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1)

【原文】

「系辞传·上」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释字词】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2)

赜[zé]:神奇玄妙,难以言表。

形容:形体和容貌。这里指样貌。

物宜:适宜的事物。

会通:这里指所拥有的时机和所联系的对象。会:时机、机会。如适逢其会。通:本意是通达,没有障碍,后引申为到达目的地,又引申指相互间的关系。如里通外国。

典礼:已经成熟的大家共同遵循的标准规范。这里特指标准的卦变体系。典:已经成熟的、被大多数人信奉并遵守的规范。礼:本指维护等级制度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泛指被大家共同遵循的各种规范。

恶:这里指诟病或过度指摘。

枢机: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也指事物运动的关键所在。

号啕:因不如意或痛苦而大声哭喊。

藉:古代祭祀时陈列祭品的垫物,引申而泛指垫物。

错诸地:把它放在地上。错通措,放置的意思。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劳而不伐:慰问安抚而不滥用武力征讨。

慢藏诲盗:值钱的东西不及时藏好,就等于是教唆盗贼来窃取。

冶容诲淫:打扮妖冶就等于是教唆淫贼来性侵。

议:商讨。这里指自己和自己商讨,实际是反复推演的意思。

【解读】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3)

本章用举例的方法,论述《易》如何取象,如何观爻,以及如何在爻动卦变的体系中取象系辞的。

《易》中的“象”,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圣人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一种现象。圣人为了体现天下深奥而不具体的道理,从而模拟其形态样貌,以适宜的事物为其象,因此称为“象”。故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为了体现天下万物的变化规律,从而观察卦中爻的变动,观其所逢之时机(天时),观其与其它爻之间的关系,以便遵行典范的卦变体系,并系辞于爻而判断其吉凶。这些都是针对爻而言的,故谓之爻。故《系辞传》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八卦所代表的象是很繁杂的,不是唯一的,所以在64卦中,每一爻到底取什么象,这是有很大的人为因素的,也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可以有不同的取象系辞。圣人根据卦的主题以及卦所反映的深刻道理而取象系辞,从根本上讲也是一家之言,并不是唯一正确的,但圣人毕竟是圣人,圣人的思想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个人的好恶和偏颇,而且比常人的思想更深邃、更严密,更接近于真理。所以在圣人取象系辞,以揭示天下深奥道理的时候,我们切不可以我们自己的好恶,来苛责、诟病圣人。故曰“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

爻的变动形成卦变,爻的变动是有序的,故卦变有严密的体系。严密的卦变体系是在长期的演《易》过程中形成的成熟范式,已无可更改而为“典礼”,後世之人只可遵循而不可篡改,故曰“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圣人用卦推演和揭示天下深奥的道理,先模拟其形貌而取象,然後再系辞以言之,故曰“拟之而后言”。圣人为了体现天下事的运动变化规律,用卦中爻的变动来模拟之。爻如何变动,起初需要商讨并反复推演验证,故曰“议之而后动”。拟议实际就是指推演,拟议的最终成果就是形成了成熟完备的卦变体系,故曰“拟议以成其变化”

下面举例说明: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4)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这句话是《中孚卦》之九二爻辞,意思是仙鹤爸爸衔回了食物,在山的北面呼唤自己的孩子,它的孩子热烈地和应着他。这就象我有了好酒,邀人共享一样,双方都感到无比的温馨快乐!《中孚卦》九二爻为什么要这样取象系辞呢?

子夏故坛认为,《中孚卦》所强调的,一个是“孚”,一个是“中”,其中“孚”指仁爱,而“中”表示不偏颇。九二爻辞以仙鹤父子共享食物来阐明这个中孚之道。仙鹤爸爸衔食而呼唤孩子,说明父爱子,故谓之“孚”;但有了食物而共享,而不是让孩子独享,说明孩子已开始逐渐独立生存、自食其力,当父亲的只是适当帮助一下,既不完全弃而不管,也不会完全包办,共享实际就是体现了“中”的思想。既孚且中,这就是中孚之道。那么取象又如何呢?这就涉及到了卦变体系。

《中孚卦》是由《遯卦》变化而来的,《遯卦》先变为《巽卦》,然后《巽卦》再变为《中孚卦》。《中孚卦》九二原为《遯卦》九四。《遯卦》九四与初六正应,这里确定为父子关系。《遯卦》九四为父,初六为子。卦变为《中孚卦》後,《遯卦》九四成为《中孚》九二,而《遯卦》初六成为《中孚》六三。故在《中孚卦》中,九二与六三为父子关系,九二为父,六三为子。《中孚》九二为震体主爻,“震为雷”,雷声曰鸣,故曰“鸣”。《说卦传》:“其(震)于马也,为善鸣。”又九二居兑体,“兑为泽”。居于泽而善鸣者莫如鹤,《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故这里取象为“鸣鹤”。《中孚》九二上面是一个艮体,“艮为山”。《中孚》九二在山的下面(阴面),故曰“鸣鹤在阴”。《中孚》六三为兑体主爻,“兑为口舌”,口舌为言语,故能“和之”。

《遯卦》九四为父,初六为子。父子虽应却距远,故不相见也。《遯卦》变为《巽卦》时,《遯卦》九四入乎内而与初六近比,遂成《巽卦》九二。《巽卦》九二与初六近比,象征父子相见。《巽卦》再变为《中孚卦》後,《巽卦》初六从九二下面飞到了九二上面,成为了《中孚》六三。《中孚》九二为“鸣鹤”,六三为“其子”,系列卦变时,就象鸣鹤与其子相见,而其子围绕鸣鹤上下翻飞,并有口舌交流,故曰“其子和之”,一幅父子相亲,尽享天伦的画面。父子相见,其乐融融,遂心愿也,故《象传》释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中孚》九二为震体主爻,“震为蕃鲜”,“蕃鲜”指丰盛的祭品,即祭祀所用的酒肉。析言之,震体柔爻象为可食用的酒肉,而震体刚爻则象为盛放酒肉的容器,《易》或象之为“豆”,或取象为“簋”,这里取象为盛酒的容器“爵”,故言“我有好爵”。“爵”在这里以酒器借代酒食。《中孚》九二与六三近比,六三为兑体主爻,“兑为口”,张口于爵上,为饮酒之象。九二与六三为父子关系,九二自称为“我”,称六三为“尔”。“爵”是“我”的,饮者却是“尔”,象征两者共饮同享。故曰“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5)

圣人设卦,围绕卦的中心思想,拟议爻之变化,观象系辞,以合卦义,遂成严密的卦变体系,从而使卦爻辞成章成典,故有《周易》。圣人观爻象系辞,以物拟人,类之喻之,以常见的自然现象揭示深奥的人生哲理。孔子为《易》作传,深知其理。然孔子晚而喜《易》,对《易》的深研是在周游列国之後,当时岁已近古稀之年,距去逝不足五年,故对《易》的主要研究课题并没有全部完成。譬如其虽知有卦变之说,亦知个别卦的爻动情况,却并未研透并整理出全部64卦的卦变体系,故孔子虽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然犹感力不从心且时日不多,从而有“假有数年,若是,我与《易》则彬彬矣”的千古哀叹!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6)

孔子未通完整的64卦卦变体系,故不能从卦变的角度解读所有爻辞,对大多爻辞能通其理却不知其所以然。故孔子在解读“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这句爻辞时只是论述了言语的重要性,而不能阐述这句话的具体由来。他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孔子这段话近乎白话,很好理解,这里不在赘释。限于文章篇幅,下面的爻辞例句,子夏故坛就只作简单说明,不再详细叙述。欲从卦变的角度,详知每句爻辞的来龙去脉,请参阅子夏故坛所著的《周易入室》。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7)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是《同人卦》的九五爻辞,意思是《同人卦》六二与九五倾心相慕,之前远隔而不能相遇,故号淘大哭;之后却能近比而相遇,有情人终成眷属,故而欣喜而笑。孔子针对这句爻辞说到:“君子之道,该出就出,该留就留,该沉默就沉默,该说出来就说出来。只要二人同心,同心之利可以截断坚硬的金属;同心的话儿,其味如兰花一样令人陶醉。”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8)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这是《大过卦》初六爻辞。意思是,祭祀盛放祭品时,下面用白茅作衬垫,这样不会有什么不妥。孔子针对这句爻辞说:“(祭品)姑且放到地上就行了,但下面用白茅作铺垫,(勿使祭品染尘),哪还会有什么不妥呢?这样做可谓太慎重了。白茅可谓是轻薄之物,而其作用却很重大。(藉用白茅体现了对受祭者的极度尊重),用这种慎重的处世之术行事,就不会有什么过失了。”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9)

“劳谦,君子有终,吉。”这是《谦卦》九三爻辞,意思是谦下而行慰劳之事,君子最终会有很好的结果,吉祥。《谦卦》是由《剥卦》变化而来的,《剥卦》先变为《谦卦》,然後《谦卦》最终变为《师卦》。《谦卦》九三原为《剥卦》上九,是全卦唯一阳爻,为艮体主爻,“艮为成”,故其为全卦唯一老成人,且能谦下从君王之事,老臣谋国而为军中之帅。《谦卦》九三为坎体主爻,“坎为劳卦,”,故曰“劳谦”。九三为武人,却不穷兵黩武,四处征伐,而是以慰劳安抚为手段,不战而天下服矣,这是武人的最高境界。《谦卦》九三最终会变为《师卦》九二,在军中而得善终,故曰“君子有终,吉”。

孔子针对这句爻辞说:“慰劳安抚而不征伐,功成而不夸功德,实在是太厚道了。这就是说不居功自傲而能谦下啊。德讲求盛厚,礼言乎恭敬。所谓谦,就是指以恭敬的态度示人,其目的实际就是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地位啊。”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10)

“亢龙有悔”是《乾卦》之上九爻辞,意思是上升空间已穷尽的龙产生了相反的隐退情绪。孔子针对这一爻辞说:“(《乾卦》上九)所处的位置已极,已高贵到上而无位、下而远民的程度,高到下面的圣贤之人都无法再辅佐自己了,所以下一步的行动就是要考虑如何退隐的问题了”。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11)

“不出户庭,无咎。”这是《节卦》之初九爻辞,意思是《节卦》初九暂不急于向外向上出达,并没有失时失道,故很正常,不是什么过失。孔子针对这句爻辞说:“天下之所以生乱,起初往往是由于言语引起并不断升级的。君王口风不密尚有臣下替自己背黑锅,臣子口风不密就会直接危及自身,机密的事泄露了就会酿成祸害。所以君子在天下有变时,不要急于暴露自己的主张和行动,而应采取慎密的态度”。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12)

“负且乘,致寇至。”这是《解卦》之六三爻辞,意思是(小人)身上背着重物却乘着(只有君子才有资格乘坐的)车辆,这样容易招来盗贼。孔子针对这句爻辞说:“为《易》系辞的人,他太了解盗贼了!《易》中说‘负且乘,致寇至。’所谓负,这是下人干的事;所谓乘,这是贵族才有资格用的交通工具。下人而乘贵族的东西,身份卑贱而身怀资财,强盗们都会惦念着去抢夺。对上轻慢对下粗暴,盗贼都想着去讨伐他。财物不精心收藏等于是教诲盗贼来抢窃,打扮过于妖艳等于是以色诱惑别人。《易》中所谓‘负且乘,致寇至’,乃是招盗啊。”

子罕篇第九章解读(子夏故坛深度解析)(13)

(本文共4900字,子夏故坛原创,带你一起学《易经》)

2022.09.18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