨识度的风格。此次在《最美的乡村》中杨志刚扮演的唐天石深得民心,非常出彩,其被病痛困扰的情节就有杨志刚自己的影子。郭靖宇说,一般演员都忌讳谈及自己的疾病,而志刚没事,只要对角色塑造有用,他甘愿把自己的痛苦经历作为素材。为了创作好这出发生在故乡的扶贫大戏,“郭家班”全员齐上阵,下了“绣花”的功夫,付出了极大的辛苦。

在讲述一个个扶贫故事时,郭靖宇选择了承德最具特色的几个景点作为背景。潘家口水库的水下长城、平泉市的辽河源头以及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如一幅穿越时空、连接历史和未来的壮美画卷,为整部剧增加了雄浑壮丽、波澜壮阔的历史厚重感和沧桑大美。讲述创业故事时,又巧妙地将羊汤等特色美食以及漏粉制作、特色剪纸、打铁技艺、传统木工等非遗文化进行了展示和宣传,匠心巧运,美不胜收。

“我是一名文化工作者,也是普通的承德人。承德是著名的旅游文化名城,这里山美水美人情更美,我希望通过《最美的乡村》这部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家乡,爱上美丽承德!”

郭靖宇对故乡的挚爱深情溢于言表。

郭靖宇最美(名家郭靖宇为了最美的乡村最美的人)(5)

辛兰的扮演者岳丽娜

从“传奇剧王”到两个“最美”

“杆子帮大杆子”,这个颇有点儿江湖豪气的名字,是郭靖宇的微信签名。熟悉他的人都明白这几个字的深意,这个极具个性的签名,寄托了他心中的一段家国往事,铁血壮歌,亦是他本人耿直率真、敢作敢当的写照。

“我经常回到兴隆县的茅山,就是现在的青松岭,站在我母亲出生的地方凝望遐想。当年外公打鬼子,母亲是在这片无人区的山洞里长大的。我从小就爱看书,爱听人讲故事,有很多关于家乡、外公和母亲的故事,我一直记在心里。”

郭靖宇说,因为战争原因,母亲从小身体就不好,1995年他在北京刚当副导演时,一天制片主任突然跟他说,你歇5天,回趟承德。他问回承德干什么?主任说,奔丧,你母亲走了。因为怕影响郭靖宇刚有点儿起色的事业,母亲隐瞒了病重的消息……红色基因的传承以及这些亲情往事,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

《打狗棍》就是郭靖宇以自己外公和热河杆子帮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而《娘道》则是他献给包括自己母亲在内的所有善良无私、刚毅坚强的天下母亲的礼物。

郭靖宇是个重情之人,说起母亲的离去会忍不住流泪。郭靖宇和岳丽娜是影视界公认的恩爱夫妻、最佳搭档。作为“郭家班”的“御用主演”,岳丽娜在《最美的乡村》中饰演的第一书记辛兰成为一大亮点。作为著名导演、编剧、影视行业青年领军人物,郭靖宇在生活中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主要是家教严。”他半开玩笑地说,“这个有两层意思,一是父母的家教严,二是娜娜的家教严。”虽是笑谈,却饱含了他对妻子的高度欣赏和真挚情感。

郭靖宇是70后。1994年夏天,他背着两个大包从北京三元桥下车,开始了北漂生涯。他参与的第一部电视剧是《饮马流花河》。进组时,他是第二场记,负责打板。离组时,已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副导演。

在跟随著名导演黄健中干了几年后,他开始独立执导电视剧。最初几年,以创作警匪剧和谍战剧为主,之后转向年代传奇剧,创作了《铁梨花》《红娘子》《打狗棍》《勇敢的心》《娘道》等一批影响极大的电视剧,成为“传奇剧王”。

郭靖宇说,自己以往的作品也贯穿着主旋律,但是特别旗帜鲜明的主旋律还是《最美的青春》和《最美的乡村》。从传奇剧到两个“最美”,内容、风格跨度巨大,但一脉相承的是书写真情,弘扬正气,讴歌英雄。在郭靖宇的心中,新时代的英雄,正是这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勇于奉献、一马当先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努力脱贫的普通农民。

从非科班出身、无声无名的小场记、小导演,到“传奇剧王”及至这次“最美”的绽放,始终没变的是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精益求精,以及耿直率性、敢作敢当的“大杆子”性格。和他相识10年的著名影评人李星文这样评价他:“电视剧行业中的铁嘴钢牙,与收视造假死磕到底的编剧、导演、制作人。”“郭靖宇的故事不好讲,他的作品太多,金句太多,参与的热点事件也太多……不过,我一向认为,知行合一是稀有的品质,仗义执言是闪光的人格。”

在《最美的乡村》创作过程中,郭靖宇保留了一些口号式的语言,比如“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脱贫,寻找致富的康庄大道!”等,对此他说,“有人提出要把口号式语言软化处理,用更加生活化的语言代替,我说,有些口号是必须的,不可代替的,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戏剧里,难道党员干部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不敢大声说出来吗?”郭靖宇认为,我们做电视剧的也是为人民服务,这些口号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实实在在传递了一种精神和力量。他回忆起自己20多岁时坐飞机的情景,突然机身剧烈颠簸,乘客惊恐尖叫,陷入一片混乱。这时一位老人大喊一声:“请安静!”他说,我是某某单位的党委书记,请大家保持安静,听从机组人员指挥!关键时刻,老党员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安定了人心。

在《最美的乡村》中,还有很多简短有力的语言,比如“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脱贫一个人都不能少”……这些理念,通过会议、党课、画外音等的自然植入,强化了脱贫攻坚的刚性内核和政治意义以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创作“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主旋律正剧非常不容易,需要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更需要艺术层面的真功夫和真本事,显然,文化界的“大杆子”郭靖宇做到了。

郭靖宇说,除了编剧、导演、策划和投资电视剧,他还有个重要职责,就是身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工委主任,他要站在潮头,引领青年创作者不断开拓创新,创作出更多被时代和人民需要的艺术精品。

来源:中共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07月上

郭靖宇最美(名家郭靖宇为了最美的乡村最美的人)(6)

河北共产党员

全面 | 深度 | 权威 | 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