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14年还在海外工作的时候看到的《洛克》这部讲施工现场经理的电影,因为职业相同,当时感触颇深,留下这篇影评。

这篇影评我更愿意用以下工程师风格的行文方式,我想会最契合这部电影的精髓。

1 摘要(剧透)

伊万 洛克,一个英国土建现场经理(Field Manager),在也许是他这辈子可能碰上最大的但肯定是电影描述的“当时”欧洲除了核电站之外最大的混凝土浇筑工程的当口,在他所在的工程公司认为,在他一贯的三观认为他必须钉在现场关注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的情况下,他离开了,他开车去医院准备去陪一个和他有过一夜露水的四十多岁并不漂亮的女人分娩他们的孩子。在路上,他把这个活全权交给了他认为是好人的水泥工(Concrete Farmer)爱尔兰人多纳尔并在路上每5分钟向爱尔兰人指示每一步操作;在路上,他向他准备好啤酒、香肠,穿好球衣等他看球的妻子坦白了外遇及将出生的孩子;在路上,他向他老板解释原因、被解雇却仍然对混凝土浇筑工程不放弃责任;在路上,他对将要出生孩子的母亲吝啬每一个爱字却仍然给她承诺;在路上,他和他原配的两个男孩一起分享进球的快乐却泪流满面。所有的过程只有一个演员,一步车载电话和许多人的声音。最后,新的生命诞生了,婴儿在电话里啼哭,影片结束。

洛克的三十八封信(洛克一个现场经理偏执的行文)(1)

2 一些背景

2.1 混凝土浇筑

影片里描述的混凝土浇筑的工程55层高楼的地基,55层楼大约有220m高(北京现役最高楼国贸三期330m),在工程承包行业里算特种施工,这种高楼的地基混凝土浇筑要求非常严格。而这次混凝土浇筑量是355吨,218两混凝土罐车。影片里反复强调一定要用C6标号的混凝土不能用C5,一定在浇筑前检查所有的12台混凝土泵,一定要重复检查钢筋绑扎,模板固定,一定要确定施工道路畅通以保证浇筑时间,一定要在泵送前做塌落度(我看的版本叫沉陷,不是很专业)实验,这都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必要步骤,缺一不可,疏忽不可。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如果缺席,必然被解雇。

2.2 主角所在的公司及公司的各种角色

2.2.1 公司——影片描述是总部在芝加哥的工程承包公司,按照ENR(Engineering News Record)排名,2014年排第14位的是The Walsh Group Ltd.总部芝加哥,一个主要做民用建筑的工程公司,在行业里名声很大,我一直假设影片描述的是这个公司。当然,我在的公司也在这排名前50,这样看片有一种代入感。

2.2.2 主角上司加雷斯(应该是项目经理)——一个项目最重要的角色,负责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负责组织资源,负责公共关系,负责人员调配,项目一荣就荣一损就损,在主角擅离岗位后,通过和总部汇报在电话里解雇了主角,安排新的现场经理。他做了他该做的事,完全正确。

2.2.3 主角伊万 洛克(现场经理)——项目现场施工的总负责人,现场说了算,累死人不偿命,没有家庭生活的角色。在我的公司有两个段子:现场待三年,母猪变貂蝉;现场待三年,回去孩子叫叔叔。我不是说1中“一夜露水”是对的,但我能理解他,因为我和他一样。

2.2.4 水泥工头多纳尔——水泥工的小班长,一般都是水泥工中技术比较出色有一些号召力的升上来的,在人员管理方面,现场经理抓住这些工头就管住了整个现场,他们是现场工作的中流砥柱,也是现场经理亦下属亦兄弟的角色。

2.2.5 隔壁的斯戴芬和他的小队伍——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难免碰到紧急情况,而这个时候你没人或人手不够,你会经常到隔壁工地借一点人手,而劳务分包的头头斯戴芬和他的小队伍就是你的救命稻草(电影里斯戴芬是犯人劳务的头头,这我倒真没碰到过),这些人一般是按时现金结算。最后电影里多纳尔跑步去求救的就是这些人。

洛克的三十八封信(洛克一个现场经理偏执的行文)(2)

3 关于电影

3.1 一个人的独角戏,除了《月球Moon》,我就看过这一部,一个人,一辆宝马X3和车载电话,电话里各种不同的人的声音,高速公路和路上飞驰过的车辆,完成了整部戏,枯燥得很,如果不是和主角从事一样的工作、一样的职位,我也许坚持不到影片结束。

3.2 几个片段

3.2.1 主角是一个遗腹子,他父亲从未对他经过任何责任,出生后就不见了,为了正洛克家的家声,他不希望他将出生的孩子见不到父亲,这是他抛弃一切坚持要到他不爱的女人身边陪她分娩的原因,电影中他对着后视镜,想象父亲就坐在后座上,声嘶力竭地与他父亲争吵,证明,证明他不是和父亲一样的人,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动机。这,也是主角在近乎偏执的责任感,近乎偏执的逻辑性,近乎偏执的条理性后面真正的三观。

3.2.2 主角在被解雇后,对他上司说:“The concret will come, and I will take care of it, I know I don't have the job anymore, but I will do it anyway.”(水泥会来的,我会搞定。我知道我已经被解雇了,但我还是会做好这事。)这是一个偏执的现场经理本能反应,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工作,就为了水泥,为了水泥以正确的方式泵送到正确的地方。这是一个干了10年现场经理的惯性,他停不住。“为了水泥”,这句台词对我来说就是这部电影的Golden line。

3.2.3 在主角指挥他的工头过程中,听声音,他就知道多纳尔喝了几杯苹果酒;他让多纳尔跑着去找斯戴芬的帮助,多纳尔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停下车,他说:“你可以跑得像风一样,你不是为了芝加哥公司的混蛋,你是为了我们大楼占据的天空,为了被大楼占据的空气,最重要的,你为了fucking水泥,因为它和血液一样精细。”于是,多纳尔high了,他换上运动鞋,跑着找到了隔壁斯戴芬和他的小队伍,他们修好了不合格的钢筋。他知道他的人是什么样的,他知道他们要什么,了解,相信,被相信,一个完美的现场团队。

3.2.4 影片最后,女人把小孩生出来了,在电话里他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在被解雇,无法被妻子原谅,无法和孩子分享进球的快乐之后,这个孩子的哭声就是他唯一拥有的东西。

3.3 两个女人

电影其实不是在将家庭和感情,我想,两个女人在电影里代表了现场经理的原罪,无法给家庭温暖和照顾,无法给情人爱情。所有的生活就是钢筋、模板、混凝土、完成前的焦躁、完成后的空虚。在我看来,电影讲的就是这个。责任,将出生的孩子是他的责任,而不是他的感情传承,他就是要证明“我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对工程,对家庭,对情人,对孩子。

4 谨以此评献给在工程公司的一些男人,你们知道你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吗?还要坚持吗?

@海外某工地,2014年8月21日

,